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詹姆遜的認知圖繪理論
——兼論詹姆遜的社會主義政治觀

2012-01-21 22:57:02
終身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關鍵詞:主體

梁 苗

一、認知圖繪與空間的總體性再現

詹姆遜自己曾承認,他的認知圖繪理論有兩個主要來源:一個是凱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另一個是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1]在《認知圖繪》(Cognitive Mapping)一文中,詹姆遜甚至把認知圖繪這一概念直接說成是阿爾都塞和林奇的綜合。[2]301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詹姆遜的認知圖繪理論中,西方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盧卡奇的總體性概念構成其內在前提。

在《城市的意象》中,林奇指出,在非異化的傳統城市中,人們能夠在頭腦中現實地獲得一種地域感并建構一個完整的集合,這個集合會留在記憶中,并可由個人沿著可選擇的某一軌跡將其重新繪出。但異化了的城市卻是這樣一種空間:人們在其中既不能夠在他們的頭腦中繪出自己的位置,也不能繪出他們所處城市的整體。換言之,人們在這樣的城市中處于迷向的狀態。雖然林奇是一位城市規劃學家,他是基于城市的形態對人格的完整發展具有重大影響這一認識而從城市設計學的角度來談城市以及城市中人的生存體驗的,但他關于城市空間的描述對詹姆遜的認知圖繪理論具有特別的參考意義。作為現代人最重要的一個生存空間,城市的空間特性必然會對生活于其中的主體產生多方面的深刻影響。詹姆遜認為,林奇的城市研究對我們的啟示是促使我們在更高的、更復雜的層次上對再現問題進行重新分析。“我對該書(指林奇的《城市的意象》——引者注)的利用是象征性的,因為林奇探討的城市空間的精神地圖可以外推到以各種篡改了的形式存留在我們大家頭腦里的關于社會和全球總體性的精神地圖。”[2]302詹姆遜將林奇的研究擴展到更廣泛的國家和全球空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無法辨識的龐大的全球空間和跨國網絡里,我們更是逐漸失去了給自己定位和認識世界的能力,我們需要發展出新的再現能力,否則就會迷失在后現代的超空間里,而無法改善我們的處境。

林奇的研究表明,從空間的向度來思考和改善主體的人格發展與身份認同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身處當代的繁華世界中,我們必須有認知這個世界全貌與結構以及自己在此結構中的位置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辨識自己的身份與位置,并進而使社會向更合理的方向發展。空間的再現既為主體的認同奠定基礎,同時也描畫著改變世界的藍圖。因此,在激進的改變社會的政治行動中,社會—空間之再現就成為核心的議題。對于這種空間的再現與烏托邦之投射的必要性,詹姆遜明確表示,晚期資本主義時代“已得到發展的空間概念表明:一個適合于我們自己情形的政治文化模式必定要提出空間問題,作為自己基本的組織考慮。因此,我將暫時把這種新的(而且是假定的)文化形式的美學,定義為一種認知圖繪的美學”[3]208——“一種把空間問題作為核心問題的政治美學,一種能夠溝通抽象認識與具體再現的認知美學,一個既適于后現代的真實狀況、又能達到某種突破、從而再現目前仍然不可思議的新的世界空間的新模式。”[4]112

認知圖繪的美學“主要關注點在于從整體上系統地把握資本主義社會。這一目標乃是詹姆遜早期的盧卡奇式的敘事理論的進一步延伸,我們也可以從這里看到貫穿于他的早期和后期著作中的一條線索”,那就是“對總體性之渴望”[5]247。作為一種文化策略,認知圖繪的美學具有認知和教育的功能,它試圖賦予主體把握當前全球體系及其在全球體系中之位置的能力,因此,它必然要重視全球化這個異常龐雜的歷史背景,并且創造全新的形式,以便充分地發揮其認知和圖繪的功能;它不能回歸某種老式的地理學意義上的再現,它必須能夠抓住后現代空間,也就是當前全球空間的真實之處。認知圖繪的美學若要有所突破,重獲一種行動與戰斗的能力,就應該首先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認知圖繪,亦即一種總體性的認知圖繪。所以,關于認知圖繪或再現,至少有兩個問題必須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或者說前提,一個是全球化,一個是與全球化緊密相關的總體性。

關于全球化,在詹姆遜那里,它是資本主義的第三階段;從技術上說,它是由控制論和電腦促成的一種非常不同于古典工業的生產,特征是普遍的商品化和勞動的跨國運動;其文化的上層建筑就是我們所說的后現代主義或后現代性。詹姆遜曾多次強調指出,全球化是資本主義主導的,在許多方面實際上是大大強化了的資本主義形式。“后現代性和全球化并不標志著與資本主義的決裂,也不意味著烏托邦式地進入美妙的新的后工業和后意識形態的階段,而不過是資本主義的第三階段而已: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重構,如果愿意的話,也可以說是進入可與以前的歷史相比擬的一個新的發展循環,但卻處于不同的生產水平,位于從民族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時期極大地擴展開來的一個空間里,在這個空間里,馬克思預見的‘世界市場’似乎第一次顯示出它的可見形式”[1]。對于這種形式,雖說我們無時無刻不身處其中,但我們卻越來越難以想象它,難以在頭腦中或精神上構想它的模式、圖畫或機制。然而,不管是就后現代主義的淺薄特征而言,還是就其空間的迷向特征而言,如果我們把它們放在資本主義的整體歷史進程中加以考察,并且用一個比較世俗的術語來加以表述的話,它們一點都不神秘,這個術語就是資本。詹姆遜說,雖然資本是我們看不到也摸不著的東西,但它卻是公認的總體化力量,它巨大地影響著人類歷史和文明的進程。對于后現代及其將人引向迷失的“超真實”和“超空間”特性,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上改進我們的認識:一是再現的不可能性,也就是說,完整準確地再現外部的現實世界是必然失敗的;二是再現的功能性,“認知這個詞的意思與其說指從美學到認識論的發展過程,毋寧說是強調這種再現觀念的功能:它在這個世界之內重新給我們定向,成為我們行動的必要框架和指南。”[1]由此,詹姆遜指出,在由資本的總體化邏輯所主導的全球化背景下,一種新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政治學必然離不開總體性概念,“沒有社會總體性這個概念(以及改造整個社會制度的可能性),就不可能有正當的社會主義政治。”[2]304

二、意識形態:空間總體性再現的機制

那么,從總體上把握全球空間的機制是什么呢?或者說,如何實現空間的總體性功能再現呢?在這個問題上,詹姆遜借鑒了阿爾都塞關于意識形態的理論。他認為,林奇從城市空間的角度研究的經驗問題與阿爾都塞(及拉康)對意識形態的新定義之間,存在著極其有意思的相似性:“林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構想城市經驗的方式——此時此地的直接感知與把城市作為一個缺場的總體性的想像感知的辯證法——提出了與阿爾都塞關于意識形態的著名表述相似的一種空間類比。”[2]304

阿爾都塞關于意識形態的著名表述,就是將意識形態重新定義為個體對自己與其真實存在境況的想象關系的再現。與阿爾都塞這個著名表述緊密相連的,還有其他幾個重要概念或命題,如無主體、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以及意識形態將個人詢喚為主體等。在阿爾都塞看來,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或者說作為國家機器的意識形態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會、文化等,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它不通過暴力而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發揮作用。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所發揮的作用就是服務于生產力的再生產和現存生產關系的再生產。“更科學的說法就是,勞動力的再生產不僅要求生產出勞動力的技能,同時還要求再生產出勞動力對現存秩序的各種規范的服從,即一方面為工人們再生產出對于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的服從,另一方面為從事剝削和鎮壓的當事人再生產出正確運用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的能力。”[6]325這樣,通過意識形態的宣傳、灌輸和教育,一個意識形態的世界就形成了,生產力和現存的生產關系在其中得到再生產,人們在這樣的世界中生活,并把這個世界當作真實的世界。“他們‘承認’現存事物,承認‘情況就是這樣,不能不是這樣’,承認他們必須服從上帝,服從良知,服從僧侶,服從戴高樂,服從老板,服從工程師……”[6]371由此,意識形態成為社會生活的一種基本結構,人甚至還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受到這種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影響,毋寧說出生之后了。阿爾都塞還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主體”不過是意識形態詢喚的結果,人生來是意識形態的動物;不管人們承認與否,他們實際上都生活在意識形態之中。所以,意識形態也是人類體驗自身與其實際生存狀況的關系的方式。

如果考慮到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對阿爾都塞整體思想具有深刻影響這一理論背景,我們就不難理解阿爾都塞對意識形態和主體問題的看法。拉康認為,所謂的主體不過是被建構出來的東西:從嬰兒在鏡像中的異化認同開始,個人就不斷地在被命名和社會化的過程中被構成為主體,并越來越遠離真實的自我。因此,在拉康那里,主體從來就是一種自欺。這與阿爾都塞關于主體不過是被意識形態詢喚出來的觀點可謂如出一轍。對拉康與阿爾都塞之間的理論繼承關系,詹姆遜在其1977年發表的《拉康的想象界與符號界》(Imaginary and Symbolic in Lacan)中曾作過精彩分析。他肯定了拉康和阿爾都塞在主體和意識形態問題上的某些創造性觀點,如阿爾都塞對意識形態的重新定義,但并不同意他們對主體的取消,并捎帶表達了自己對法蘭克福學派有關晚期資本主義條件下主體異化的觀點的不滿。在詹姆遜看來,他們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晚期資本主義條件下主體異化的問題,也沒有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找到一條出路。他認為,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看問題,那么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就能為我們解決主體問題提供靈感,這個不同的視角就是烏托邦。“在我看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只能在于恢復和更新烏托邦思想,它能夠在歷史時間的其他時刻和一種不同的社會秩序中對主體的地位進行新的創造性的審視,這個社會已經超越了階級組織、商品生產和市場、異化勞動以及那種人類無法控制的來自歷史邏輯的決定論。”[7]393只有在資本主義全盛時期所產生的“自主的個人主義”和晚期資本主義時代所產生的消解主體的做法之外想象一個第三者,這兩種主體的形式才能在它們自身的歷史性關系中找到它們的位置,這個第三者代表著一個新的國度,是我們可以重新植入主體的地方。

“如果我們這樣理解意識形態的話,那么顯然,它在任何可以設想的社會秩序中都發揮著作用,而不僅僅在馬克思所說的‘前歷史’或階級社會中起作用: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再現(the ideological representation)理解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想象和敘事的地圖,個人主體用它創造出同集體系統之間的‘被經驗過的’關系,否則他或她便會被種種界限排斥在外,因為他或她自出生就進入了一種預先存在的社會形式及其預先存在的語言中。”[7]394宏觀的世界及其整體性面貌的確是無法再現的,不僅在經驗上如此,在知識上也是如此。但詹姆遜強調,無法再現與不可知論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無法再現世界及其整體性面貌并不意味著說世界及其整體性面貌是不可知的。在這里,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概念發揮了特別的功能,它利用全新的方法把經驗和知識這兩個范疇連結在一起。同時我們也看到詹姆遜的另一個一貫的觀點,即認為意識形態與烏托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它既讓我們以否定的態度面對現實,同時也肯定不完美的現實中孕育著未來的種子。因此,詹姆遜認為,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不管有什么缺陷和問題,把意識形態作為任何社會生活形式之必要功能的肯定觀念都具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即強調個別主體的局部位置與他或她所處的總體階級結構之間的距離,現象學感知與超越所有個體思維和經歷的一個現實之間的距離。”[2]302

三、認知圖繪與社會主義政治

詹姆遜認為,通過對主體與其真實生存關系的想象再現,亦即通過意識形態的積極作用的發揮,我們能夠對當前晚期資本主義的超空間獲得一種總體性的把握,從而使認知圖繪成為社會主義政治的必要組成部分。晚期資本主義空間的同質化與碎片化源于資本的總體化邏輯,這是一個事實,也是社會主義政治的基礎。只有從整體上否定總體化的資本并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政治才有可能,否則它只會淪為后馬克思主義的微觀政治。因此,詹姆遜說,如同林奇所認為的不進行空間圖繪會有害于城市經驗一樣,不進行社會圖繪將有害于政治經驗,認知圖繪對社會主義政治是必要的。詹姆遜以《底特律:我的確怕死》這部書來說明認知圖繪對社會主義政治的重要性。《底特律:我的確怕死》講的是底特律城“黑人革命工人協會”的局部社會主義政治運動在后現代空間中失敗的政治經歷。[8]該協會在底特律城組織的社會主義公社斗爭是勝利了,但美國的空間斷裂特征使底特律的勝利僅是底特律的勝利,因為城市與國家之間的空間斷裂使它喪失了整體性意義,而只能局限于某個城市中的微觀層面。這種空間上的斷裂使后現代全球空間的整個結構像幽靈一樣,成為看不見的限制或某一終極的障礙。

在對認知圖繪和社會主義政治的研究中,詹姆遜認為“結構主義或阿爾都塞式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為后馬克思主義的微觀政治打開了方便之門。在《政治無意識》中,詹姆遜開篇便引述阿爾都塞《讀〈資本論〉》里有關因果觀的那一大段文獻。在這段話里,阿爾都塞提出了因果觀的三種歷史形式,即機械因果觀、表現因果觀和阿爾都塞自己的結構因果觀。雖然詹姆遜認為阿爾都塞對意識形態的重新定義頗有創新性,但他似乎并不認同阿爾都塞的結構因果觀。阿爾都塞認為,歷史是由不同質的環節構成的,這些環節構成了歷史的相對獨立的層次,各個相對獨立的層次在歷史的整體中相互依存,它們在整體中的地位決定著它們的作用,歷史的發展只有在它們的相互依存和作用中才能得到實現。所以,歷史的統一性并不是由單一層次所決定的,而是由這些相對獨立的層次之間的復雜性結構所構成的,這些層次按照各種特殊的、最終由經濟層次決定的次序,相互聯系,共同存在于這種復雜的統一性中。由此,阿爾都塞反對那種認為有決定歷史發展的一元本質的觀點,并提出了他的結構因果觀和多元決定論。按照這種結構因果觀,一切矛盾在歷史實踐中都以多元決定的矛盾而出現,經濟因素雖然在歷史發展中處于決定地位,但它從來都不是單獨地和以純粹狀態起作用的,它的歸根到底的決定作用在現實的歷史中是通過經濟、政治、理論等實現的。他說:“經濟的辯證法從不以純粹的狀態起作用;在歷史上,上層建筑等領域在起了自己的作用以后從不恭恭敬敬地自己引退,也從不作為單純的歷史現象自動消失,以便讓主宰一切的經濟沿著辯證法的康莊大道前進。無論在開始或結尾,歸根到底起決定作用的經濟因素從來都不是單獨起作用的。”[9]91也就是說,經濟因素歸根結底的決定作用表現在它決定著社會結構中究竟哪一個具體因素在特定的歷史時刻起主要作用,而經濟因素作為“缺場的原因”是從來不親自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我們從來都不能夠直接地掌握它,換言之,結構自身就是它的作用的原因。

詹姆遜認為,阿爾都塞的結構因果觀及其多元決定論對反對庸俗的歷史決定論和糾正由盧卡奇所開創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哲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是阿爾都塞的歷史貢獻。但從根本上說,他的哲學思想具有非常大的缺陷。一方面,馬克思不是經濟決定論者,馬克思主義也不是經濟決定論。另一方面,阿爾都塞將歷史和經濟作為總體性的結構和缺場的原因的思想具有誤導性,因為它隨時都可以與當代形形色色的后結構主義和后馬克思主義的論戰主題相同化,對它們來說,歷史不過是許多文本中的另一個。在《認知圖繪》中,詹姆遜進一步指出阿爾都塞的結構因果觀與多元決定論之間的矛盾及其為后結構主義和后馬克思主義大開方便之門的特性:“阿爾都塞一方面努力保證社會生活不同層面的半自治性,另一方面又以他所說的‘結構總體性’的形式竭力保留‘終極決定因’的舊的正統觀念,辛戴斯(Barry Hindess)和赫斯特(Paul Hirst)看到了這兩種努力的不相容性。因此,作為其邏輯結果,辛戴斯和赫斯特只是簡單地搬除了那個冒犯機制,阿爾都塞的理論大廈因此而坍塌,變成了一堆自治的瓦礫,相互間沒有任何必然聯系”[2]303。

阿爾都塞把總體性的哲學概念與極權主義的政治實踐令人悲哀地等同起來,將總體性思想本身視為從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到斯大林的布拉格的一條直線。詹姆遜認為,阿爾都塞在總體性問題上的這一觀點既不能說明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也不能對我們所試圖提出的認知圖繪和社會主義政治提供積極有效的指導作用。如同烏托邦社會主義因其沒有找到實現其理想的正確手段而淪為改良主義一樣,如果拋棄總體性的概念,政治斗爭也將注定不是淪為改良主義就是再度生產出壓迫。這里,詹姆遜對認知圖繪和總體性的呼吁,毫無疑問是對后結構主義、后馬克思主義以及后現代主義拋棄總體性概念和再現概念的批判,也是對利奧塔的微觀政治理論以及鮑德里亞“玩弄文化碎片”的態度的批判。在詹姆遜看來,它們對晚期資本主義即后現代時期的烏托邦想象和積極的政治探索都會產生腐蝕作用。

有趣的是,雖然詹姆遜呼吁一種總體性的認知圖繪和社會主義政治,不認同后現代主義的微觀政治,但他對新社會運動的各種形式又給予肯定。在《一項“未竟的事業”——〈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文中,以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和總體性思想為理論基礎,詹姆遜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所有女性主義者、黑人、同性戀者以及其他被壓迫群體的經驗,都為建立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理論提供了重要的觀點或立場,因此,文化政治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詳細列出各種邊緣群體、被壓迫或受支配群體——所有所謂的新社會運動以及工人階級——所忍受的種種“限制”,同時承認每一種苦難形式都產生出它自己特殊的“認識方式”、它自己特殊的由下而上的視野以及它自己特殊的真理主張。[10]貝斯特和凱爾納曾指出,詹姆遜的這種觀點不應該被看成是自由主義或后結構主義所信奉的那種相對主義或多元主義觀點[5]249,因為后結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包括后馬克思主義在高歌贊揚新社會運動的時候,忽略了對隱含的共同壓迫和共同目標的認同。而詹姆遜似乎是要倡導一種新的立場,一方面強調每一個群體所遭受的控制與壓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強調他們在晚期資本主義所受壓迫的終極共通性,并由此暗示了一種聯盟政治以及對新社會運動的某種參與。

可以說,從對總體性概念以及總體性革命的堅持到對新社會運動的肯定,反映了詹姆遜對現實的某種無奈,也反映了詹姆遜整個理論的包容性。詹姆遜并不同意自由主義者和某些后現代主義者所宣稱的“階級消失”的觀點,認為認知圖繪的文化策略作為對主體與其自身實際生產狀況的想象再現能夠發揮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積極作用,我們可以借助它來獲得關于社會現實的有意義的知識。在他看來,一旦我們在美學上和理論上完成了對世界的圖繪,并開始理解新的文化領域和社會政治領域,我們就能夠發明出激進的社會主義的文化政治策略以及其他政治策略,達到整體性地改造現實社會的目標。

[1]詹姆遜.全球化與賽博朋克[EB/OL].[2012-02-20].http://www.culstudies.com/plus/view.php?aiol=3834.

[2]詹姆遜.詹姆遜文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詹姆遜.快感:文化與政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王逢振,謝少波.文化研究訪談錄[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5]貝斯特,凱爾納.后現代理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6]阿爾都塞.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7]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M].北京:三聯書店,1997.

[8]Dan Georgakis,Marvin Surkin.Detroit:I Do Mind Dying, A Study in Urban Revolution[M].NewYork: StMartin’s Press, 1975.

[9]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10]Fredric Jameson.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as an ‘ Unfinished Project’[J].Rethinking MARXISM, Vol, No.1,Spring 1988:62-71.

猜你喜歡
主體
一起多個違法主體和多種違法行為案件引發的思考
論碳審計主體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從“我”到“仲肯”——阿來小說中敘述主體的轉變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4
如何讓群眾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
今日農業(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6
何謂“主體間性”
領導文萃(2020年15期)2020-08-19 12:50:53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中國自行車(2018年9期)2018-10-13 06:17:10
中醫文獻是中醫寶庫的主體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婷婷六月综合|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免费a级片| 97视频免费看| 午夜影院a级片| 六月婷婷综合| 日韩欧美网址|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欧美第一页在线| 青青草综合网|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日本91视频|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69av免费视频| 91麻豆精品视频| 噜噜噜久久| 波多野结衣二区| 亚洲视频免|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粉嫩|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91视频99| 嫩草国产在线|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欧美a网站|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欧美a网站|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电影|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毛片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成人免费一级片| 欧美在线天堂|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在线观看无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