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蓉
摘要: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而來自民間的元素能夠流傳的必定是形式活潑的、感情真摯的為廣大人們所喜愛的,這就使流行音樂與民族元素找到了結合點。流行音樂要發展,就要用流行與民族融合的方式來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氛圍,創作一批積極向上、格調健康、引領時代潮流、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歌曲,把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結合起來。
關鍵詞:流行音樂民族元素
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中國,尤其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眾多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流行創作元素。隨著流行音樂的不斷成熟,其內部活躍著的民族元素擴大了流行音樂的生存與發展,是流行音樂的擴張與延伸。所謂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后世的器樂曲和歌曲。流行歌曲應是有內涵、積極健康的,反映生活,表達感情的。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它抓住了人心,特別是年輕人的心,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而大量傳唱。所謂音樂中的民族元素就是流行歌曲中古典詩詞歌賦、民族樂器、戲曲元素、傳承文化、少數民俗風景等等。來自民間的能夠流傳的必定是形式活潑的、感情真摯的為廣大人們所喜愛的,這就使流行音樂與民族元素找到了結合點。在眾多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流行歌詞或流行音樂的演奏中,還是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中,都能夠找到民族元素的身影。
一、流行歌詞中的民族元素
“詞為歌魂”,歌曲的內涵和意境的詮釋,主要是靠歌詞來承擔的,它是歌曲的內核。盡管歌詞不能決定歌曲的質量,歌詞好不等于歌曲就好;但是,沒有好的歌詞,也就沒有好的歌曲。在云南、廣西、內蒙等地少數民族大雜居、小聚居,許多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滲透,自然而然的會有既含有民族元素又時尚流行的天籟之音產生。這些音樂是建立在原生態的民族音樂之上的,不是將民族元素與流行元素簡單的拼接在一起,而是即保存了音樂的原始的民族風格,又以主要的流行風格為主打,成為流行中的流行。創作者通過對生活素材的精心提煉,進行精巧的藝術構思,并借助形象思維來選擇寄托情感的物象和意象,創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風俗畫、風情畫。
歌頌云南民俗風情的歌曲《彩云之南》,就把握住了云南特色的現代優秀流行音樂應該把握的要領:凝練而優美,通俗不低俗,簡單而易懂。美麗的云南就在歌詞:“孔雀飛去回憶悠長,玉龍雪山閃耀著銀光,秀色麗江人在路上,蝴蝶泉邊歌聲在流淌,瀘沽湖畔心仍蕩漾。”一句一句的勾畫出來,令人向往。僅見于云南其羽冠上具五色金翠線紋,開屏時如彩扇的孔雀;古樸秀色、一米陽光的麗江;神秘的玉龍雪山;蝴蝶飛來踩花蜜的蝴蝶泉邊等等這些都歌唱了美麗的七彩云南。第14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一首《錦繡壯鄉》脫穎而出,它的詞作者胡紅一本是個地道的河南人,在廣西以記者身份工作生活了12年,常年奔走于八桂大地、壯鄉瑤寨之間,娶了壯族妻子,生下壯族女兒之后,對第二故鄉更是印象深刻,尤其是在跟土生土長的廣西百色壯族曲作者,進行了藝術碰撞之后,幾乎在40分鐘內寫出這首既發自內心、又畫面感極強的歌詞,栩栩如生地描繪出廣西由“紅土地”到“藍海洋”跨越式發展,以及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保留傳統元素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歌曲中出現許多具有立意崇高、感情細膩的歌曲,且用現代手法演繹傳統情感的創作特點。騰格爾的《天堂》: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勾畫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大草原富饒而興盛景象。歌詞語言淺近,更多地使用了民間鮮活的口語,但沒有成語和熟語,避開了豪言壯語,杜絕了艷詞浪句,讀起來明白如話、行云流水,親切感人、詩意盎然。像這樣的在流行歌曲中將少數民族的風景歌詞與現代的流行唱法巧妙的結合,既有突破點,又有新元素的歌曲還有好多。例如:張千一的《青藏高原》、《在那東山頂上》、印青的《天路》都是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和流行音樂完美結合的典范,無愧是生動活潑、膾炙人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流行歌曲。
二、流行歌曲中的民族樂器
近年來,眾多流行歌曲中都加入了民族樂器、民族風,使得流行音樂更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我國擁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各個民族都有他自己所獨有的樂器,如傣族的葫蘆絲等等。這些民族所特有的樂器加入到流行音樂中,使其更具有其獨特的韻味,也具有了中國特色。如著名《彩云之南》葫蘆絲版,里面運用了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這首歌曲傳唱于中國的大江南北,街頭小巷,它不僅向中國同時也向世界介紹了云南的七彩景色。許多人都認為民族樂器和流行音樂是相對立甚至是相沖突的關系,其實不然。電視劇主題曲《刀劍如夢》,其中的笛子聲,高亢嘹亮直插云霄、揚琴清脆似蹄聲陣陣,一個空曠的草原上英雄逐鹿的景象會出現在你的眼前;《歸來吧》過門處的幾聲嗩吶,凄凄慘慘,人欲心碎;《偏偏喜歡你》里三件樂器將一個男子心中的溫柔和在情感面前的猶豫不決表現得淋漓盡致;《倩女幽魂》中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四弦一聲如裂帛”;《十億皇帝》里喜慶的除夕氣氛也就只有嗩吶和小鑼方能體現得出來;《雪在燒》那把二胡如泣如訴、聲聲緊迫,使你從心底發出最強烈的呼喊。
在流行音樂中加入了民族樂器,能夠突顯音樂的內容和風格,順應了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多的流行音樂作曲家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中加入了民族音樂的元素,來凸顯自己的音樂風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共同感受的在流行音樂中迅速發展的中國民族音樂。我們的民族音樂是以民族性為主要目的的。我們加入許多新手段來使得更多的國家和民族以及青年人能夠認同它,理解它,喜歡它,它也可以作為一種世界性的音樂語言,所以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是國家的。在流行音樂中加入民族樂器也是一種新的表現手法,也有人把其成為新音樂,在歐美國家,也有人把新音樂定義為二戰之后所創作的音樂作品等等,不管怎么說,這種暫新的藝術表現手法是前所未有的。古人有古人的音樂形式,一些古箏等等之類的樂器是很早就存在的,也早在很早以前就把它運用于音樂之中,但是把少數民族的樂器融入音樂之中的表現手法還是近期才出現的。對于這種表現手法,眾說紛紜,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你可以選擇喜歡或不喜歡,就現實來看,這種融入了民族樂器的流行音樂的廣為流行性和大規模的傳唱度還是相當高的。
三、流行歌曲中的曲調
一首好的音樂光有凝練而優美的歌詞,或僅具有自己創作特色的樂器伴奏是不夠的,一首好的音樂是建立在和諧、優美、婉轉的曲調基礎之上的。曲調是最具有表現張力的手段,具有無窮無盡的變換方向,在音樂作品中,曲調是表情達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種反映人們內心感受的藝術語言。人們把曲調比作是音樂的靈魂和基礎。在民族元素大膽與流行歌曲融合的創作過程中,一些少數民族的民族曲調被廣泛的運用到創作之中。
東巴音樂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所吟誦的一種曲調,并伴有器樂,是東巴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音樂流傳于東巴口頭,或零星保存于東巴經和東巴畫中,除了占卜經書以外,東巴經書都是要通過誦唱表現出來的。東巴唱腔音樂有五十種左右,吟唱以納西族民族曲調為基礎,在器樂上主要是用板鈴、板鼓、鑼、鈸等,節奏單一,譜點簡單。歌曲《永遠的東巴》是一首云南納西族風格的歌曲,作曲家高綠先生應用《阿哩哩》的元素,大膽創新,加進了大調式的降三級音,賦予曲調嶄新的韻味,旋律舒展明快,氣勢恢宏,熱情奔放。《唱臉譜》的音樂風格是京劇曲調跟流行音樂巧妙融合風格的歌曲。在歌曲的表現形式上《唱臉譜》是以通俗的形式表現古典藝術的流行音樂形式。在曲調上《唱臉譜》將京劇的曲調引入歌曲中,成為歌曲中的經典。在此之后,又有許多人進行跟隨,陶喆的《蘇三說》、阿信的《北京一夜》、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等等。著名音樂人三寶把原生態的“海菜腔”和流行音樂相結合,配以時尚、清新的編曲,這樣的結合讓人如沐春風,陶醉其中。帶有蒙古族風格音調的《蒙古人》、《天堂》;帶有內蒙民歌曲調的《為你朝思暮想》;帶有帕米爾高原地區民歌音調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帶有西藏民歌音調的《青藏高原》、《神奇的九寨》;帶有新疆維吾爾族音調的《情人》、《艾里莆與賽乃姆》;帶有云南白族音調的《笑容》;帶有原生態民歌音調的《月亮之上》;帶有東北音調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等等。地方曲調的應用使流行音樂,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濃郁的民族風格。
綜上所述,流行音樂在文化建設中是最活躍、最具滲透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可以滲透到每個家庭、每個角落、每個人。要用流行與民族融合的方式來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氛圍,創作一批積極向上、格調健康、引領時代潮流、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歌曲,把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結合起來。歌詞、樂器、曲調都是音樂創作中的單一元素,決定不了一首歌曲的好壞,這些元素只能當作是創作中的突破點、閃光點,只有注重挖掘民族元素,把民族音樂作為流行歌曲的基本載體;用現代方式、現代手法表現民族音樂,讓民族音樂時尚化;要創新,不怕失誤,讓音樂生活化,才能創作出來經典的、民族的流行歌曲。
參考文獻:
[1]許曉薇.論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民族元素[J].音樂茶座,2011,(2).
[2]楊云燕.淺談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流行音樂的結合[J].民族音樂,2011,(3).
[3]王斌.論流行歌曲創作中民族音樂元素應用[J].社會,2010,(5).
[4]張勝芳,蘇艷麗,張紅飛.21世紀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J].藝術空間,2009,(12).
(作者單位:公安消防部隊昆明指揮學校)
責任編輯: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