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礦井存在機電管理職能部門工作不力,標準化工作開展不平衡,設備管理不到位,技術管理滯后,機電隊伍素質低,機電培訓走過場等問題。因此,抓好機電管理,帶動全面,打造安全礦井顯得尤為重要。
一、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機電管理職能部門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管理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生產上,管理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一些煤礦的領導對機電管理重視不夠,造成機電管理人員不足,機電專業組織不健全,機電管理網絡經常中斷,機電職能管理作用淡化。
2.對機電標準化工作認識不足
一些礦井沒有機電標準化管理人員,電氣管理、電纜管理、小型電器管理、防爆檢查、設備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不到位。部分機電職工標準化意識差,未能做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對固定設備和流動設備的管理未能按《國有重點煤礦生產礦井機電專業質量標準化標準》進行,達標率低。
3.管理不到位
設備從選型、購置、驗收、試驗、安裝、維護、修理到報廢的某些環節還不到位。
4.設備存在隱患較多
與《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差距較大,如提升系統缺少緩沖裝置和托罐裝置,電控系統、制動系統保護不全。
5.機電技術力量薄弱,技術手段落后
一些煤礦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技術管理不能指導生產。供電無設計或雖有設計但不規范,施工無措施或雖有措施但不具體,固定場所設備未能定期進行性能測試,井下供電三大保護裝置未能按技術要求進行整定、測試、檢查。
6.機電隊伍整體素質較低
煤礦機電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不高,未系統學習設備管理理論和企業管理理論,理論知識不足,實踐經驗缺乏。
7.機電培訓走過場,達不到培訓目的
培訓針對性不強,職工聽不明白,實踐操作方法講授不具體,職工無法在實踐中應用。理論不能聯系實際,造成職工學習積極性不高。
8.資金不足
煤礦受資金制約,普遍存在設備數量不足,備品備件數量有限的現象;待遇相對偏低,高水平的機電技術人員紛紛跳槽。
二、改進煤礦機電管理的辦法
1.重視管理,提高機電管理水平
礦井負責人重視機電管理是加強機電管理的關鍵,礦井機電管理應該對設備實行全過程管理,從技術、經濟、組織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
2.因礦制宜,建立機電管理機構
在井型較大、基礎工作比較扎實的礦井,設置機電管理科,負責全礦機電技術、設備管理、機電工作調度,對全礦機電工作實行統一管理。井型小、生產環節簡單、設備擁有量少的礦井,機電管理科和機電工區可以合二為一,減人提效。
3.加強機電標準化管理
提高全體機電人員的質量標準化意識,按標準化要求開展機電工作。實行“三抓”,即面上抓質量升級,線上抓達標頭面、機道、機房,點上抓薄弱環節。建立機電標準化獎罰制度,開展機電標準化競賽活動,樹立標準化樣板機電區隊、機房硐室、機道。
4.扎實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
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掌握設備動態,建立、保管設備檔案,辦理設備調撥轉移手續,掌握設備技術性能狀態,編制審查設備購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計劃,掌握大修資金的使用,對設備實行全過程管理。
5.認真落實規章制度
當前,規章制度執行不力是突出問題,特別在操作、維修、綜合平衡、質量驗收、現場管理等制度的執行方面尤為突出。
6.實行計劃管理
編制機電工作計劃,應根據機電設備的技術狀態、礦井生產計劃、企業財力和物力、機電施工技術力量、技術條件手段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要求等。
7.實行技術人員責任制
為了提高機電技術管理的工作質量,必須嚴格技術文件的審批制度,分級負責,層層把關。重視積累技術資料和科技情報的檢索工作,做好圖紙資料技術檔案的管理工作。
8.突出機電管理重點
(1)安全可靠性。對危及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設備及電氣設備必須及時更新改造,對暫時達不到《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的設備,分期分批整改,逐步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性。
(2)井下供電和提升運輸系統。井下供電是采掘一線設備的動力系統,環境復雜多變,結構因機而異,重點抓好流動設備的現場管理,杜絕電氣設備失爆現象。
(3)若環節的重點為操作、維護、修理,不遵章操作就會發生事故,不檢查保養不能發現隱患,不修理老化磨損得不到補償。
9.實行目標管理
礦井機電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提高設備維修質量,減少機電事故,保證礦井正常的生產秩序,不斷提高機電管理的水平,使礦井獲得最佳經濟效益。每個礦井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指導思想。
[作者單位:安陽鑫龍煤業(集團)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