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全球制造業市場進入2012年便開局不利,從韓國、中國臺灣到整個歐元區市場,普遍呈現收縮局面。市場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受西方國家經濟減速,加上亞洲地區經濟增長降溫的影響。
美國合眾社3日說,前一天公布的最新官方數據顯示,韓國制造業活動在去年12月份已經連續第5個月出現萎縮,而臺灣的制造業市場則連續第7個月出現萎縮。匯豐控股經濟學家羅納德·曼恩認為,韓國經濟的下行風險正在變得具體化,制造業活動數據縮窄幅度的擴大證明其經濟正在失去動力。臺灣本地生產總值大約有70%來自于電子元件、科技產品以及石化產品出口,這使得該地區經濟尤其容易受到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
不過,《華爾街日報》3日說,在亞洲市場,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制造業市場仍然令他國羨慕地向上發展。 亞太股市3日在新年第一個交易日紛紛走高,澳大利亞股市漲1.1%,香港恒生指數漲2.4%,印度股市漲2.7%。分析稱,主要是受強于預期的中國和印度制造業PMI指數提振。印度制造業PMI指數去年12月的數值為54.2,較去年11月的51有所上升,達到6個月高點。道瓊斯旗下財經網站“市場觀察”3日報道說,巨大的國內市場對印度經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使其制造產業免受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而在原本經濟發展勢頭不錯的南美,當地也在擔心會受全球制造業市場萎靡不振的拖累。美聯社2日說,巴西最新制造業PMI指數為49.1。巴西商務部副部長特夏拉警告說,巴西作為原材料出口國,出口經濟在2012年可能會受到損失。不過巴西在2011年仍然錄得出口額的歷史新高,該國出口總額高達2560億美元,這首先受益于對中國的出口。巴西在2011年對中國的出口達到443億美元,較前一年上升超過43%。與此同時,歐元區制造業衰退也在持續。英國廣播公司2日說,最新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顯示,去年12月份歐元區制造業連續第5個月萎縮,進一步顯示歐洲可能再次陷入經濟衰退。▲
環球時報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