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鋒
(浙江紹興市越城區東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312069)
在基層醫院抗生素應用很廣泛,而頭孢呋辛作為第二代頭孢類一線抗生素,其抗菌譜廣、價格低廉、臨床療效好、副作用少,使用率很高。我中心急診內科在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收治27例飲酒前后靜脈使用頭孢呋辛針劑致出現雙硫醒樣反應患者,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7例中,男22例,女5例;年齡17~59歲,平均38歲。平素健康,無藥物及食物過敏史。原發病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例(44.4%),急性支氣管炎6例(22.2%),鼻竇炎4例(14.8%),急性膽囊炎2例(7.4%),尿路感染2例(7.4%),結膜炎1例(3.7%)。用藥劑量為成人常規劑量。應用頭孢呋辛前24小時內飲酒3例(11.1%),應用頭孢呋辛后72小時內飲酒24例(88.9%)。
1.2 臨床表現 27例中,有胸悶、心悸、氣促、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全身皮膚黏膜潮紅、球結膜充血、視物模糊、出汗12例(44.4%);心率加快(≥120次/min)伴惡心、嘔吐5例(18.5%);低血壓(<90/60mmHg)2例(7.4%);呼吸困難2例(7.4%);心前區不適伴放射左肩痛3例(11.1%)。1.3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B超(肝、膽、脾、胰、雙腎)除原發性膽囊炎2例(7.4%)外,其余均示未見明顯異常。X線胸片除原發病急性支氣管炎示兩肺紋理增粗外,其余均未見明顯異常。血液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5例(18.5%)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速,其中心前區不適伴放射左肩痛3例(11.1%),表現為心肌缺血,鈣蛋白陰性,心肌酶譜基本正常。
1.4 診斷依據 ①有明確的頭孢呋辛應用史及飲酒史。②自覺飲酒量遠小于平時醉酒量。③排除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及其他重要系統疾病。
1.5 結果 大多數患者經過一般對癥支持治療在10~30min內癥狀緩解至消失,各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肝腎功能指標及電解質均在正常范圍,再次心電圖檢查患者ST-T一過性異常恢復正常,所有患者均未發現明顯后遺癥。
2.1 發病機制 雙硫醒又稱戒酒硫,是一種戒酒藥物,服用該藥后即使飲用少量的酒,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而達到戒酒的目的。乙醇進入人體后,在肝臟被乙醇脫氫酶和過氧化氫酶氧化成乙醛,再由醛脫氫酶進一步氧化,最后通過三羧酸循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頭孢菌素類藥物中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團,與乙醇聯合產生雙硫醒樣反應[2]。患者飲酒前后靜脈滴注頭孢呋辛,能抑制肝臟的乙醛脫氫酶,使乙醛代謝受阻,導致體內乙醛蓄積而出現雙硫醒樣反應。患者表現為惡心、嘔吐、顏面潮紅、頭痛、頭暈、心動過速、胸悶、出汗、血壓下降、抽搐等,嚴重時可發生休克,甚至死亡。本文3例心前區不適伴放射左肩痛和心電圖有心肌缺血表現者是由于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使心臟舒張期縮短,冠狀動脈灌注壓減低,導致灌流量減少所致[3]。
2.2 注意事項 ①雙硫醒樣反應與患者酒量無關。②應用頭孢呋辛后飲酒出現雙硫醒樣反應率高于應用前飲酒,且時間相隔越近更容易發生。③該反應與急性乙醇中毒發生機制不同。④此類反應發生,如快速就醫診療一般預后較好。
2.3 鑒別診斷 雙硫醒樣反應與急性酒精中毒鑒別比較容易。雙硫醒樣反應僅飲少許酒即出現明顯不適癥狀,痛苦感,而意識比較清楚,一般患者自覺與酒醉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有強烈的診治意識,無急性酒精中毒的共濟失調表現。雙硫醒樣反應大多為應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后1~3天內飲酒后出現反應,部分在飲酒后1天內應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發生反應。兩者均有煩躁、欣快感。酒精中毒為飲酒后出現反應,一般飲酒量超過平時酒量,飲酒量大。急性酒精中毒者發病前往往有明確的飲酒過程,呼氣和嘔吐物有酒精的氣味,中毒的表現大致可分為興奮期、共濟失調期和昏睡期。嚴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而死亡。有的酒精中毒患者也可能出現高熱、休克、低血糖等癥狀。
2.4 雙硫醒反應的預防 ①醫務工作者加強對可引起雙硫醒樣反應藥物的了解。②在診療過程中,仔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飲酒習慣。③在應用頭孢菌素前仔細詢問患者是否在就診前飲過酒,告誡在輸液期間及停藥后3日內均應避免飲酒或進食含乙醇類飲料、食品。肝功能異常、腎功能不全、年老體弱的患者更應注意,嚴防雙硫醒樣反應發生。④在使用可引起雙硫醒樣反應的藥物時,開始滴注速度不宜過快,并密切觀察,有搶救意識,一旦發生過敏反應立即停藥搶救。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35.
[2]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7.
[3] 李潤芝, 杜榮品, 薛春光.應用頭孢哌酮鈉后飲酒致雙硫醒反應8例報告[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 (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