我知道朱自清是從讀他的《背影》開始的,后來讀了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文中說:“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幾十年來,我一直認為朱自清是被“餓死”的。
不久前看到一些考證性的文章,才知道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曾到英國留學、回國后先后任清華大學教授、西南聯大教授,抗戰勝利回北京后繼續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盡管子女多,負擔重,生活也很艱辛,但是當時教授的薪俸高,不至于餓死。而且有他1948年的日記為證:“飲藕粉少許,立即嘔吐”;“飲牛乳,但甚痛苦”;“晚食過多”;“食欲佳,終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飽”……就在他逝世前14天的1948年7月29日,也就是他在拒領美國“救濟糧”宣言上簽名后的第11天,他還在日記里提醒自己:“仍貪食,需當心!”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嚴重胃潰瘍導致胃穿孔,在北大醫院去世??梢?,朱自清死于嚴重的胃病,并非“餓死”的。
解放前夕,朱自清為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而感到高興,他將唐人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名句稍作改動,寫了“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的詩句,壓在自己書桌上的玻璃板下。他當時還不到五十歲,離人生的“黃昏”尚遠,但他覺得即使沉疴在身也是無須惆悵的,他對即將到來的新社會充滿喜悅和期待的心情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朱自清去世不久,他的愛子朱邁先便在鎮反運動中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后經歷33年的艱難申訴才獲得平反昭雪!
朱邁先是朱自清的長子,小名阿九。1933年,朱自清將14歲的朱邁先接到北京念書。朱自清很喜歡阿九,在《給亡婦》中寫道:“邁兒長得結實極了,比我高一個頭。”并在《兒女》中多次提到阿九,說“阿九是喜歡書的孩子。他愛看《水滸傳》、《西游記》、《三俠五義》、《小朋友》等,沒有事便捧著書坐著或躺著看?!弊掷镄虚g洋溢著他對兒子的疼愛和期望之情。
朱邁先在北京崇德中學讀書,是班上的高才生。著名電影藝術家孫道臨曾在《沒有失去的記憶》中,回憶學生時代朱邁先才華橫溢、激情奮發的形象,并說“朱邁先幾乎成了我崇拜的人物了”。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朱邁先與廣大熱血青年一道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朱邁先經崇德中學地下黨支部書記力易周的介紹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七七”事變后,北平地下黨組織決定派一批同志南下,朱邁先回到老家揚州中學,一面讀書,一面從事救亡活動和黨的工作,并擔任地下黨支部委員,不久被任命為中共揚州特支書記。11月,他同陳素、江上青等人發起組織江都文化界救亡協會流動宣傳團(簡稱“江文團”),趕排了《我們的故鄉》、《放下你的鞭子》等戲劇,離開揚州,到內地宣傳抗日。
1938年,“江文團”抵達安徽六安,很快與中共長江局和安徽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建立起“江文團”中共地下黨支部。當時中共黨員只有陳素、江上青、朱邁先三人,陳素任黨支部書記。根據當時黨提出的“到友軍中去,到敵人后方去”的工作方針,中共長江局要求“江文團”到廣西“擔負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光榮任務”。于是,八路軍辦事處就把“江文團”成員分配到國民黨桂系部隊三十一軍的師政治部工作。陳素任一三一師政治部少??崎L,江上青任一三八師上尉科員,朱邁先任中尉科員。不久,桂系部隊調往大后方廣西,朱邁先也隨部隊到達南寧,先后參加了桂南會戰、桂柳會戰,后來被派到新十九師師長蔣雄手下,任政治科中??崎L兼政工隊長。
抗戰勝利后,朱邁先與失散了8年的父親取得聯系。1948年8月,朱自清去世,朱邁先辦完父親的后事,經姑父周翕庭介紹,到國民黨后勤總署組訓司任秘書,在南京工作了一段時間。1949年,在蔣雄任專員的廣西桂北第八專署任秘書。1949年底,朱邁先聯絡桂北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成功,并隨桂北軍區司令周祖晃等7000余人接受了中共的和平改編。朱邁先進入廣西軍政大學學習,1950年結業后,分配至桂林松坡中學任教。
1951年11月,在鎮反運動中,朱邁先以“匪特罪”被湖南省新寧縣法庭判處死刑并立即執行。年輕的妻子傅麗卿得到丈夫的死訊,如同晴天霹靂,痛不欲生。作為被鎮壓的反革命家屬,傅麗卿和兒女們處境的困頓、生活的艱難,特別是在政治上遭遇的歧視、打擊和屈辱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傅麗卿堅信,朱邁先讀中學時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后來聽從黨的安排到國民黨部隊工作。1949年,他在桂北聯絡國民黨部隊7000多人起義,接受共產黨的和平改編,應該說是有功勞的。怎么能以“匪特罪”判處極刑呢?她要堅強地活下去,為丈夫討回清白。在朱邁先死后的30余年中,她鍥而不舍,四處奔走,申訴哀告,無奈均無結果,直到1984年新寧縣法院才復查此案,最終宣布1951年對朱邁先的判決純屬錯判,決定撤銷原判,恢復其名譽。
朱邁先冤案平反后,傅麗卿已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了!她帶著兒子、媳婦千里迢迢來到北京探親。在北京西郊的福安公墓里,傅麗卿帶領后輩在朱自清墓前長跪不起。她含著熱淚向公公的亡靈默悼:“敬愛的父親,長媳麗卿同孫兒壽康、壽嵩及孫媳佩玲給父親、爺爺吊祭來了。您的長子朱邁先沒有玷辱您的令名,他的冤案已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春風的吹拂下得到昭雪了,請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從朱自清的“被餓死”到真相大白,從朱邁先的被冤殺到平反昭雪,朱家父子的坎坷經歷和命運,折射出中華民族曲折的歷程和前進的足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回顧這段往事,仍然令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