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外記者聯合報道●本報記者 徐盼
“2012年可能是投票箱在世界政治中發揮巨大作用的一年。”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新年伊始就把“大選”定為今年的主題詞。2012年是全球難得一遇的大選年,共有59個國家和地區將在今年舉行選舉,不僅包括美國、俄羅斯、法國等世界性大國,也包括韓國、埃及、也門、烏克蘭、伊朗、委內瑞拉、塞拉利昂、墨西哥等熱點國家。這些選舉將直接影響世界53%的人口以及占全球一半GDP的經濟體。如此大范圍的變動令2011年備受街頭動蕩困擾的許多國家憂心忡忡:對于世界大國來說,換屆選舉意味著各候選人把討好選民放在應對經濟危機等全球問題之前,而對不少發展中國家而言,選舉常常是政治動蕩的殺手和隱患。在變動的未來世界中,英國《經濟學家》說,中國最高領導層的交接將是最平穩的。
不安情緒籠罩多國大選
在西亞北非以及歐美許多國家都經歷了街頭動蕩的2011年后,2012年將是什么樣?各國媒體這幾天都開始忙于猜測2012年的關鍵詞,提到最多的是“大選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2012年無疑是“世界的大選年”。有59個國家和地區將舉行選舉,即全球約1/3的國家要舉行選舉。這些變化將影響全球53%的人口和全球一半的GDP。文章稱,世界上幾個最強大的國家領導層將集中出現變化: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當中,美國、法國、俄羅斯都將進行總統選舉,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層也將在十八大進行交接。
英國《經濟學家》把2012年稱作“復雜而艱難的一年”,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許多面臨更換領導人的國家,都將面對一連串復雜的困難。該雜志稱,其中中國和俄羅斯的最高領導層交接和變化會平穩,而美國的大選則存在巨大懸念和波動。美國當地時間3日深夜,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首場初選在艾奧瓦州結束,熱門競選人羅姆尼僅以8票的微弱優勢獲勝,這似乎表明今年美國大選也同樣難以預測。英國《每日電訊報》稱,2012大選年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無論美國選出誰當總統,都是對美國過去4年里表現的一次重新審視?!督洕鷮W家》認為,美國國內經濟的萎縮可能將反作用到全球市場,這將是無可奈何的趨勢,因為美國人必須要為經濟改革不力付出社會蕭條的代價。
2011年的歐元危機讓被稱為“歐豬五國”的意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等國政府都發生改變。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一年前沒有人預測到會有那么多領導人失去權力。《金融時報》認為,今年歐洲最關鍵的選舉是法國總統大選,薩科齊被認為落敗的可能性較大。文章稱,對于法國乃至歐洲來說,更糟糕的結果或許是見到法國極右翼政黨領導人握著多數選票走進愛麗舍宮。
埃及《消息報》說,就中東和阿拉伯國家而言,2012年注定是一個還要繼續亂下去的年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選舉。文章說,在選舉文化還沒有像西方那么普及的阿拉伯國家,與其說選舉帶來的是民主,不如說選舉為各派相互攻擊和打斗提供了絕佳的平臺,這就很容易滋生動蕩和混亂。事實證明,在阿拉伯許多國家,政治上的亂局都與選舉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除此之外,拉美的墨西哥、委內瑞拉和非洲肯尼亞等多國和地區都在2012年迎來選舉?!督洕鷮W家》為此把2012年稱為“全球政治重要的轉型年”,并稱2012年在歷史上將可能與發生法國大革命的1789年、俄羅斯十月革命的1917年以及東歐遭遇政治劇變的1989年相提并論,因為人們將看到一場“左派與右派,自由與保守力量的廝殺”。
“經濟成為政治人質之年”
英國政論期刊《前景》分析說,由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都實行任期制,他們的任期大都為4年-6年,因此如此多國家同一年選舉的情況每隔十幾年就會發生。但2012大選年尤其令人關注,主要是許多國家和地區選舉遺留的最大問題是,選舉結果爭議性變得越來越強,這直接為社會動蕩營造了不穩定的前提條件。
對世界經濟有重大影響的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中有10多個國家將在今年舉行選舉。韓國《朝鮮日報》稱,由于選舉前政治形勢不明,人們對世界經濟有可能進一步惡化的擔心越來越明顯。中國領導層更替基本按部就班,而美國國內圍繞總統大選的政爭有可能激化,并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產生嚴重的波及效果。一些媒體將2012年稱為“經濟成為政治人質之年”。有媒體擔心,在面對大選的國家和地區,領導人或選舉候選人對經濟危機等全世界應共同應對的問題很難作出負責任的決定。
英國《金融周刊》稱,經濟、就業、自由貿易和貨幣政策,可能成為“全球大選年”的熱點。即便在民族主義情緒常常影響選情的韓國,韓美自由貿易協定也將成為勝負關鍵,而歐洲國家更是如此。美國《佛羅里達信使報》擔心,2011年非洲撒哈拉以南許多國家可能出現動蕩格局,“阿拉伯之春”的沖擊和經濟增速回落,令許多非洲國家出現就業率下降、物價水平高企等令人不安現象,這些現象在選舉年可能導致激烈暴力沖突,這在以往類似年份屢見不鮮。文章認為,2011年法國出兵干預科特迪瓦選舉,引來非洲普遍反感。2012年這樣的事可能還會發生,但自身也進入選舉年的法國,能否繼續扮演“非洲憲兵”角色不得而知。
日本雅虎網站的一篇文章分析稱,各個國家和地區選舉“看點”各不相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爭議之處是“同中國大陸的距離”;俄羅斯選舉是看“政權能否順利交給普京”;法國是看“對薩科齊是否繼續信任”;韓國是看“民眾對李明博的全球主義是否贊同”;現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不知道能否堅持完明年一整年。文章稱,在所有這些選舉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和法國出現的傾向:極端內向,即拒絕承擔自身責任的保守傾向明顯。而且這些選舉除了政治問題,實際上隱藏著經濟危機:歐洲還將處在黑暗的債務危機中,美國能否從衰退經濟中挺過來,中國經濟發展可能減速等,都讓2012年大選年顯得格外“亂”。
西方大選往往民粹盛行
德國《南德意志報》4日以“關鍵的一年,不同政治體系的競爭”為題稱,2011年西方推行的民主、透明等價值觀在中東以及其他一些地區獲得成功。2012年是世界超級大選年,也是對這些價值觀進行測試的一年。特別是在俄羅斯,普京能否當選,當選后實施何種政策都是對俄民主的考驗。普京也因此面臨政治風險。美國《外交政策》稱,普京將在3月舉行的俄羅斯大選中獲勝,但人們關注的是莫斯科等地爆發的反普京運動是否能對普京構成打擊,普京將面臨著比過去更多的異議,俄羅斯的故事沒有結束。對此,俄新網4日稱,俄大選后不會出現社會動蕩。西方擔心的是普京上臺后會實施強硬政策,將與西方發生新的沖突。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則以“亞洲沒有喘息的機會”為題稱,2012年將是困難的一年,即使對于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亞洲地區來說,也存在隱憂。文章說,2012年,亞洲也有不少選舉,在韓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都有選舉,給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帶來新變數。韓國《明日新聞》稱,朝鮮半島問題相關國家領導人今年將幾乎全部更換,將對半島形勢產生直接影響。日本TBS電視臺則稱,如果日本“順應世界潮流”的話,野田政府應擔憂2012年能否順利渡過。
“德國之聲”稱,在世界多國和地區的換屆選舉中,“中國話題”成為焦點。美國共和黨參加初選的7個參選人都在中國議題上做文章,羅姆尼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金里奇聲稱要“大大增加對中國經濟‘作弊行為的懲罰”;米歇爾·巴克曼則稱美國應該學習借鑒中國的模式。韓國《朝鮮日報》稱,奧巴馬在2012大選年的外交主舞臺是亞洲,而牽制日益強大的中國則是他亞洲政策的核心?!赌系乱庵緢蟆贩Q,2012年將是中美主導亞太競爭的關鍵一年,這是新老世界領導系統之間的競爭。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2012大選年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的4個大國都要面臨領導層更換,對世界影響非常大。西方大選期間往往是民粹主義盛行的時候,它們在經濟上會更自私,在安全上會更強硬,這些都可能會對世界產生負面影響。
金燦榮說,從歷史進程來看,領導人任期制對中國來說是個比較新的制度,但中國已經融入這個進程。西方政治家非常關注中國領導人交接,但中國領導層交接不像美歐等國那么“熱鬧”。金燦榮說,他兩周前剛從美國回來,那邊的政治界擔憂“問題多得不得了”,許多美國學者非常關心中國新領導層的結構和走向。中國新領導層交接不僅平穩而且將按部就班,對中國發展及世界經濟增長都是好消息。▲
環球時報201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