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5)
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NACKS)。自2005年起就開始探索、籌劃職業技能考核,到2011年已經連續開展了4屆。共培育了高級技師2人,技師80多人,高級工500多人,中級工300多人。2009年,公司六大工種開始融入中遠集團技能考核,建立了陸上產業修造船六大工種的技能考核標準,2010年公司還參加了集團六大工種的技師鑒定,共計有80多人參加鑒定。目前,高級工以上人數已占到了公司總人數的20%。
在中遠集團人力資源部專家的指導下,公司確定了“以提升技能鑒定質量為核心,以提高培訓效能為導向,以發展為目標”的工作理念,在技能鑒定工作中,在公平、公正的理念下,著力加強流程化和基礎建設,力求使公司技能鑒定工作步入健康、協調發展的軌道,并通過技能鑒定進一步增強了技術工人努力鉆研技能的意識,在員工中形成了良好的鉆研技能的氛圍。
造船生產不同于一般制造業,它不是在流水線上成批自動制造,而是需要生產者在各自不同崗位上作業,這對現場作業人員的技能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尤其2008年5月公司二期工程投產以后,大力培養一支高水準的掌握現代技術與知識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大量新員工的進入,在技能水平方面與公司“兩塢建造新體制”下高效率的生產進度還很不適應。
為達成上述目標,公司采取多種舉措,科學制定并實施相關制度,從培訓流程再造、改進技能傳授方式、組織崗位練兵,到推行技能考核等方面全力推進培訓教育。其中將技能考核作為檢驗全面培訓成果的重要方式。通過持續強化,崗位練兵,廣泛開展一人多工種、多技能的在崗技能訓練,按公司制定的技能等級標準,經常組織技能考核和技術比武,并以將結果與個人工資待遇掛鉤等方式,全面推進技能培訓工作。
2.1.1 制定職業技能考核規定并嚴格遵守
在中遠集團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為規范公司的職業技能鑒定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南通中遠川崎制定了“技術工人技能考核規定”,對職業技能鑒定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規定。制定了“工人崗位技能等級考核晉級規定”,對工人的崗位技能進行分類,明確崗位技能晉級的條件;制定了“工人崗位技能工資”制度。
對技能考核工作進行細化,共分出20個步驟,每個步驟都附有簡略說明(涵蓋該流程所需注意的事項),使得技考步驟一目了然,受控程度提高。
2.1.2 技考分數線的控制
南通中遠川崎技能考核的合格分數線一般為70~85分。合格分數線高,要求員工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理論知識。
2.1.3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鑒定能力
可見,在涉外家事訴訟中,歐盟不方便法院原則對遷徙自由權的考量對象存在嚴格限制,目前僅限于對兒童遷徙自由權的考慮。此種做法的積極意義在于,體現了《布魯塞爾條例Ⅱa》第15條將兒童權益保護置于優先的、最主要的地位。其不足之處在于,并未充分體現促進人的自由流動的目標。
南通中遠川崎共派出3批10人次參加中遠集團舉辦的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和高級考評員培訓班,目前共有高級考評員8人,中級考評員2人。與此同時,南通中遠川崎還加大了內部考評隊伍的交流學習,基本實現了考評員交叉考評、鑒定試卷交叉評閱等。
公司技能鑒定工作涉及員工切身利益,影響面大,如不進行統一謀劃、統一部署,難以有成效。公司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進行統籌安排。
1)每次開展技能鑒定前期,公司工人技術技能考核委員會提前規劃,結合當年生產工作實際,共同審議當年的技考政策,出臺技考報名條件。
2)按照技能鑒定科目、具體工作安排、時間對應、人員對應等制定技考工作線表,依循時間節點穩步推進。
3)南通中遠川崎按照技考工作線表在預定時間節點一一檢查督促,完成的工作,進入下一環節;未完成的,共同分析原因,提供幫助,微調線表,保證后續工作正常開展。
4)統一布置,確保技能考核工作萬無一失。
每次開展職業技能考核前,南通中遠川崎人事部門都會與制造一線部門領導討論審核技能考核政策,從公平的角度出發,在保持政策延續性的前提下,對考核政策逐一審核修改。政策制定完成后,報集團和工業公司審核,局部微調后,在全公司內公示。
人事部門根據每年的技考政策,細化出報名條件,并將符合考試要求的人員初次審核后,勾畫出來,發于造船一線各部門,各部門進行第二次審核并組織報名,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人員信息報至人事部門,人事部門再進行第三次核查。名單最終確定后,在全公司內公示兩周,如對參考人員條件有異議的則可直接向人事部門反映,人事部門據實修改后,再次公示。
目前公司有員工3 400多人,其中本工技術工人1 800多人,勞務工300多人,外包工1 300人。人事部門參與考核的對象不僅僅局限于本工,現已將范圍擴大至優秀的勞務工和外包工。公司考核還將逐步包括全體外包員工和勞務工,做到全覆蓋,全員參與。將這些員工并入到職業技能鑒定范圍中來,不僅提高了外包工、勞務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更增強了他們的工作熱情與勞動態度。
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是公司技術工人培訓架構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南通中遠川崎對技術工人的培訓分為4個環節,分別是基礎技能訓練、生產實習訓練、技能提升訓練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在一般情況下,員工在完成前3個階段的培訓后也就是第4年,進入職業技能鑒定培訓階段,參加職業技能鑒定,檢驗評估前3個環節的培訓效果。
所以在這個培訓階段,南通中遠川崎的培訓主要圍繞對造船知識的鞏固、總結和提升來開展,是考前的一種持續化培訓。主要從下3個項目開展。
1)規定的培訓時間。
公司要求考前輔導培訓時間周期至少要滿1個月,每周不得少于2次培訓,每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 h。每個工種培訓時間20 h以上,加上各工種的自學時間,約50 h左右。
2)培訓方法。
理論知識全部采用課堂教學方法,由工種老師按照培訓綱要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對重點難點進行一一講解。
實踐培訓方法則采用OJT的實訓指導方法,按照5W1H(who、when、where、which、what、how)的方式進行細化,對培訓的內容、類型、以及每一項訓練所耗費的時間、每一項訓練內容的考核跟蹤等進行了明確的量化規定,分階段、循序漸進的開展培訓[2]。
3)培訓簽到制度。
建立培訓簽到制度,每位參加技能鑒定的員工參加培訓時,都需在南通中遠川崎統一制作的簽到表上簽名,以示自己參加了培訓。最后南通中遠川崎統一回收各工作培訓簽到表,統計每人出勤情況,加權平均后計入個人成績。
參加技能鑒定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職工技能水平的手段。技能鑒定成績是職工技能水平最真實展示,每次技能鑒定后我們都會做好相應的統計和分析工作,查找員工技能上的薄弱環節,總結日常培訓工作上的疏漏和不足。這為后續日常技能培訓工作明確了方向,為針對性開展日常技能培訓,改善職工技能狀況提供了一手依據。同時,技能鑒定的考題設計都是根據實際工作中的不足進行規劃的,通過技能鑒定以及前期的理論實習和實際操作強化訓練,使員工的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反映到產品上就是作業質量的提高、材料消耗的減少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像南通中遠川崎,通過這些年的技能鑒定、日常培訓的積累,焊接拍片合格率從原來的90%~91%,提升到現在的95%~96%,有效提升了船舶產品的建造質量、生產效率以及客戶滿意度。有效實現了技能鑒定與日常培訓的對接和融合。
南通中遠川崎經過幾次考核,已經有了一定的試題量,題型已逐步標準化,但是離一個完整、標準的試題庫的要求尚有距離。
1)持續完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制度。在職業技能工作中,發現相關的制度還不太完備,缺少各部門的職責劃分、技考工作各個環節工作內容的規定等制度,將持續完善。
2)建立試題庫。職業技能鑒定試題庫建設可保證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規范、快捷、公平、公正的前提。
[1] 姚建新.構筑人才高地,引領企業發展[J].船海工程,2011,40(4):117-119.
[2] 李玉芳,都秋玲.OJT:為“師徒制”插上知識的翅膀[J].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2008(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