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仙 梁建麗 ( 浙江云和縣人民醫院 33600; 麗水市人民醫院)
輸尿管細長而柔軟,有一定活動性,且深居腹膜后,受脂肪、肌肉良好保護,故腹部外傷很少累及輸尿管,閉合性腹部外傷引起輸尿管斷裂臨床極少見[1],早期缺乏典型癥狀和體征,輸尿管損傷后期表現為尿漏、血尿等。2004-2010年我們收治4例閉合性外傷致腎盂輸尿管交界處斷裂患者,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本組4例均為右側腎盂輸尿管交界處斷裂,男2例,女2例;年齡6~32歲。致傷原因:暴力致傷2例,高空墜落傷1例,汽車撞傷1例。就診時均無肉眼血尿,其中伴發熱2例,伴肋骨骨折1例,全身多處骨折1例。手術方式:腎盂輸尿管端端吻合術3例,腎盂輸尿管連接部修補術1例。2例以復合傷急診入院,術前36~47h確診,術后預后良好;2例以發熱就診延遲診斷和治療,預后不佳,1例腎切除,1例右腎萎縮。
2.1 心理護理 由于突發意外對身心的傷害,合并多發傷帶來的疼痛,病情復雜和對病情的不了解,患者往往產生恐懼、焦慮、悲傷和孤獨無助的心理。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勤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善于觀察和發現其情緒變化,給予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同情。耐心向患者解釋全身情況和病情的變化,使其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
2.2 嚴密的病情觀察
2.2.1 生命體征的觀察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立即予吸氧、心電監護,并詳細記錄。觀察呼吸的頻率、節律、深淺度,聽診兩肺呼吸音的變化,注意患者是否合并血氣胸。密切觀察患者意識、面色、瞳孔、肢體活動情況,注意有無合并腦外傷。本組患者未發生腦外傷和血氣胸。監測血壓過程中,警惕患者是否存在腎挫傷,注意脈率和脈壓的變化,如脈壓下降而脈率增加,即是休克先兆[2]。本組1例外傷后有腎挫傷,但血壓平穩,未發生休克現象。監測體溫變化,發現體溫達39℃以上,及時報告醫生。本組1例被汽車撞傷后高熱1周就診,B超、CT檢查提示腎周積液、右腎挫傷、尿外滲。入院時,體溫39.5℃,按醫囑使用退熱藥,配合使用抗生素,每4小時監測1次體溫。本組1例行肝修補術后18d出現發熱、右側腰痛,予積極降溫、抗感染治療,B超檢查示右后腹膜積液、右腎積水,協助醫生給予相應處理。
2.2.2 對受傷部位及疼痛性質的觀察 當尿液外滲時局部腫脹、飽滿,腫塊形成,常有不同程度的壓痛及肌緊張,隨時評估疼痛的性質、程度及伴隨癥狀,注意有無進行性加重。本組2例急診入院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背、腹部疼痛,疼痛評分1~4分,予心理安慰,指導做深呼吸、聽音樂等放松療法,必要時按醫囑使用止痛藥。伴肋骨骨折1例出現右胸、腰部疼痛,疼痛評分6分,遵醫囑予止痛治療。
2.2.3 尿液的觀察 外傷性腎盂輸尿管交界處斷裂多為完全性斷裂,早期臨床表現主要有尿外滲、血尿[1]。入院后詳細詢問患者傷后有無血尿,每次排尿后留取尿液,注意尿色,準確記錄24h尿量,及時留取尿標本送檢。本組3例入院時均無肉眼血尿,尿常規正常。另1例伴全身多處骨折,無肉眼血尿,B超檢查示肝、膽、胰、脾、腎臟無異常,腹膜后未見異常,但患者腹脹逐漸加重,傷后30h血壓平穩,心率136次/min,液體入量7L,尿量1L,尿常規僅表現紅細胞少許。
1例尿漏患者術后帶管回家,囑其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扭曲、牽拉等,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監測體溫的變化,保持引流管周圍敷料整潔干燥,觀察局部有無疼痛、腫脹,若有異常及時就診。另3例術后帶雙J管回家,指導患者多飲水,多食粗纖維的食物,保持排便通暢,避免劇烈活動、重體力勞動和突然下蹲、起立等動作,不做四肢及腰部同時伸展動作,防止雙J管移位或脫出。囑患者1~3個月內按時回院拔管。
[1] 林連祥,張寶金,毛偉東,等.外傷性腎盂輸尿管交界處斷裂5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5,20(7):438-439.
[2] 陳選英.腎損傷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