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頂崗實習以就業為導向,充分利用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幫助學生提高職業素質、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商務日語專業的頂崗實習注重培養學生直接與日本客商溝通的外語實戰能力。
頂崗實習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頂崗實習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在頂崗實習中體驗校外的真實工作氛圍,縮短就業的適應期。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以親身參與企業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感受企業的運作管理,從而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熟悉專業的工作環境及具體的崗位職責;有助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將課堂所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縮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適應期。合理的頂崗實習安排能夠將校內教學與企業學習相結合,達到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目前,頂崗實習仍然面臨諸多問題,主要是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不強,這種現象是由于受到學校、個人因素和實習單位的綜合影響。
一、主要問題
1.頂崗實習呈現放任狀態
多數高職院校的頂崗實習安排是“先校內學習,后企業頂崗實習,再就業”。這樣安排,能夠使學生提前走上社會,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但是,這樣安排亦會產生很多弊端:一方面,若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過短,不利于學生把最好的學習效果發揮在工作崗位上;另一方面也無助于學生校內階段的學習,因為很多學生在入學后的前兩年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大三在外工作一段時間后,目標開始明確,但卻沒有了在校集中學習的機會。學生頂崗實習遠離學校,也必將帶來一系列的管理以及成績評定等問題。頂崗實習的學生面臨著學校與實習單位的雙重管理,這是新的管理問題;成績評定亦面臨著與學校與實習單位的雙重評定。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后,其實習成績以簡單的總結報告或答辯成績反映。這樣會導致指導教師只根據報告和對學生實習表現的印象作出評定,而難以科學客觀地實現職業能力測評的目標。
2.實習單位崗位分配不對口
商務日語專業的工作崗位大致可以劃分為:行政文秘,日語培訓擔當,日語筆譯,口譯,現場翻譯,外貿助理,日本客戶擔當,日語翻譯國際貿易,日語教師等。這些崗位對人才的要求首先為日語達到國際水平考試2級以上,具備良好的中外文功底;其次為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商務日語專業培養的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語言應用能力才能適應目前商務日語崗位的需求,這意味著商務日語專業在培養人才方面必須注重學生日語技能的培養。
高職商務日語專業的學生日語技能方面與本科日語學生有較大的差距,接收單位面對頂崗實習的學生,會根據學生不同的內在、外在條件,將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崗位。商務日語專業的學生并不能保證實習崗位與所學專業完全對口。學生到單位后若感到自己所學的專業與從事的工作不對口或者不完全對口,將認為是在白白浪費時間,發揮不了頂崗實習的作用。商務日語專業的學生在行政文秘、技術部門等崗位實習,工作起來并不輕松,學生會產生失落感。部分學生因為難以適應工作環境,不擅長處理工作關系,專業技能不過硬,心里會覺得委屈,有的甚至擅自離開實習單位,使學校和實習單位蒙受損失。這些都是在實習單位崗位分配時出現的問題。
3.學生自身素質欠缺
學生頂崗實習后感到自己所學的專業與從事的工作不對口或者不完全對口,認為是在白白浪費時間,發揮不了頂崗實習的作用,從而消極對待頂崗實習。學生因為專業不對口不能正確對待工作中的挫折與問題。部分高職生崗位適應能力不強,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學生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工作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打電話向家長、教師求救,日常實習往往缺乏主動性,自由散漫。學生從家庭到學校的主角地位一下轉換成了配角位置,他們從備受呵護的孩子,變成了社會職員。這種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時時壓迫著他們,有時會令其有不堪重負之感。一些學生不顧學校與企業的雙重管理而擅自離開實習崗位,從而導致了頂崗學生達不到實習目的,也使得他們在學校與實習單位形成了不好的印象。
二、提高頂崗實習質量的對策
工作單位對于商務日語人才的要求,集中體現于:日語達到較高級別,一般為國際日語水平考試2級,讀寫流利,具備職業人的基本條件;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具有工作熱情,能適應工作壓力,及時了解市場的新變化和客戶的需求。具體工作內容為:海外市場客戶關系開發與拓展,建立、維護和管理客戶資源,公司網絡推廣的客戶跟蹤、接單、收匯,配合跟單員的工作等。提高商務日語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質量,需要在學生培養方面做足功課。
1.加強商務日語專業學生的日語技能培養
商務日語是建立在語言學基礎上的應用型交叉學科,是在經貿、投資等商務領域中的語言應用,它應當主要培養學生的三種技能:語言交流技能、商務技能及跨文化溝通技能。
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為了克服語言障礙,公司往往會雇用譯員來傳遞信息。商務日語人才工作適用面比較廣,但在短時間內達到較高的翻譯水平還是比較困難的。需要通過在校期間對學生的系統培養,使其日語水平達到符合的要求。一位合格的國際商務工作者不僅要具備非凡的外語能力,更需要有準確無誤的表達和傳遞信息的能力,而正規教育在這些能力培養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日資企業為了在內部營造和諧氣氛,一般會要求職員認知并認同公司的多元文化,這就要求職員應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能力。既通曉對方語言又熟知商務知識,并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將是日資企業的急需人才。
2.改革課程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教師要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角度來研究日語教學課程,要在課堂教學和頂崗實習的指導中激發注重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
通過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使學生對自身和專業有清晰的認識,對今后所要從事的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從而做好實習心理準備,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迎接挑戰,融入到企業的工作環境中。在日常的教學和活動中,加強對學生的抗挫折教育,以增強學生對困難的承受力,增加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通過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使學生從一開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有一定的規劃,并在今后不斷地加以修正。通過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就業素質,使之具有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的基本素質,這樣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在選擇崗位時避免盲目性,而且使得學生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成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辦事能力較強,注重全面發展,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的學生。
3.加強對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
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將牽扯到學校、實習單位與學生三方的責任,首先應界定好學校指導教師、實習單位指導教師與學生的職責,最有效的做法是簽訂三方協議。這樣做,有利于增強相關人員的責任心,確保頂崗實習環節的質量。談到頂崗學生的管理,離不開學校指導教師的付出。學生與學校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學生雖離校實習,但遇到困難會首先向學校求援。這樣,學校指導教師對實習學生的管理就顯得更為重要。
高職院校的教師多為“雙師型”高級人才。從事外語專業教學的教師一方面讓學生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基礎,同時也指導學生獲得了相關的專業知識,為保證學生頂崗實習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既要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又要讓學生得到高質量的培養是頂崗實習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必須加強監督和指導,加大管理的力度。對于在外地實習的同學可以通過發郵件等通訊方式進行檢查和指導,利用信息化網絡平臺指導和考核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有條件的學校應安排指導教師定期對學生所在的實習單位進行企業走訪,深入到他們工作的第一線,了解他們在企業的工作情況和實習需求,及時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解決實習中出現的問題。真正做到重視學生的頂崗實習,培養高素質的商務日語人才。
4.建立頂崗實習基地
針對商務日語專業的崗位分配情況,需要建立起若干個頂崗實習基地,為專業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提供較為合理穩定的實習崗位,通過與專業較為對口的企業加強聯系和溝通,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保障,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行業認同感和工作信心。也能確保學校長久地為企業提供素質優秀的日語復合人才。在大力拓展校外實習基地的同時,還可以在企業的資助下建設好校內模擬實訓室或多功能綜合性的實驗室,以滿足學生提高實踐技能水平的需要。
總之,頂崗實習目前已成為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環節之一,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的探討已有諸多研究成果,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如何合理地評價考核頂崗實習的效果等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本文為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課題立項,項目編號:2010zcj220。
(作者單位:山東服裝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