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職業學校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整個班級的核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班集體能否正常運轉,學生的文化道德素質能否提高,班主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在多年的班級管理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經驗。要當好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教育才有意義
人們常把職業學校視為二等學校,普高篩下而不愿呆在家里的學生,迫于無奈被“請”到職校,這種現象造成了職校生的自卑心理。因此,要當好職校生的班主任,首要工作就是設法幫助學生去掉自卑感,樹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成功的希望。
筆者對普高畢業生與職校畢業生的謀生能力進行了比較。職校生由于有一技之長,憑著相關專業技能等級證書,比普高生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另外,就讀職業學校同樣有報考高等職業院校、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的機會。
與此同時,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行行出狀元”的人才觀,讓他們明白社會主義現代化既需要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又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兩者都是人才。簡言之,堅定學生學好專業技術的信念,經常給他們講一些能工巧匠的故事,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技能是謀生的本領,以激發他們學好專業知識的動力。
二、信奉一個理念——有愛才有教育
班主任應成為學生可敬、可信、可親的朋友。每帶一個班級,筆者對學生說的第一句話都是:“我是你們的班主任、老師,但我更希望是你們的朋友,今后同學們不管在學習上,生活上有何困難,都盡管來找我”。
筆者曾帶過一個完全由男生組成的電工班,針對這一特點,筆者采取了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把工作立足點放在“理”上。所謂“理”,主要是理解學生。班主任應當使學生相信,聰明乖巧是好學生,手腳靈巧也是好學生,心地善良更是好學生。班主任更應真誠地熱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從方方面面與學生交換意見,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在思想上走向成熟。此外,“理”還指理順關系,溝通思想。筆者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促膝談心,促進師生關系和諧,達到以柔制剛的效果。電工班內,“巧言型”的男生特別多,他們思維敏捷、口語表達能力強。通過與他們談心,可以深入、全面地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掌握事實根據,對其談論的內容去偽存真。
三、培養班級骨干力量
職校班干部既要學習好,又要有責任心。否則,學習成績雖好,但做老好人,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作為班主任,還要在學生群體中培養班干部,并幫助他們樹立威信,把班級管理權力充分下放,放手讓他們管理班級日常事務,定期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幫助他們克服工作中的困難。這種民主作風的貫徹,使班干部都愿意反映情況,筆者也能夠對班級事務了如指掌。
四、確定奮斗目標
樹立良好班風,確定奮斗目標。每接一個新班,筆者都會對學生講:“我們的班要爭取成為先進班,所以必須有良好的班風。”比如從一開始,筆者就要求學生努力為班集體爭光,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學校文明班評比活動開始后,筆者提出“勇奪第一面旗幟”的口號,由于目標明確,學生們認真學習,嚴格要求自己,終于如愿以償。由于這項榮譽是大家共同努力得來的,學生們感到無比自豪,初次感受到集體榮譽帶來的歡樂,集體榮譽感倍增。
五、做好轉化工作
后進生在班級內人數極少,但影響能量具大,對班集體的破壞性也大。他們常常打擊諷刺要求上進的同學,給中間狀態的同學以消極影響,其行為經常妨礙到教育工作的正常進行。實際上,每個后進生身上都有閃光點,有特長,有極大的可塑性。所以,筆者非常注意發掘后進生的長處,并加以正確引導。
后進生往往對班主任有一種“敬而遠之”的距離感,他們比較“心虛”,有戒心,有敵意,常常主觀認為班主任會輕視、厭棄甚至“迫害”自己,以至對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對抗的態度,設置起心理障礙。對于這樣的學生,筆者首先通過溝通交流,讓他們體會到善意和真誠,贏得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從而消除疑懼和對抗的心理,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理想效果。
有人說,班主任工作有口難言,甜酸苦辣五味皆全。但是,筆者最大的感受是,只要對學生做到“責任心+熱心+愛心”,使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產生情感共鳴,得到學生的信任和誠服,就能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更好地當好班級“引路人”。
(作者單位: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