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敏
近年來過度醫療,生活水準的提高使人們過度追求皮膚完美,致使皮質類固醇激素不合理使用,造成激素依賴性皮炎,助長了螨蟲的感染機會加重治療難度,同時患者對相關知識認識不足,出現擅自停藥或不重視停藥后臨床隨訪,出現停藥后“反跳”現象,為了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痛苦,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們對100例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采用綜合治療及健康教育,達到預期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患者100例其中男40例,女62例。年齡17~46歲,平均33.4歲。病程不足6個月62例,6個月~1年者7例,1~2年者16例,2年以上者15例。100例患者均診斷為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1]。原有面部疾病:脂溢性皮炎27例,痤瘡23例,接觸性皮炎32例,濕疹8例,其他(單純糠疹,面癬,等)5例。外用激素制劑種類:用膚輕松軟膏者35例,用糠酸莫乳膏者48例,用丁酸氧化不的松乳膏者17例。激素制劑局部用后皮損變化情況,紅色丘疹5例,面部潮紅,水腫丘疹,膿疤,表皮發亮,脫屑并自覺灼熱,瘙癢,疼痛,干燥和緊張感,伴有毛細血管擴張者66例,微血管擴張,紅斑,水腫丘疹色素沉著或皮膚萎縮29例,治療:全部病例停用激素制劑,抗過敏、抗螨蟲治療同時進行健康教育。
1.2 方法 由護士通過與患者交談,仔細詢問告知激素的基本知識、不良反應。說明治療方案的有效性、持續性。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給與相應的心理咨詢,患者再次就診來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及遵醫性。
1.3 結果 越早進行健康教育患者依從性越強,縮短病程提高本病的整體治療效果。
2.1 心理因素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有密切的關系,心理壓力、精神應激加重疾病并影響治療效果。面部紅斑、丘疹、毛細血管擴張影響外觀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很大影響。皮疹反復或加重進一步加重焦慮、抑郁,影響患者的免疫、內分泌系統亦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因此,在治療時必須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其大致的生活環境,告知疾病的基本知識及演變過程,消除對本病的焦慮,說明治療方案的有效性、持續性和反復性,增強患者對治愈疾病的信心,出現反跳時及時給予心理咨詢,以提高本病的整體治療效果。
2.2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常用溫和的潔面產品洗臉,避免使用堿性大的肥皂清潔,保持面部和手部的干凈。
2.3 避免接觸刺激因素如日曬,灰塵,花粉,不要用熱水燙,不要過度抓撓,擠壓。
2.4 合理飲食,避免高脂、多油、甜膩的食品,減少油脂的攝入,避免食用辣椒,酒,蔥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不良刺激,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品。
2.5 生活規律,保持樂觀心情,按時入眠,保證充足睡眠。
2.6 心理疏導。由于病程冗長,容易復發,同時對自己的容貌影響較大,患者自卑感重不愿就醫,經常通過廣告,網絡自行外購藥膏醫治,造成越治越重,喪失信心。在正規治療初期停用激素后癥狀加重出現急躁、焦慮,應及時勸知患者,該病治療時間長開始階級易反復,需堅持治療,才能得到滿意療效。
2.7 科學護膚。患者皮膚比較敏感,應選擇溫和、舒緩、保濕的醫學護膚品,避免使用彩妝、祛痘、祛斑、美白化妝品。
面部皮炎外用激素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停藥后容易復發,并使原有皮損加重,形成激素依賴,單純激素治療并不能達到預期療效。患者大多為30歲左右的女性,比較注重容貌變化,單純追求療效,導致機會感染的增加,習慣過度醫療。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獲得醫學知識的途徑增多但往往比較片面。借助網絡自行治療疾病。對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認識不足。常導致不規范用藥,不當使用激素制劑,引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或菌群失調,助長了真菌、細菌、螨蟲感染的機會,正確解釋和掌握激素依賴性皮炎病因、病程,有利于健康的管理,隨著醫療護理的介入對減低發病率,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都有一定的價值。
[1]顧恒.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診斷與治療.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4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