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筆者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學習、摸索,從目標的設定,到教材的選取,直至英語教育的實施,都積累了相應的經驗,得以在幼兒中進行有效的英語教學活動。
目標的設定
對幼兒的英語教學目標既有總目標的設定,又有每個年齡段的分目標的設定,既有長期目標設定,又有具體教育活動的目標設定,使目標的設定既系統又具體。在總目標的設定上,要體現英語教育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中的作用,體現對幼兒語言發展的新理念。
以總目標為框架,再設定每個學期的分目標,最后設定每次活動的具體目標,通過目標的層層制定,進而指導英語教育活動的實施。
教材的選取
隨著幼兒英語熱的不斷升溫,在學前教育領域的英語教材也不勝枚舉,大量的英語教材層出不窮。我們曾嘗試過《現代幼兒英語》和《吉的堡英語》之后,又引入了《清華幼兒英語》,這套幼兒英語教材,系統性強,趣味性強,受到了家長和幼兒的歡迎。作為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來說,筆者覺得這套教材,教學設計詳細,方法靈活,教學用具豐富,配套產品完善,教材更適合幼兒園里的教師設計和實施較高質量英語教學活動。教材提倡幼兒自主探索性學習,鼓勵教師從別人設計的固定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結合自己的特長組織英語活動,整個教學體系完整,充分體現多元教育理念,在實際應用中收效很好。
方法的運用
筆者近幾年在實踐中深深的體會到,對于幼兒英語的學習更多的是使用游戲、情景教學及TPR肢體教學法。在設計英語活動時既考慮幼兒園整體課程的原有安排,同時也考慮英語學習的系統性問題,選擇的要內容涉及兒歌、故事、歌曲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并以此為基礎組織兒歌游戲和音樂游戲及體育游戲等活動。這些活動既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又滿足了“在情境中學語言的”要求,有利于幼兒最有效的學習英語。如《吉的堡英語》教學活動,非常注重英語教學活動的流程,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少,強調教學活動的完整性。教學活動以游戲活動為主,模式比較固定,但缺少一定的靈活性。而《清華幼兒英語》方法靈活多樣,音樂游戲,美工創作,寓言故事等都有所體現。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將二者結合起來,保持一定的教學流程,比如:greeting環節、rollcall環節、warm up環節,都是對幼兒英語意識的鞏固環節。在主要教學過程中,則依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游戲、音樂、美工、語言、情境等方法進行。比如在進行英語教學《The Good Morning Train》時,用音樂游戲來組織整個活動,聽著熟悉的旋律,和孩子們一起開火車,每個孩子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參與意識強,用熟悉的旋律帶動幼兒學習英文兒歌,整個活動的效果非常好。這些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意識很強,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環境的創設
幼兒學習英語時語言環境起關鍵作用,而我國大多數幼兒園不具備自然的英語環境,在家庭中也缺少相應的語言環境。因而,我們在班級的環境創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墻面的設計,吊飾,都帶有英語氛圍,主墻面的設計有西方的節日圖片配合文字介紹;有英文字母配以相應的單詞、圖片;有專為英語學習展示用的“I can say A B C”專項展板;班級中的標志性物品:教具柜、鋼琴、電腦、電視等及每個活動區域都有英語單詞相對應,在洗手間都是英文指示標識。為了能體現異域文化,讓幼兒了解國外的一些文化、習俗,我們既在環境中創設相應的內容,還以主題形式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復活節主題,萬圣節主題等,增強幼兒對異域文化的認知,滲透英語的點滴意識,進而鞏固幼兒對英語學習效果。
在從事英語教學的這十余年中,自己仍是不斷在學習,通過多方面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水平。因為,雙語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既要有專業的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同時還要有豐富的英語知識,所以,要時刻注重自身的學習,積累寶貴的教學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作者單位:滿洲里市幼兒園)
責任編輯: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