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方向和特點的新思想、新方法,是一條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適應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和職業教育規律的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豐富一體化教學的內涵,提高教學質量,可以使學生提高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和強化技能,使之適應企業生產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實際的工作需要。
關鍵詞:一體化 教學模式 職業實踐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如何培養出受企業歡迎的合格畢業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筆者通過對所在地區幾家電子類企業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到企業所期望招收的職業學校畢業生,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專業上能一專多能,且崗位適應能力強。據許多企業反映,現在許多技校生畢業后不能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常常不到三個月就不辭而別。這就出現了企業招不到、留不住技校生,而學校畢業生又推薦不出去的現象。因此,筆者認為,要有務實的辦學思想,創設鮮明的培養方式,確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強調突出的實踐技能。當前,學校和老師要主動摒棄不適應職業教育的落后教學方法,加緊實施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的一體化的培養模式,使教學改革的各項計劃和措施爭取早見效益、早出成果,以促進學院競爭力的持續提高。筆者結合所在學校的具體教學條件,闡述了“一體化”教學方法,展示了該方法取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一、培養目標實際化
筆者所在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在電子類產品(器件)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一般電子設備的裝配、調試與維修或相關行業,具備一專多能的現代化技術人才,主要就業崗位是檢驗員、調試工、維修工、操作工以及生產一線的管理人員。培養目標的制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另一個是專業能力方面。下面筆者主要來談一談專業能力方面。筆者深入企業調查顯示,企業需要的勞動人員主要具備兩項要求:一方面是能服從指揮,具備基本職業道德;另一方面是掌握具備除所學專業之外的多種技能,了解行業發展,掌握與專業或行業相關的基本技能,掌握外資企業管理模式,具備團隊協作精神等。
二、教學過程一體化
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大膽嘗試,徹底改革目前職業學校實踐教學環節中“先學后做”的單向教學模式,貫徹“理實一體化”的雙向程序模式,做到一年練基本功、兩年能熟練獨立操作、三年能滿足企業生產崗位要求。同時,采取多種形式,每學期讓學生下企業鍛煉,超前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意識。因此,在課程改革實施教學的環節過程中,以考工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愛崗敬業的精神。下面筆者以電工專業為例,闡述“一體化”教學的改革思路。
1.根據專業模塊編寫教材
老師根據不同的專業模塊,選用相應的參考教材,編寫相應的校本教材;確立每個模塊要做的課題,編寫好教師教案和學生任務課題。學生任務課題應明確告訴學生要完成的任務,讓學生的學習層層深入,每個學期完成相應的模塊知識,進行相應的模塊考試。
2.合理布置任務或課題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通過課題的制作而產生問題,會出現多個“為什么”。這樣,學生帶著問題聽教師講解,易于接受,而且能培養學生探索、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習主動性。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如此,利用任務教學,還有利于把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能分解為一系列任務,更加貼近實際地開展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進入企業隨崗實習
學生進入企業隨崗實習,主要是熟悉企業的環境和文化,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跟隨師傅一起完成相應的工作,直到達到企業標準。這部分學生主要是為一線培養的操作工人。這一嘗試雖然還不成熟,但得到了許多企業專家的認可。這種做法,一方面做到了學校與企業的直接銜接,使學校培養的學生直接可以為企業使用,也為將來的工作做好了思想上、技能上的準備,增強了學生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對一些后進的學生也是一種鞭策,讓他們意識到,只有刻苦學習掌握技能、愛崗敬業,才能被企業重用。
三、注重師生實踐與交流
一體化教學過程應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訓練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老師的演示,學生自己動手,既利于學生思考,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老師也可以選一個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進行示范,其他學生在一旁觀看,不懂或不會的地方由老師進行及時指導。然后,學生分組進行練習,老師巡回指導,總結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集體講解和強調,提醒學生引起重視。另外,對個別學生做個別輔導,真正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老師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或不規范操作的地方,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序的操作。另外,老師應督促學生全員動手,并加強指導。操作中,教師在加以輔導的同時,還應多強調每次課的重點部分,告訴學生哪些內容有哪些重要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配合。
四、教師技能要多樣化
一體化教學,要有過硬的師資隊伍。實施一體化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而且應具有較熟練的實踐技能。教師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雙師型”人才,更要具有創新綜合能力。為了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應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如骨干教師培訓等。青年專業課教師,應多參加企業實踐的鍛煉。到企業參加專業實踐的教師,必須完成以下兩項任務:第一,開展行業或專業的社會調查,了解自己所從事專業目前的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第二,帶著教學中的一些課題,到企業中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建立一支能基本勝任專業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五、課題結束要注重總結
一體化教學課題結束后,教師要對小組及學生進行總結、考核和評價,肯定成績,交流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提供反饋信息,綜合提煉感性知識和經驗,進一步加深認識理解。這是指導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其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是否達標、如何達標。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認真總結實訓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幫助學生把實踐經驗進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在進行信息反饋時,要注意提出的問題和意見越具體越好,越明確越好,宜細不宜粗;提出意見的重點,要集中在可以改進的方面;提出的改進意見,要以工作或評判的標準為尺度。
總之,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了教學過程的互動、對話,讓職業學校的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逐漸改變了學習方式,培養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所以,筆者認為,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方向和特點的新思想新方法,是一條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適應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和職業教育規律的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在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思考,從中發現問題;要不斷地總結,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豐富一體化教學的內涵,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提高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和強化技能,使之適應企業生產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需要,成為行業合格的藍領人才。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