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中英
《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出臺,為浙江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與以往的戶籍制度改革、各地區戶籍管理改革探索相比,此次《通知》明確了國家關于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和政策要求,從戰略上、步驟上提出解決方案,為我國戶籍管理改革提供了頂層制度設計,展現了中央推進改革戶籍制度的決心與方向,存在四大制度設計亮點。
——梯度開放戶籍改革。綜合考慮各地區城市化進程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通知》為未來的戶籍制度改革設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由簡入難的路線圖,為戶籍遷移制定分類政策,按縣級市、設區的市、直轄市三個級別作出了分類規定,級別越高,戶口遷移的門檻越高,限制越嚴格。
——首次放開地級市戶籍。《通知》明確,在地級市符合工作三年、有合法穩定住所、參加社會保險達一定年限等條件的外來人員可申請落戶,可謂破冰之舉。有專家表示,就目前通知出現的政策規劃來講,戶籍管理第一次達到了如此開放的程度。
——著力淡化戶籍“特權”。《通知》明確提出:今后出臺有關就業、義務教育、技能培訓等政策措施不與戶口性質掛鉤;修改或廢止對造成暫住人口學習、工作、生活不便的有關政策措施;下大力氣解決進城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上學、技能培訓等方面的突出問題。通過加快將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逐步淡化城市戶口上附加的社會“特權”。

——強調保障農民土地權益。針對地方在推進城鎮化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擅自突破國家政策、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做法,《通知》重申確保農民土地權益的要求,強調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嚴禁借戶籍改革變相占用農民土地、損害農民權益。
《通知》的出臺進一步加大了中小城市戶口的開放程度,為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促進社會公平和諧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浙江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
第一,積極穩妥地推進戶籍改革有利于進一步消除農民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礙。據統計,浙江已有3/4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且大多數已在中心城市、縣城、中心鎮穩定居住,但其在勞動報酬、社會保障待遇等多方面都尚未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尚未真正轉化為市民。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打破現存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構建既促進農民落戶城市、轉換身份,又確保農民在農村土地權益不受侵犯的農民市民化體制。
第二,積極穩妥地推進戶籍改革有利于進一步加快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進程。目前,浙江社會事業、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公共服務在制度層面上向農村延伸和覆蓋的任務已基本實現,但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制度不接軌問題依然存在,農村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供求矛盾較為突出。戶籍制度改革為加快完善公共財政、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配置機制提供了有利時機。
第三,積極穩妥地推進戶籍改革有利于優化人口布局。浙江屬于人口流入大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外省流入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總數的21.72%,如何科學編制和實施人口分布規劃、引導人口合理布局至關重要。《通知》分類明確戶口遷移政策,有條件地開放縣級市和地級市的人口落戶政策,繼續合理控制大城市人口規模,在促進人口城市化的同時,又防止過度城市化。加快開放中小城市戶籍,將加速人口流動能帶來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文化流的傳遞,有利于使之成為人口和產業集聚的新平臺,更加充分地發揮城市發展帶動農村的作用,使城鄉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系更加緊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深化土地、戶籍、公共服務改革,理順城市與農村的關系,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中央政府對戶籍改革呼聲積極回應,同時也對各地區做好有關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各項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的落實提出了要求。對于正處于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階段的浙江來說,應當按照《通知》要求,統籌規劃、加快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原則和政策范圍內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探索、制定具體措施,加快形成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為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新格局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