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艷
氧泵吸入或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吸痰是毛細支氣管炎,尤其是嬰幼兒重癥肺炎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它有助于減輕患兒喘憋性的呼吸困難癥狀,促進病情的恢復,具有良好效果。筆者在臨床中發現,同樣是在應用解經、平喘、抗病毒及抗感染藥物的基礎上,氧泵霧化吸入并霧化后吸痰治療毛細血管炎效果優于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兒科住院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37例,均符合慢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表現有咳嗽、憋喘、呼吸困難、肺部聞及干濕性啰音(以喘鳴音為主),無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腦炎及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將137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齡<3月30例,3~6月32例,6月 ~1歲8例;對照組67例,其中男34例,女34例;年齡<3月28例,3~6月33例,6月~1歲6例。兩組在年齡、性別及臨床表現方面對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根據病情進行鎮靜、糾酸、輸液、抗病毒抗感染等對癥處理機霧化吸入。治療組用氧泵霧化吸入,霧化液應用生理鹽水加地塞米松、萬托林。對照組用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霧化液用生理鹽水加萬托林、普米克令舒。兩組均霧化吸入,2次/d,10 min/次。霧化吸入后拍背15 min給予吸痰一次。吸痰管為一次性硅膠吸痰管,吸痰壓力為0.2~0.3Kpa,為中心負壓吸引,吸痰管自鼻腔進入,長度為7~10 cm。
1.3 療效標準 治愈:咳嗽、喘憋、肺部喘鳴音及啰音消失。好轉:咳嗽、喘憋減輕、肺部喘鳴音及啰音減少。無效:咳嗽、喘憋、肺部喘鳴音及啰音均未見好轉。
2.1 心理護理 本組58例患兒臨床表現為憋喘、呼吸困難,家長往往表現為焦急和恐懼。因此護士必須耐心向家長解釋慢性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表現、疾病過程、治療效果、預后情況,并解釋有關霧化吸入及霧化后吸痰可盡早促進明細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效果。一般家長都能表示理解,愿意配合治療。
2.2 基礎護理 病室須空氣新鮮,經常通風,避免對流風,室溫保持20℃ ~24℃,濕度為50% ~65%。注意保暖,病室紫外線消毒1次/d。
2.3 臨床護理
2.3.1 執行霧化吸入操作時,將藥物放入噴霧器的藥皿中,注意面罩大小的合適程度,以免氣霧吸入浪費。患兒取側臥或坐位,噴霧器保持豎直向上,再連接氧氣導管,調節好氧流量。護士應全程在旁守護,仔細觀察,及時拍背祛痰,防止變稀的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同時,霧化吸入應盡量在患兒安靜時進行,避免哭鬧時蒸汽和分泌物隨深大的呼吸進入肺內引起窒息[1]。
2.3.2 霧化吸入后給予拍背15 min。拍背方法:在患兒呼氣時用腕部的力量輕叩胸背部,用空心掌,四指合攏,按肺及氣管的解剖位置,由下及上,由外向里叩擊前胸、肩胛間和肩胛下左右共8個部位,叩擊1~2 min/次,每個部位反復6~7次,總共時間為15 min。年長患兒鼓勵咳嗽,以促使支氣管內的分泌物借助震蕩易于排出。
2.3.3 操作前宣教,大多數患兒家長因為看到吸痰給患兒帶來的痛苦,往往不同意接受吸痰,護士操作前應做好解釋工作,告訴家長霧化后吸痰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解除家長對吸痰的恐懼心理,爭取家長配合,或在操作時讓家長回避。
2.3.4 吸痰是一項微創操作,較長時間吸痰以及不正規的操作均可導致小兒呼吸道黏膜損傷,引起腫脹甚至破裂出血。因此,操作者必須掌握要領,操作熟練,吸痰時插入方向為進入鼻腔向下而不是向上或向后。插管動作要輕柔,有阻擋感時不能用力,要變換方向插入。吸痰時間一長不應超過15秒,否則患兒會喘憋明顯,小齡兒尤著。吸痰后若患兒喘憋明顯,可給予吸氧。吸痰管用前要給與加溫,特別是在冬季室溫低的情況下有助于軟化吸痰管,減少對患兒呼吸道的刺激。
2.3.5 嚴密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并發癥,報告醫生共同處理,及時準確做好各項記錄。
2.4 健康教育 指導患兒合理喂養,育兒時期提倡母乳喂養;進行戶外活動,加強體質鍛煉,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避免帶患兒到公共場所,以免交叉感染;按時預防接種;指導家長了解呼吸道感染常用藥的名稱、劑量、用法及副作用。
治療組治愈66例,治愈率94.2%,對照組治愈43例,治愈率64.2%,兩組有顯著性差異。
4.1 慢性支氣管炎患易出現憋喘及呼吸困難與其生理特點有關。①小兒氣管、支氣管較成人短且狹窄,黏膜柔軟,軟骨柔軟,故易被痰阻塞。②小兒呼吸道纖毛運動較差,其對痰液清除功能較差,痰液不易被清除。③小兒呼吸肌發育未完善,咳嗽反射弱,痰液不能通過強有力咳嗽咳出。正因為以上特點,所以吸痰是小兒肺炎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有效手段之一,霧化吸入后及時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關鍵。
4.2 在吸痰前給予氧泵霧化吸入有以下作用:①小兒粘液腺分泌不足,氣道較干燥,在發熱、呼吸加快、進食差時較明顯,呼吸道纖毛在干燥狀態下擺動進一步減弱。利用氧泵霧化吸入能把藥物液變成細微氣霧隨吸氣進入呼吸道,霧滴均勻,溫度接近人體溫度,藥液隨深而慢的吸氣而至終末支氣管和肺泡,即治療又同時吸氧,可以增加氧濃度,使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充血水腫癥狀減輕,又能改善組織缺氧狀態。生理鹽水為等滲液,有助于纖毛擺動功能的恢復[2]。②地塞米松作用于呼吸道可減少呼吸道炎分泌物的滲出。
4.3 應用氧泵霧化后痰液稀薄,易于吸出,與對照相比毛細支氣管炎癥狀、體征恢復較快,說明氧泵霧化吸入并霧化后吸痰比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并霧化后吸痰療效顯著,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快肺炎恢復的有效手段,且操作簡單,無并發癥、無損傷,患者家屬易于接受,適應于各醫院使用。
4.4 臨床護理以及合理的操作、宣教有助于患兒疾病恢復,否則操作不當,可能加重癥狀的表現,給患者家屬增加心理負擔。
4.5 在臨床實踐中,通過我們精心護理與觀察有利于改善毛細支氣管炎的憋喘、呼吸困難等癥狀,有利于預防并發癥,對控制感染,協助醫生診治,加強醫患溝通,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有著重要意義。
[1]鞠海燕.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雙黃連治療扁桃體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5(3):120-122.
[2]張莉.氧泵吸入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4,9(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