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筆者學校成為第一批與政府合作的培訓機構,被廣西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為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一共舉辦了12期短期培訓班,培訓的學員有1051人,為企業輸送了968人,培訓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被廣西扶貧辦評為優秀基地。
由于沒有統一的培訓教材要求,加之市場上的培訓教材也是良莠不齊,筆者學校農民工短期培訓班使用由學校自編的《初級家用電子電器原理與維修》。該教材分為引導性知識、專業性知識和專業技能等級考試三個部分。
隨著這幾年電子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黑白電視機基本被淘汰,錄音機也少人使用,CRT數字高清彩色電視機及液晶彩色電視機已走進尋常百姓家庭。而我們的培訓既要提高學員的勞動技能,又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實現穩定的就業。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及學員的就業反饋,原使用的校本培訓教材有些章節的編排及內容的側重點沒有突出實用性,已不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有必要對原使用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在原教材的基礎上通過對章節內容的改編、增刪、整合等,改革開發出適合短期培訓學員學習、與企業接軌的新校本教材,使教材更具有實用性。
一、整合原因分析
培訓班的學員來自全廣西4060個貧困村、扶貧異地安置點和面上在冊的貧困村。學校招生就業辦對12期短期培訓學員情況的數據統計如表1所示。
從統計表分析,學員中小學學歷占3.04%,初中學歷占92.29%,高中及以上學歷占4.66%,培訓前已外出務工的占81.26%,培訓后參加職業資格考試人數占85.92%,考證合格率為96.57%。從學員反饋的資料來看,學員培訓結束,經技能考核合格,92.86%進電子廠工作,從事的工種大部分是電子裝配工和焊接工,少數人經過進廠培訓才能從事維修工作。因此,培訓內容重點是讓學員掌握基本的技能,包括萬用表的使用、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焊接工藝、電路的識圖方法、電視機的基本檢修步驟及今后的發展趨勢,達到初級工的技能要求。學員96.95%是初中及以上學歷且81.26%以前外出務工,有就業經歷,學習技能欲望強烈,接受這些基本技能訓練是沒有問題的。學員也反映,他們喜歡在實驗室上實訓課,老師在課堂演示一遍后,只要按要求認真去完成練習,就比較容易學會;不喜歡在教室上理論課,畢竟文化基礎較差,短期培訓學時少,接受、消化知識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過深的理論分析他們基本聽不懂。現使用的校本教材有些章節理論分析偏多、偏難,每章節沒有技能練習內容,沒有體現它的實用性,重新整合的教材應突出技能訓練的重要性。
二、思考與方法
短期培訓班的學時共200課時,但教材內容包括三大部分,共11章內容。由于學習時間短,學習內容多,所以不可能像學歷培訓班按部就班學完所有內容,有必要對原教材內容進行增刪與調整。表2是整合前、后章節目錄對比表。
1.章節的保留及增刪
(1)章節的保留。教材保留的章節有第一、三部分全部內容,第二部分的第1~4章及6~8章。保留原因是:
①從統計表可知,農民工學員大多數是初中畢業生、少數的學員只有小學水平,文化基礎普遍較差,法制觀念淡薄,培訓前有81.26%外出務工,培訓學員有92.67%是30歲以下,這說明當前出門或愿意出去闖世界的農民工以青壯年為主。他們外出務工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賺錢糊口,更期望自己能夠長期留在城市,成為城市居民。教材中的引導性知識能夠幫助他們在權益受到侵害時更好地保護自己,使他們對融入城市的生活充滿信心。
②第二部分的第1~4章及第8章,內容包括電子電工基礎知識、萬用表的使用、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及安裝焊接工藝、收音機原理與維修等。這些知識是學習電視機原理與維修的基礎,也是必須掌握的初級技能。第三部分的專業技能考試是學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應掌握的應知應會知識。
③雖然現在黑白電視機已基本淘汰,但考慮到大部分學員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培訓時間僅有200學時,如果直接學習彩色電視機的原理與維修,原理偏深,電路過于復雜,學員接受能力跟不上,會對學習喪失興趣,教學效果達不到要求。而彩色電視機除解碼器、三基色視頻放大、彩色顯像管和開關直流穩壓電源等與黑白電視機不同,其余部分相同,且電路結構與工作原理也基本相同,檢修故障的思路也基本一樣。學員學習黑白電視信號的發送與接收原理、各部分電路的作用,掌握電路的識圖方法及故障的基本檢修步驟后,再了解彩色電視機的工作特點,這樣既達到初級技能的要求,又掌握繼續學習的方法,保持了就業的競爭力。
(2)章節的刪除。刪除第五章錄音機的工作原理與檢修。原因是目前錄音機使用較少,對學習后面的專業知識影響也不大,而短期培訓學習時間少,難以兼顧。
(3)章節的補充。整合后的教材增加了第二部分第七章彩色電視機原理與故障檢修,介紹了彩色電視機的工作原理、電路組成、各部分電路常見故障的檢修步驟及修復后的調整。適應了社會的發展要求,也為學員今后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章節順序的調整
(1)把第二部分技能篇的第八章生產工作常識,調到第一部分的知識篇作為第四章,編排更合理,學員在學習技能之前,先了解工廠車間的組成及安全生產的操作規程,在今后的實訓中就能按照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2)第二部分第七章元器件安裝與焊接工藝改為第二章。原因是學員就業的崗位以電子裝配工和焊接工為主,為了達到進廠工作條件,學員的焊接技術水平要達到一定的標準,而熟能生巧,如果焊接工藝放在后面學習,學員練習的時間少,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同時在檢修電視機故障時也難免要拆、焊元器件。因此把它安排到第二章,學員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充分練習,技能訓練效果更為理想。
(3)第二部分第六章黑白電視機的原理與維修,原來章節的順序是按信號的流程來編排:第一節黑白電視信號的發送與接收,第二節黑白電視接收機的工作原理,第三節顯像管及顯像管外圍電路,第四節信號接收電路和高頻調諧器,第五節圖像中頻放大電路,第六節視頻檢波器和視頻放大器,第七節伴音通道,第八節同步分離電路,第九節行掃描電路,第十節場掃描電路,第十一節電源電路。而檢修故障的一般步驟是:電源正常—有光—有圖—有聲。按信號流程編排把行、場掃描電路和電源電路放在后面,不利于安排學員實習,如果實習機本身電源不正常或無光柵,學員經驗不足,是不可能檢修圖像的。因此根據檢修故障的步驟來編排章節順序為:第1節—2—11—3—9—10—4—5—6—7—8.
3.章節內容的增刪
(1)第一部分每章內容補充案例分析,學員對所學內容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徹。
(2)學員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勞動技能,而短期培訓時間短,學員95.34%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校本培訓教材第六章黑白電視機的原理與維修,理論分析與學歷班采用教材的內容相差無幾,通過這幾年的短期培訓教學發現,過多的詳細理論分析,學員基本聽不懂,只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信心。因此整合后第六章每部分電路基本刪除繁雜的理論內容,重點介紹實習機各部分電路的作用和檢修故障的方法。以第三節電源電路為例,整編后的內容有:①穩壓電源的性能要求;②穩壓電源的組成;③串聯型穩壓電源電路實例(分析實習機電源電路主要元器件的作用);④電源電路常見故障及檢修方法(典型故障檢修方法);⑤集成穩壓電源;⑥實訓內容(A.斷電在路測量主要元器件的正、反向電阻;B.在路測量關鍵點的工作電壓、整機電流;C.模擬故障:a.故障元件;b.故障現象;c.故障分析;d. 關鍵點電壓;e.結論)。
(3)為了明確學員的技能訓練目標,整合后的教材第二部分技能篇每章節后面都有實訓具體內容。
(4)總結、分析這幾年初級技能鑒定的題目,補充及完善第三部分的內容,提高技能等級考試的及格率。
新校本教材整體突出以技能訓練為主,極大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的學員從85.91%提高到93.73%,考證合格率從96.57%提高到98.25%。培訓合格率為100%,企業對學員就業的滿意率也不斷提高。但因為短期培訓時間少,整合后的內容還是不夠精煉,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繼續調整教材內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整合效果。
(作者單位:廣西電子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