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 226005)
根據全球分析網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船舶制造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近年來我國船舶工業國際市場份額迅速上升,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國的國際造船市場份額不降反增。2010年我國造船完工6 560 萬dwt,新接訂單7 523萬dwt,手持訂單19 590 萬dwt,分別占世界市場的43%、54%、41%,均位居世界第一。飛速發展的船舶修造業, 對我國經濟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和貢獻, 但與此同時,由于造船行業的各種作業中存在多種危害因素,從業人員中外來務工人員較多,且人員流動性較大,職業病危害問題日益嚴重,如何加強造船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保障造船行業勞動者生命安全健康,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造船行業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煙塵、噪聲、弧光、輻射、毒物、高溫等,其在造船各工種及工藝中的分布見表1和圖1。
2.1.1 主要危害
電焊作業產生的有害物主要為焊接煙塵、錳及其無機化合物、其它金屬氧化物。

表1 造船行業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

注:①-煙塵;②-毒物;③-電焊弧光;④-輻射;⑤-噪聲;⑥-高溫
圖1造船行業生產工藝流程職業中的危害因素
1)焊接煙塵進入人體肺部并沉積可引起焊工塵肺。早期癥狀為咳嗽、咯痰、胸痛、胸悶及氣短等,隨病程進展可出現肺通氣和換氣功能損害,表現為肺活量減低,肺殘氣量增加。常見并發癥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焊工塵肺的發病工齡一般為10~20年,在高濃度煙塵環境中,3~5年即可發病。
2)錳中毒可引發人體神經行為功能改變。
3)金屬氧化物會引發電焊煙熱,人體在接觸金屬氧化物煙后6—12 h發病,有頭暈、乏力、胸悶、氣急、肌肉關節酸痛,以后發熱,白細胞增多,重者畏寒、寒顫。
根據南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06~2011年針對本市某大型造船企業出具的作業環境檢測結果報告,在無機械裝置輔助通風工況下,造船企業現場的煙塵濃度普遍超標;而在設置了機械裝置輔助通風工況下,煙塵濃度明顯降低,普遍達標,詳見表2。

表2 某大型造船企業現場煙塵濃度統計
2.1.2 控制與防護措施
1)在安排作業階段,盡可能減小車間的電焊、打磨作業點作業密度,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避免各作業點同時作業,從源頭上控制車間內職業危害因素的產生量。
2)在車間設計階段,通過在車間頂部開設氣樓或者安裝屋面薄型通風器,在車間側墻安裝通風窗等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減少車間內煙塵積聚,從而減少車間內煙塵濃度。
3)在車間生產階段,通過在集中、固定焊接場所,設置煙塵凈化除塵器,如切割機除塵裝置、單元式除塵裝置(詳見圖2),將吸塵罩設置在煙塵產生處或者作業點上方,及時吸走作業中產生的有毒有害因素;在其他產生煙塵較多的作業場所設置數量充足的風機,如離心式通風機、軸流式通風機(詳見圖3),將風機設置要求以及方法制度化,教育作業者切實按照要求設置風機,對風機實施定期點檢及使用前點檢,確保其正常運行;現場焊接作業范圍狹小、流動頻繁、每次作業時間短,難以設置風機時,教育作業者選擇上風向進行作業,以減少煙塵危害。

圖2 切割除塵裝置示意

圖3 風機設置示意
2.2.1 主要危害
人聽力的好壞取決于人體耳蝸內的毛細胞。耳蝸內的毛細胞是聽覺感覺細胞,人在出生時大概有4萬個毛細胞,隨著人一生的成長和逐步衰老,毛細胞逐漸死亡。
噪聲也可以使毛細胞死亡,毛細胞一旦死亡,不會再生。高強度噪聲會嚴重破壞毛細胞,從而損害人的聽覺,如果人長期在95 dB的噪聲環境里工作和生活,大約有29%的會喪失聽力;即使噪聲只85 dB人,也有10%的人會發生耳聾; 120~130 dB的噪聲,能使人感到耳內疼痛;更強的噪音會使聽覺器官受到損害。
另外高強度噪聲還會導致神經系統等方面一系列的生理、病理變化。不同聲級的聲音對耳蝸毛細胞的影響見圖4。

圖4 不同聲級的聲音對耳蝸毛細胞的影響
2.2.2 船舶行業噪聲主要來源及其接觸限值
船舶行業噪聲主要來源見表3。

表3 船舶行業噪聲源強度
噪聲相關國家標準見表4。

表4 相關的噪聲國家標準
2.2.3 噪聲防控措施
1)選用低噪聲的生產設備,改善工藝流程,提高加工精密度和準確度,減少裝配誤差,避免撞擊和減少摩擦,從源頭上消除、減少生產性噪聲。
2)對主要噪聲源進行重點管理,如控制磁力吊輕彈掉落聲,要求控制輕彈的高度在20 cm以內,并且要在鋼板堆上輕彈,不允許在軌道上輕彈;控制榔頭敲擊聲,拼板作業時,采用小磁鐵配合小型千斤頂作業,進行調整,錯位量較大的,采用馬和鐵針配合作業,避免敲擊主板;龍筋裝配時,采用套筒治具配合千斤頂作業,不允許敲擊直接龍筋面板;分段裝配時,使用拉桿葫蘆,千斤頂,夾鉗,套筒配合作業,切實減少不必要的錘擊。
3)為作業者提供多樣的、佩帶舒適的聽力保護裝置,如耳塞 、耳罩或頭盔等。
2.3.1 主要危害
電焊弧光主要包括紅外線、可見光線和紫外線,人體受輻射后機體內組織會因熱作用、光化學作用或電離作用,發生急性或慢性的損傷。
1)紅外線主要通過熱作用對人體產生危害。眼部受到強烈的紅外線輻射,會立即感到強烈的灼傷和灼痛,發生閃光幻覺。長期接觸可能造成紅外線白內障、視力減退,嚴重可致失明。
2)可見光線的強度約為肉眼正常承受能力的一萬倍左右,當可見光線輻射人的眼睛時,會產生疼痛感,看不清東西,通常叫“晃眼”,在短時間內失去勞動能力。
3)紫外線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光化學作用,對人體皮膚和眼睛造成損害。皮膚受到強烈的紫外線輻射后,可引起皮炎,彌漫性紅斑,有時出現小水泡、滲出液,有燒灼感,發癢;作用強烈時伴有全身癥狀:頭痛、頭暈、易疲勞、神經興奮、發燒、失眠等。紫外線過度照射人的眼睛,可引起眼睛急性角膜和結膜炎,即電光眼炎。多數被照射后4~12天發病,其癥狀是出現兩眼高度羞明、流淚、異物感、刺痛、眼瞼紅腫、痙攣、并伴有頭痛和視物模糊。
2.3.2 電焊弧光的防護
1)正確穿戴使用勞護用品。穿著使用焊工專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手套、防護眼鏡、面罩、風帽等,不要挽袖、敞領,工作服應為白色;操作工、輔助工均應配戴專用濾色玻璃的面罩或眼鏡。濾色黑玻璃按表5中的參考編號選用;引弧前必須戴好面罩,焊鉗離開焊件滅弧后才可移開面罩,引弧和焊接時嚴禁眼睛直視電焊弧光。

表5 濾色黑玻璃選用標準
2)設置防護屏。防護屏用玻璃纖維布或薄鐵板等制作,其表面涂刷灰色或黃色等無光漆,詳見圖5。

圖5 防護屏
3)工藝措施。如針對弧光強烈的等離子弧焊接及等離子噴焊,可采用密閉罩,這種密閉罩不但防護了強烈的弧光輻射,而且排除了煙塵和有害氣體。
4)注意眼睛的適當休息。當長時間從事弧焊作業時,要間斷地休息,讓眼睛得到放松。
2.4.1 主要危害
造船行業的毒物危害主要是苯及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涂裝作業使用的油漆中。油漆中的苯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等進入人體,侵害人體的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和肝臟器官,引起機體不同組織和器官的損害。常見病癥以神經衰弱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為主,如流淚、咳嗽、頭暈、惡心、易疲勞、四肢無力等。長期反復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可引起慢性中毒,其主要損害神經系統、造血系統。臨床表現為頭痛、失眠,白血球持續減少、血小板減少,最終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2.4.2 防護措施
1)在涂裝車間內設置有機溶劑回收處理系統,降低噴涂作業時產生有機溶劑濃度。
2)在建造船、舾裝船上的有限空間作業時,采取充分、良好的通風換氣措施。
3)為涂裝作業者配備優質的防護裝置,
2.5.1 主要危害
人體是靠大腦中體溫調節中樞神經,通過產熱與散熱的平衡維持體溫恒定(36.5~37 ℃),如果環境溫度超過35 ℃,一旦體溫調節中樞失靈,汗腺功能衰竭,人體水和鹽過多丟失,會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甚至出現中暑癥狀。造船行業部分場所作業環境在夏季溫度較高。經檢測,在大氣最高溫度36 ℃情況下,外場鋼板上表面最高溫度可到到60 ℃以上,在這樣的環境中作業,作業者容易出現中暑情況。
2.5.2 高溫季節中暑防控措施。
1)管理者應科學安排作業計劃,盡量避免和減少在高溫環境下的作業;
2)管理者應充分采取防暑降溫措施,合理使用防暑設備(風機、大空調、個人冷卻器、遮陽網等);
3)管理者應根據實際天氣情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作業;
4)管理者應特別關注一人作業的狀態,加強巡查,中午休息和下班時清點人員。
5)作業者應每天做好自我健康診斷,確保健康狀況良好后再開始作業;
6)作業者應注意飲食和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7)作業者應保證飲水,適當補充鹽分,把握調整好自身狀態;
8)作業者應常備防暑藥物如人丹、霍香正氣水、十滴水、風油精、清涼油等。
2.6.1 主要危害
造船行業的輻射危害主要源自探傷作業中產生的X射線。接觸過量的X射線會可能引起血液指標異常,嚴重者可能導致造血功能障礙或者遺傳性疾病。
2.6.2 探傷防護措施
1)探傷人員應嚴格遵守探傷的作業要求,探傷時必須佩帶個人劑量儀和劑量報警儀。
2)作業時,應確定探傷作業的控制區域,在控制區周圍拉設警戒繩,設置醒目的警戒標志,可以通過聲光報警的方式對周邊人員進行警戒,如錄音喇叭播放警示語,夜間設置警示燈等;
3)對公司員工進行輻射防護安全教育,讓員工了解X射線的危害和公司的管理方法。

表6 中暑處理方法及對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