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如何把企業管理的10S模式應用到電子實訓教學過程中來,建立良好的實訓場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和管理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學校實訓課程與企業接軌,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中職 10S 電子實訓
10S是在5S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原來5S管理中欠缺人文氣氛,10S在5S、7S的基礎上增加了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即學生的自我素質和修養。
一、引入10S管理的必要性
筆者在電子實訓中引入了企業10S管理,從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效率、服務、堅持10個方面,使電子實習教學在提高教學成績的同時,達到塑造整潔的實習場所、物品擺放規范、減少環境損害、培養學生遵守規范素質,建立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創造一個物盡其用的工作場所,使學生實習的行為規范和學習訓練發揮出最大效率。
二、10S管理的內容
1.整理(SEIRI)
將工作場所沒有必要的物品區清理掉,實訓室騰出空間,使學生的作業面積增大;現場無雜物,作業場地井然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數;塑造整潔的實訓場所,提高學習效率。
2.整頓(SEITON)
實訓室中有許多工具、耗材以及實訓樣品,可以分門別類處置上述物品,做到取放清晰,設立耗材、工具柜及樣品柜,放置整齊并貼上標簽加以標識。這樣工作場所所有物品一目了然,消除尋找物品的時間,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3.清掃(SEISO)
定時對實訓室進行認真打掃,將工作場所清掃干凈,確保實驗室桌面、地面的干凈。臟的實訓場地會使設備精度降低,故障多發,影響產品質量,使安全事故防不勝防。
4.清潔(SEIKETSU)
整理、整頓、清掃之后要認真維護,使現場保持完美狀態。制定實訓室各項規范制度的文本,擺放在實驗室中明顯位置,所定制的規范涉及實驗室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使現場保持完美和最佳狀態。
5.素養(SHITSUKE)
中職學生畢業后會直接進入社會開始職業生涯,這不僅要求中職畢業生具有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具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及審美能力,積極進取的心態,競爭與合作的意識,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質,健康的身心等。
6.安全(SECURITY)
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的觀念。在上課前教師強調安全守則,在上課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實訓紀律。
7.節約(SAVING)
節約主要是指節約實訓成本和時間成本,從而創造一個高效率、物盡其用的工作場所。另外,要培養每位同學樹立節約意識。
8.效率(SPEED)
提高工作效率不僅是社會的要求,更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關鍵在于有良好的工作習慣。
9.服務(SERVICE)
服務教育就是學生的德育教育,服務意識取決于學生對自我角色的認知,對學習以及將來工作的認識和看法。學校要以出色的服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將服務意識與校園文化完美結合起來,灌輸在每一位同學的腦子里。
10.堅持(SHIKOKU)
通過對學生的言傳身教,使他們自覺樹立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面前都要形成永不放棄、堅持到底、頑強拼搏的意志。中職學生進入企業后,經常因為一些狹隘、短視的原因更換崗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和個人的收入與發展,也妨礙了學校對學生的跟蹤管理,還損害了原就讀學校的聲譽。
三、引入10S管理的意義
10S管理的事件都是日常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小事”,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它塑造了整潔有序的學習、生活、實訓環境,實現了學校教育與企業的接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學生頂崗實習后,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適應工作環境并達到工作要求,學生的就業率也得到較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沈堯興.“7S”管理在車工實訓中的實踐.中等職業教育,2011(4).
[2]王杏珍.“5S管理”在職校電子電工實訓課教學中的運用.中等職業教育,2008(6).
[3]林如軍.“7S”管理在電工電子實訓中的應用.職業,2011(8).
[4]陳愛午.“10S”管理在技能實訓中的德育引領.科學與財富,2010(11).
(作者單位:吉林省延吉市國際合作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