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走進日本的書店,擺在最顯眼位置的書多為人生指南的書。特別是災難發生之年,人們更是希望通過人生指南找到精神安慰,提高低落的情緒。
在日本文教堂1月2日到1月8日的周間銷售排行榜中,前十名中有三本書和人生指南有關。其中一本名為《人生感到喜悅的清理魔法》高居銷售亞軍。作者近藤麻理惠是一名清掃整理家務的“達人”。她5歲愛上讀主婦雜志,中學三年級時受一本叫《扔掉》的書啟發,開始研究收拾房屋,清掃等技術。她在大學二年級時開設了自己的咨詢公司,專門提供整理衣物、清理房間等服務,并自創一套人生“清理”哲學,一舉成名。在書中,她教人通過整理房屋養成并保持良好習慣,一生因此受益。不少讀者發出感想,有人說整理房間后,性格變得溫和了,也有人說能很干脆地拒絕自己不想去的邀請了。還有人說發現了自己的潛在能力。除此之外,排名第七的《明快生活的家計簿》,以及排名第十的《傳達能力第二集:更加有用的說話,聽話,書寫的技術》都屬于此類“指南”。
近藤麻理惠并不是第一個“整理人生”的人。在日本去年的年度銷售榜上,一本名為《整理心情,指引你走向勝利的56個習慣》以過百萬的銷量名列第七。該書作者長谷部誠在書中寫到,心靈不是錘煉出來的,而是整理出來的。他表示,任何時候都能安定心靈是激發力量和達到成果的秘訣,不能戰勝自身的人,即便在球場也不可能取勝。一名讀者寫讀后感稱,書中的主張能夠實現的也許不多,但卻贊同他的觀點,即心靈是整理出來,而不是鍛煉出來的,如何能夠在每日的行動、健康管理、保持身邊環境的衛生、睡眠中,整理自己的心靈,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就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這名讀者還說,在閱讀中感到,人性所具有的謙虛、誠實的品德直接與對他人的敬意以及公德心相連。
去年,日本地震和海嘯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讓大多數日本人的情緒陷入失落和迷茫中,同時也讓日本人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于是如何生活得更好,怎樣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之類的人生指南書就更加受歡迎。在亞馬遜日本售書網上,名列最受關注的書排行第一的也是這類書,叫做《一定要實現自我的理想筆記》。此外,例如《超過50歲卻像30歲的生活方式》,《人生用減法計算便可順利》之類的書更是常年銷售不衰。還有一本書很具有代表性,即《心理學教你選擇人生》,該書涵蓋工作、戀愛、購物、人際關系等,并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你通過答卷的方式,看你是否能通過選擇,得到最理想的結果,找到走向成功的方程式。
日本人性格內向,人際關系比較淡薄,遇到很多人生難題卻不知道找誰傾訴,到哪里去咨詢。而且生來不愿意給人添麻煩的社會風氣也讓他們有事盡量不求人,因此只好求助于書籍。這也是日本人生指南書熱銷的原因之一。而凡事不愿意出頭,不能輕易表達自己意見的風俗,又讓他們的表達能力不夠發達。因此,關于如何表達,如何說話更加得體的書也十分暢銷。▲
環球時報201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