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至今,圖書館文化理論研究都側重于圖書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服務文化、管理文化、組織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而對圖書館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柔情文化的研究卻顯得比較薄弱,甚至很少有人問津。為此,筆者就圖書館柔情文化作一些粗淺的探析。
一、圖書館柔情文化及其內涵
所謂圖書館柔情文化就是指圖書館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通過累積、積淀、凝聚與升華而逐漸形成的以柔情為內涵、以館員和讀者為主體、以“人性化”管理行為為表現形式的一種特色文化。柔情文化是圖書館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其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外,還有自己獨特的屬性,重點體現在內涵“柔情”和“人性化”管理行為上。柔情在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溫柔的感情,也就是說加強柔情文化建設就是用溫柔的感情和“人性化”方式處理和解決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圖書館柔情文化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規范館員的行為,是一種非強制力的柔情手段。圖書館柔情文化重視環境變化性、問題復雜性、個體特殊性,關注館員的情感需求、心理感受和文化體驗,它從細節上體現了對館員的文化觀念、價值觀、歷史傳統、習慣作風、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的尊重和關注,是圖書館文化向深層次的延伸。
圖書館柔情文化能夠創造一個寬松富有人性的環境,給館員和讀者一個“家”的感覺。由于圖書館內的各項工作所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或群體,各項管理和服務的過程是一種為滿足他人需求的勞動活動,也是一種心理活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互助行為,是一種文化的交流溝通和折射。圖書館柔情文化就是通過與館員、讀者的思想對話,使圖書館的各項政策、制度、管理方式、服務形式等能為館員和讀者所接受,在原則不變的前提下使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方式“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所以,圖書館柔情文化是一種在整個管理和服務過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發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文化范式。
圖書館柔情文化的建設是一個對圖書館文化培育和發展的動態管理過程,也是對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表現形態進行有序組織和改造的過程。其大體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
1.規范約束階段
由于圖書館館員的文化意識和文化層次不一樣,開始實施很可能出現混亂和沖突,因此在這個階段應有統一的行為規范,建立合理、明確、科學的規章制度,促使大家在該規章制度下開展工作。就是說,柔情文化建設也需要建章立制,但該制度一般都是框架性的、原則性的、方向性的。在此階段要承認人性的自然屬性,滿足人性自然屬性中的基本需求。
2.人際溝通階段
此階段是圖書館柔情文化建設的意識培育和調整階段,是圖書館塑造和發展柔情文化的開始。在此階段應著重上下級之間、館員與讀者之間的溝通,并開始逐步建立共同的價值觀。此階段應承認人性的社會屬性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思想意識的第一任務是為其生理、心理滿足服務。思想意識完成第一任務之后就要為長遠目標或其他目標服務,因此圖書館要有滿足這種欲望的措施,要塑造自己的行業意識和圖書館柔情文化。
二、圖書館柔情文化構建的必要性
1.圖書館柔情文化的構建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產物
科技使圖書館管理及各項業務活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不僅改變了圖書館管理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提高了圖書館工作的效率和服務水平,而且深層次地影響著圖書館領導乃至所有館員的價值觀念、制度規范、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管理型文化——圖書館柔情文化。不管圖書館人是否意識到,這種圖書館柔情文化都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2.圖書館柔情文化的構建是做好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客觀要求
圖書館的人員組成較為龐雜,不光是學歷層次參差不齊,就連專業背景也不同,所以不論是在為讀者服務方面,還是在開展科研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時,都會表現出非常人性化、個性化的行為,其過程難以通過制定統一的具體制度加以規制。所以,要做好圖書館各項工作有必要構建柔情文化。
三、圖書館柔情文化構建的積極作用
圖書館柔情文化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培育起來并不斷得到豐富和提高的,它取自于實踐,同時也在各項工作中發揮著無形而有力的積極作用。
1.圖書館柔情文化能調動館員的積極性
優秀的柔情文化是思想統一和情感交融最有力最持久的動力,它尊重館員的想法和意見,能培養館員的“主人翁”意識,讓館員明白自己才是圖書館的主人,使館員潛在的“要我做”向“我要做”意識轉型,使館員主觀能動地參與到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中去。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激情澎湃的氛圍,激發館員的責任感和積極性,激勵著館員不斷發揮自己的工作潛能,提高業務技能和工作質量。
2.圖書館柔情文化能增強館員的歸屬感
和諧的生活、工作、服務環境可提升圖書館整體形象,使館員明白“圖書館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內涵,它似磁石般產生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令全體館員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形成一個和諧的群體,促進大家協力同心為圖書館的發展貢獻才智。
四、圖書館柔情文化構建的基本要點
1.尊重館員
尊重就是要認同館員的價值,維護館員的尊嚴,承認館員的地位,尊重館員的個性。如果把讀者視為第一上帝,那么館員就是圖書館的第二上帝。對館員尊重,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增進與館員的交流。如舉辦各種座談會、沙龍、茶話會,與館員同樂等。二是對館員能力的認同。如對有才能的人委之以責任和權力;要大力宣傳和樹立先進的典型人物;尊重要真誠,要適度,特別是對圖書館所倡導的行為和行為結果要充分欣賞和贊賞。
2.信任館員
信任館員就要做到避免對館員的行為動機進行惡意的推斷;不要對館員的過錯和不良行為從動機上猜測;邀請館員參與自己所主持的決策和規章制度的制定討論;按能授權、用人等。對館員的信任不能超越館員的客觀實際,信任館員必須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要區分根本利益沖突和思路觀念上的分歧。要加強對館員信任的強度和深度管理,避免信任館員的表面化。
五、圖書館柔情文化構建的主要方式
1.情感文化層面
情感文化,就是注重人的內心世界,根據情感的可塑性、傾向性和穩定性等特征去進行工作,其核心是激發館員的積極性,消除館員的消極情感。就是說,一定要把“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落實到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中去,一方面要貫徹“以讀者為本”的服務宗旨,館員把為讀者服務視為自己追求的最高價值目標,用溫柔的感情來統領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要強調“以館員為本”的能動意識,為館員爭取發展空間,搭建施展才干的平臺。要充分發揮情感在管理中的效能,充分開發館員的潛能,激發其內在動力,遵循信任、尊重、關心的原則。
2.民主文化層面
民主是調節圖書館內部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也是保證各項工作正確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領導者應當樹立“職務有高低,人格均平等”的觀念,尊重、理解館員,與館員相互尊敬、相互信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讓館員參與圖書館的管理和決策,把管理權交給館員,鼓勵他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只有當館員切實地感受到主人翁意識,才能真正激發起對圖書館的歸屬感、命運共同感、責任感,從而盡心盡力地為圖書館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高級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