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輝 徐亞非 劉永明 張德軍 伍美藝
廣東省南海區第三人民醫院手足外科,廣東佛山 528244
前臂及手部軟組織缺損多發生在各種突發事故后,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表與生活質量。本研究選擇游離皮瓣對筆者所在醫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43例前臂及手部軟組織缺損的患者進行修復,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筆者所在醫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43例前臂及手部軟組織缺損的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齡17~44歲,平均(33.5±16.5)歲;致傷原因分別為車禍11例,占25.58%;機器致傷23例,占53.49;電擊傷4例,占9.30%;爆炸傷3例,占6.98%;熱壓傷2例,占4.65%;軟組織缺損面積為3.2 cm×4.9 cm~11.8 cm×21.9 cm。
本組43例患者術前均對創面進行認真清理,仔細分析創傷缺損的形狀、部位及面積特點,選擇合適的游離皮瓣對創傷缺損部位進行修復,皮瓣的切取方法為: 先切開皮瓣遠端的上、 下緣至深筋膜層, 由皮瓣遠端向近端掀起, 逐漸向近端游離。
1.2.1 掌及大魚肌處軟組織皮瓣切取 本組6例患者采用足底內側游離動脈穿支皮瓣,切取面在深膜下,緊貼骨膜淺面進行解剖。切取面積3.8 cm×4.4 cm~11.1 cm×19.3 cm。
1.2.2 全手掌側軟組織缺損皮瓣切取 本組11例患者采用游離小腿后側皮瓣修復。皮瓣以胭窩外側動脈、中間動脈和內側動脈為供血皮,面積3.2 cm×4.9 cm~9.6 cm×16.3 cm以內。
1.2.3 手背面積較大的軟組織缺損皮瓣切取 本組13例患者采用小腿外側皮支皮瓣。皮瓣設計以腓骨小頭至外踝連線為皮瓣軸心線。面積可包括小腿外側較大部分。面積3.2 cm× 4.9 cm~11.8 cm×21.9 cm。
1.2.4 對手背軟組織缺損伴伸肌腱缺損及骨外露皮瓣切取 本組13例患者采用游離足背皮瓣修復。皮瓣設計以足背動脈走行為皮瓣軸心線,足背動脈搏動點消失(發出足底深支處)為皮瓣皮支穿出處,視受區需要,面積可包含足背大部分,適用于修復手背部軟組織缺損,切取面積3.5 cm×4.8 cm~11.9 cm×19.9 cm。
皮瓣游離后,對患者前臂和手部受區徹底清創,或切除局部的貼骨瘢痕。將上肢置于屈肘90°及腕關節中立位。將皮瓣轉移至前臂及手部創面后,創面緣和皮瓣邊緣直接縫合。仔細觀察皮瓣末端血運,縫合皮緣時應避免張力,以及兩側皮瓣蒂部是否受壓、扭曲和有張力; 如有張力則根據原因進行相關處理, 直至皮瓣血運、 位置恢復正常為止。修復結束后,用石膏或繃帶進行固定,防止患肢移動影響皮瓣血運。
本組43例患者均隨訪6個月~5年,觀察修復效果、皮瓣成活率及功能恢復情況。
根據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進行評定。優:修復后皮瓣質地好,外形逼真,無臃腫,手部功能完全恢復;良:修復后皮瓣質地良好,外形逼真,無明顯臃腫,手部功能基本恢復;可:修復后皮瓣質地尚可,外形尚可,手部功能基本恢復。
41例皮瓣順利成活,占95.35%;1例足部皮瓣遠端少量壞死,經植皮后愈合,1例發生血管危象,經探查后皮瓣成活,隨訪6個月~5年,根據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進行評定結果顯示,優14例,占32.56%;良21例,占48.84%;可8例,占18.6%。
隨著現代交通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事故也在增多,事故創傷后導致前臂及手部軟組織缺損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影響了美觀與手部功能,給患者身體、心理均造成一定的壓力和負擔,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應用顯微外科修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1]。從本組43例前臂及手部軟組織缺損患者的修復情況顯示,43例患者中,皮瓣一次性順利成活41例,占95.35%;1例足部皮瓣遠端少量壞死,經植皮后愈合,1例發生血管危象,經探查后皮瓣成活,隨訪6個月~5年,優良率達81.4%。
為了獲得滿意的外觀效果,在皮瓣的選擇上一定要根據患者缺損部位的皮膚特點、紋理有針對性的選擇相應的皮瓣[2],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本研究在選擇手掌修復皮瓣時盡量選擇與手掌質地、皮紋相近的帶有感覺神經的皮瓣進行修復[3],如選擇以足底內側動脈淺支及足底內側動脈的穿支皮瓣。側皮瓣及小腿后側皮瓣均為穿支皮瓣。穿支皮瓣符合當代組織移植的理念,其優點是對供區損害少[4],不切取肌肉,不破壞供區外形,使運動功能不受影響;而且設計靈活,患者術后康復快。在圍手術期還要遵循不在供區靜脈滴注、抽血、或推注、化學治療等,以避免損傷供區血管,在手術中要對供區血管和受區血管進行妥善處理,受區血管的要力求保留好預備用的動、靜脈,特別是靜脈血管。本組43例患者在術中不僅保留受區動脈的伴行靜脈外,還常規保留好頸外靜脈。在手術中皮瓣斷蒂時先動脈后靜脈,吻合血管時先靜脈后動脈,以減少血液在皮瓣內的瘀積。從本組43例游離皮瓣修復情況顯示,無一例因血管危象而壞死。
綜上所述,根據患者前臂及手部軟組織缺損的形狀、部位、大小,選擇合適的游離皮瓣修復組織缺損,可提高外觀美容效果。
[1]柴益民,曾炳芳,康慶林,等.手部復雜組織缺損的急診顯微外科修復[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6,29(11):328-330.
[2]潘達德,顧玉東,侍德,等.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 [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0,16(6):130-135.
[3]郭解軍.外科皮瓣在手外傷急診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6,29(30):144.
[4]黃粹業,馬世前,梁軍,等.皮瓣移植修復手外傷組織缺損和臨床分析[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6,29(8):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