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特約記者 張蕊博
在緬甸高校中有一種特殊的現象,即女教師單身的多,終生不結婚的比例高于50%。經過了解,《環球時報》記者發現,這和緬甸教師實行地區調換制以及重男輕女、女多男少有很大關系。
記者曾在緬甸大學學習,師從五個老師,四女一男,4個女老師都沒有結婚,大概都在40歲左右。我們的系主任是個50多歲的未婚女,她有兩個兄弟和4個姐妹,兩個兄弟結婚了,4個姐妹像她一樣至今未婚。因薪金待遇不錯,這些女老師過的絕對都是單身貴族的生活。問她們為什么不結婚,有的就說年齡太大了找不到了,有的就說沒有合適的,還有的覺得現在對老師實行的“地區調換政策”讓她們沒法安家。
緬甸對老師實行地區調換制——一名老師在一所大學任教幾年后會被調換到另一個地方任教,幾年之后再調換,如此直到退休。一位女老師曾傷感地對我們說,包括她在內的幾個女老師會在數月后被調走,但是現在還不知道會被調到哪里,全看上面的安排,在走之前一個月才會知道。她自己只能祈求有個好運氣,要是運氣不好被調到邊境或戰區也有可能。當時我們都唏噓不已,這樣的政策豈不是意味著當老師就無法擁有安穩的生活,幾年換一個地方,而且去哪里都不知道,難道整個家庭也跟著跑來跑去?很多女老師都沒結婚,跟這應該有關系。很多老師因為這個政策在被調走之前的一段時間整天提心吊膽,根本沒心思上課。
緬甸女多男少,很多男人還去當僧人,使人口比例更失調,大學女老師這種高知女性眼光又比較高,必然導致很多人找不到配偶,工作地點又換來換去,干脆獨身了,反正在那個群體中獨身也挺正常。
據當地人講,在小乘佛教教義中對男女是區別對待的:若今生為男人,通過修行便可來世成佛,若為女人則需努力積業在來世成為男人,再修行以期待下個來世成佛。在佛面前,男人比女人高一等。因為女多男少,因為男人社會地位高于女性,不少男人都被寵壞了。緬甸男人有“三等”男人之稱謂,即:“等天亮、等吃飯、等睡覺”,緬甸女性成家后常常既要養孩子,還要養老公,男人在女人辛苦養家的時候,就是聊天喝茶。高校女教師經濟條件不錯,有的就不希望結婚成家,被男人拖累。
很多女老師因為沒有結婚,沒有孩子,養老很成問題。有的是靠家人、親戚養老,有的老師和學生關系好,就是學生給老師養老,這種現象在別國較為罕見,但在緬甸卻比較普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敬“天地君親師”,緬甸文化中禮敬“佛法僧親師”。▲
環球時報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