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法國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楊明●汪北哲
美國《華盛頓時報》9日罕見地刊登社論抨擊“奧巴馬偽造失業數據”,使得該國本就萎靡不振的經濟信心又被捅了一刀。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稱去年12月的失業率降至三年來的新低,當時被很多人歡呼為“經濟復蘇的一個跡象”,奧巴馬也出來說這表明美國經濟已經走在“正確的方向”。就業問題是美國2012年總統選舉的頭號問題,因此失業率指標頗具政治意味,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羅姆尼聲稱,“總統正努力包攬事情轉好的功勞,就像一只公雞認為太陽升起是它的功勞那樣”。美國當局在失業率數字上到底有沒有造假尚無定論,但事件反映了美國社會對經濟慘淡的焦慮和憤怒。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臺新聞網9日稱,民調顯示,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落后于羅姆尼。奧巴馬如何扭轉頹勢?從威脅打伊朗到更換白宮辦公室主任,美國輿論上的議論五花八門,其中最引發關注的是,讓希拉里和奧巴馬搭檔,希拉里當下屆政府的副總統。
失業率數字被做手腳?
“白宮最近大肆宣傳樂觀的就業數據,但美國人感覺情況并未好轉。美國人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華盛頓時報》9日在社論中如此呼吁。《華盛頓時報》在美國立場保守,與五角大樓關系密切,經常刊文激烈抨擊“侵害美國利益”的其他國家,像這樣發表社論抨擊政府的舉動很罕見。
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數據被許多美國媒體稱為“好消息”、“經濟走向復蘇的信號”:去年12月失業率降至8.5%,創下過去30多個月來的新低;當月美國增加就業崗位20萬個。奧巴馬很快發表講話說,美國經濟已經“走在了正確的方向”。美國《文圖拉市星報》說,如果美國公眾認為經濟正沿著正確方向往前走,他們可能愿意原諒奧巴馬,買他的賬。美國彭博社說,奧巴馬連任的前景可能就依賴這份報告。英國《金融時報》提醒說,盡管失業率下降,奧巴馬也不宜“得意忘形”。
《華盛頓時報》稱,美國官方采取的是一種有缺陷的計算方法,灰心喪氣而懶得去找工作的人、打零工而沒有完全就業的人都不包括在官方的失業率當中。“奧巴馬從一個產生正面結果的有缺陷算法撈取好處,這真是一種扭曲”。報道引用一家專業機構的分析說,按照這種算法,總統大選前夕,美國的失業率將等于零。報道稱,“聽上去時機絕佳,這暴露了政府統計數字的目的:使奧巴馬再度當選”。西點軍校出身的美國企業家麥克·美林撰文披露“就業報告中的丑陋真相”,稱2011年12月真正的失業率為15.2%。
瑞士《新蘇黎世報》10日以“勞動力市場的相關數據被高估”為題報道說,失業率在美國意味著很多東西,它是數字經濟的一個指標,也是美國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德國投資網稱,美國少有這種人為數據欺騙,這或許是美國經濟危機和大選激烈競爭下的結果。菲律賓《商業鏡報》9日寫道:“陽光明媚,小鳥歌唱,菲律賓的股票價格在以令人驚訝的力量增長,是時候看看一些陰暗的東西了”。報道稱,一個最新的好消息是美國經濟去年12月創造了20萬個就業崗位,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官方數據中,5.5萬個就業崗位是“運輸和倉儲”,4.2萬個崗位是“快遞與郵政”。文章稱,每年12月都會有這種增加,圣誕節結束后下一年的一月這個數字就會接近于零。文章認為,在經濟和社會方面,“菲律賓的太陽比西方更明亮”。
德國《萊茵日報》10日以“決定奧巴馬命運的一年”為題稱,奧巴馬連任取決于經濟形勢。美國廣播公司的評論更為具體:“失業率是2012年總統選舉的關鍵所在”,“對于奧巴馬連任總統來說,失業率這一指標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報道說,二戰以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在失業率達到或超過8.5%的情況下成功連任。
“奧巴馬進入陰陽魔界”
9日,奧巴馬在華盛頓發表講話,懇請選民把選票投給他,以便讓他完成2008年競選時的承諾:給美國帶來真正的大變化,因為對一屆總統來說,時間遠遠不夠。美國《評論》雜志稱,“奧巴馬進入陰陽魔界”。美國《國會山莊報》9日引用奧巴馬的話說,2012年的選舉將不如4年前的選舉“性感”,那時候,事情都是新鮮的,“我也沒有多少灰白的頭發,每個人都熱愛提出‘希望的人”。
白宮辦公室主任9日易人,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白宮辦公室主任“是華盛頓最難也是最有影響力的職位之一”,是“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看門人”。只干了一年的戴利以“經典的華盛頓主義式理由”請辭,聲稱“只是想回到芝加哥的老家以便有更多時間陪陪孫子”,但多數美國媒體認為,白宮“劇變”與奧巴馬面臨艱難的競選連任有關,奧巴馬以此放出信號:放棄與國會以及共和黨人的和解政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評論說,奧巴馬與共和黨的斗爭正變得殘酷,就像酒吧打架,參與者隨手拿起手邊的東西,如桌子、椅子、盤子等當做武器。他們不僅打得彼此頭破血流,而且把整個地方弄得一團糟。
德國《奧格斯堡日報》把美國大選稱為“奧巴馬對抗七個小矮人”,稱共和黨沒有一個強大的挑戰者,奧巴馬的障礙就是美國經濟。但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臺新聞網9日稱,民調顯示,奧巴馬的支持率為45%,落后于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羅姆尼的47%。調查還發現,美國人普遍對經濟、國家方向以及他們在國會的代表悲觀。80%的人稱經濟狀況糟糕或非常糟糕,65%的人認為國家走在錯誤道路上。
同一天,美國媒體紛紛報道,美國債務如今和它的經濟規模一樣大了,都是15.23萬億美元。債務/GDP的100%比例意味著什么?美國國會前預算辦公室主任依金說,美國還沒成為希臘,希臘經濟已經破產,美國經濟還沒有破產,但如果我們繼續這么愚蠢地干下去,美國經濟將會崩潰。這意味著“每個美國人將需要放棄一年的收入來還債”。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說,議員魯比奧稱,這就像在看一部恐怖片,觀眾們在尖叫,不要走近門口,因為殺手就在那里,現在,美國的債務問題就是這樣,人們知道問題的結局是什么。批評者稱,奧巴馬沒有實現削減債務的諾言,任內美國債務增加4.6萬億美元。
美國《賬目報》9日呼吁要“以自己的良心投票”,因為奧巴馬從布什那里接過這個國家時,美國金融混亂,股市暴跌,工作難找,房子幾乎無人問津。“但我們卻希望奧巴馬能在3年內把這些混亂解決,我們竟然如此健忘,是共和黨把美國搞亂的”。
希拉里與奧巴馬配對競選?
奧巴馬會成功連任嗎?他如何才能連任?美國媒體七嘴八舌出了很多主意:發動非洲裔選民積極投票;清除伊朗的核能力;注意股市,如果2012年7月31日-10月31日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升,奧巴馬將連任,下降則敗選,“過去62年來,這一定律的準確率高達88%”。
《紐約時報》9日的評論文章尤其引人關注:讓希拉里取代拜登與奧巴馬搭檔競選。文章認為,希拉里無論是執政還是競選,都將是一項強大的資產,她既是政治上的有分量角色,又是能與國會山打交道的使者。保守地說,她有能力在男人的世界游刃有余。
美國前勞工部長萊克8日在《舊金山紀事報》撰文也如此呼吁。他稱,拜登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好副總統,但奧巴馬需要攪動民主黨基地的激情,拜登在這一點上是不夠的。拜登與希拉里互換,可以作為國務卿。那樣,希拉里將帶來奧巴馬所需的熱情,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她會讓選民回憶起克林頓政府的成功,還會將人們的注意力從糟糕的經濟轉向外交——這是奧巴馬與希拉里閃光的地帶。文章說,奧巴馬-希拉里搭檔還將讓希拉里成為2016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這將讓民主黨至少執掌白宮12年。而根據最新的蓋洛普民調,奧巴馬與希拉里是2011年美國最受尊重的男性和女性。
對希拉里與奧巴馬的搭檔,阿拉伯電視臺稱之為“絕配”,還特意配了希拉里與奧巴馬相視而笑的親密照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9日的在線調查顯示,對“2012年選舉希拉里是否應取代拜登成為奧巴馬的搭檔”這一問題,72%的人認為“應該”。不過,此前《華盛頓郵報》刊文稱,人們“犯毒癮似地談論奧巴馬-希拉里組合”,這是一種狂想。▲
環球時報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