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王坦新 李生軍
解放軍第五醫院放射科,寧夏銀川 750004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傳統的手術治療,患者痛苦大,恢復期長,費用高,術后并發癥多。經皮微創介入治療是近年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膠原酶化學溶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在國內已廣泛開展[1],其臨床療效已被肯定[2],但其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時有出現。筆者所在科室2007年10月~ 2011年10月對2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膠原酶聯合臭氧髓核溶解治療,采用心理疏導,加強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200例患者中,男131例,女 69例,年齡最大78 歲,最小21歲,平均(49.4±13.6)歲。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檢查并結合臨床確診為腰椎間突出癥,有半數患者經過牽引、推拿或按摩等保守治療無效。
X線機采用GE公司生產的GE-OEC-中C臂,藥物采用遼寧味邦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膠原酶600 U/支,H10960177。
首先要通過CT或MRI確定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然后進行治療。治療前30 min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 mg,用50%葡萄糖或0.9%氯化鈉20 mL稀釋,預防過敏反應?;颊呷「┡P位,腹部墊一薄枕,常規消毒鋪巾,在C臂機下進行體表定位,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18 G特殊穿刺針在病變椎間隙正中旁開8~10 cm進針,針與軀干矢狀面呈40°~45°角。針尖刺椎間盤的理想位置是正位透視時針尖位于椎間盤中,側位透視時針尖位于椎間盤正中且梢偏后。抽取濃度為50μg/mL的臭氧10~20 mL緩慢注入后觀察10 min,如無不良反應,后退穿刺針至責任椎間孔的1/3與2/3交界處,正位透視針尖位于椎弓根的內側緣。經負壓測試初步認定針尖位于硬膜外間隙,再用非離子型造影劑1~2 mL做硬膜外椎管造影。確認無誤后,將1 200 U的膠原酶用生理鹽水3~5 mL稀釋后,一次性緩慢均勻注入拔針,消毒局部,創可貼貼附穿刺部位,囑患者側臥或俯臥6~8 h可更換體位,24 h下床活動。常規使用抗生素及脫水劑。
2.1.1 心理護理 患者大多數對介入治療的知識了解甚少,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懼、懷疑心理,護士應耐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介入手術步驟、原理目的、優越性及配合方法的講解,使他們對介入治療有更多的認識,增強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3]。
2.1.2 術前準備 (1)常規記錄生命體征,抽血化驗血常規、肝腎功、電解質、出凝血時間及術前四項,檢查胸片、心電圖等。(2)腸道準備,術前4 h禁食水。(3)術前1 d指導患者床上排便訓練,防止術后排便困難。(4)術前30 min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 mg,用50%葡萄糖或0.9%氯化鈉20 mL稀釋,預防過敏反應。
手術間做好空氣消毒,室溫控制在24℃~26℃,讓患者感覺舒適、安全和溫馨。術中與患者多溝通,多詢問,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態,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注入臭氧后有無不良反應,如出現胸悶、心悸等癥狀,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并通知醫生視情況給予相應的藥物處理。此外,還要觀察雙下肢肢體感覺和運動功能,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術畢,穿刺點用創可貼貼附,患者病情平穩送回病房。
2.3.1 術后監測心率、血壓 絕對臥床24 h,臥硬板床。囑患者側臥或俯臥6~8 h,24 h后方可下床活動。臥床期間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易產生不良情緒,所以護士要耐心細致做好解釋工作。加強生活護理,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2.3.2 飲食指導 術后6 h可進食水,指導患者選擇合理的膳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無刺激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2.3.3 疼痛指導 術后3~5 d有可能發生一過性疼痛加重,這是藥物溶解吸收過程中的一種正常反應,不必驚慌,必要時可口服止痛藥物予以緩解。
2.3.4 出院指導 堅持臥硬板床休息。術后1周盡量臥床休息,逐漸增加活動量,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防止腰背肌肉萎縮,3個月內不能做彎腰持重物動作,6個月禁止負重及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如有不適隨時就診。
根據改良Macnab[4]療效評定標準,優:直腿抬高試驗>70°,疼痛消失,肢體感覺正常,脊柱側彎消失,活動正常;良:直腿抬高試驗>70°,偶有疼痛及麻木,活動不受限;可:直腿抬高試驗較前增高,但<70°,常有疼痛,活動受限;差:直腿抬高試驗及疼痛均無改善。
200例患者中,隨訪180 例,時間6~36個月,總有效率為93.4%。護理工作在介入治療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強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理護理、術前護理、術后觀察和護理以及出院指導,對提高療效、縮短病程、防止復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獲得滿意的療效。
臭氧及膠原酶聯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5]。在C臂機引導下,膠原酶聯合臭氧注射到突出物的中間和表面部分,使其化學溶解成人體可以吸收的氨基酸類物質,從根本上解除其對神經根的壓迫和由壓迫引起的靜脈淤血,改善局部微循環,達到對疼痛的治療作用。具有手術安全有效,操作簡便、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效果,良好的術前護理能夠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術中護理穩定患者的情緒對手術起到積極的配合作用,術后的觀察和護理及正確的出院指導,對手術成功、疾病的康復具有重大意義。
[1]劉延青,王平,馮瑞晶,等.骶裂孔前間隙法膠原酶溶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遠期隨訪[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4,10(1):22-25.
[2]武春根,陳家樺.膠原酶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疼痛加重的原因分析[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8,14(6):372-373.
[3]張黎民.臨床心理護理方法討論[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73-74.
[4]王執民,王義清,吳智群,等.注射膠原酶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川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1997,13(8):458-460.
[5]張金山,肖越勇.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治療[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5,2(4):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