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玲芬
視力不良是我國兒童時期常見病,其發(fā)病率高、危害性大,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查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弱視、斜視、近視、遠視等高度屈光不正的疾患。
視力篩查是早期兒童弱視的最主要檢測手段,有條件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臺中心可以采用兒童視力篩查儀進行兒童視力篩查,該類儀器具有客觀、準確、快速等優(yōu)點,尤其是對不能主動配合的嬰幼兒的視力檢查,通過檢測眼睛的屈光度來判斷視力,可以檢測出各種潛在的視力問題,用于對低齡兒童進行視力篩查非常方便、適用。對篩查出有屈光異常的兒童,醫(yī)生會建議家長繼續(xù)到眼科門診檢查,進一步明確是否有斜視,遠視、近視、散光等屈光不正,甚至一部分患兒檢出患有先天性角膜病、青光眼、白內障、眼底疾患等致盲性眼病,為孩子爭取了寶貴的治療時機。
2010年來,我們陽山社區(qū)衛(wèi)生中心采用美國偉倫公司的SureSight手持式視力篩查儀,對本社區(qū)0~7歲的早期兒童、學齡前兒童計3818例進行視力篩查。
為確保檢測的準確性,由經(jīng)過專門培訓的兒童保健醫(yī)師用美國偉倫視力篩選儀對兒童進行屈光度的檢查,無需散瞳。它具有準確、操作簡單、快速的特點。操作時只要對準幼兒的瞳孔,2~5秒即可獲取信息。得出球鏡、柱鏡及散光軸等基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對可疑及異常者轉入上級兒童醫(yī)院,由專業(yè)眼科大夫進一步檢查確診。
屈光度異常參考標準:S表示眼的球徑屈光度,9個月~2歲 S≤-1或s≥3.5,2~3歲S≤-1或S≥3,4~5歲s≤-1或S≥2.5,6歲以上S≤-1或S≥2;C表示眼的柱徑屈光度,C的絕對值≥1。(注:S:近視或遠視;C:散光)。
本次視力篩查共有3818人次,其中:0~3歲組有470人,有屈光異常的6人,屈光異常率為1.28%;3~7歲組有3348人,有屈光異常的196人,屈光異常率為5.85%。后經(jīng)醫(yī)院進一步診察,0~3歲組有屈光異常的6人中,有3人進行校正治療;3~7歲組有屈光異常的196人中,有54人進行校正治療。進一步病史追蹤表明,屈光異常的兒童均有每天看電視、打游戲用電腦的持續(xù)時間超出2 h以上,讀書及寫字時不注意眼睛與桌面的距離、平時飲食不均衡等因素。也有資料顯示城市的視覺空間太窄,甚至光污染等因素也導致了視力異常發(fā)生率增高[1]。
屈光異常率且隨著年齡增大,異常率有增加趨勢,與趙濤等報道相符[2],這可能與兒童不良的用眼習慣,年輕父母缺乏眼保健方面的知識,以及對孩子眼保健重視不夠有關。
3.1 措施
3.1.1 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應開展對準年輕父母、幼兒園教師進行兒童預防保健知識的宣教與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預防保健知識。
3.1.2 早期視力篩查與入園體檢視力篩查 由于嬰幼兒尚未獲得正常視覺的感知,認知水平有限,不會表述,加上大多數(shù)眼疾沒有明顯的疼痛與不適,家長難以發(fā)現(xiàn),可結合6個月常規(guī)體檢進行早期視力篩查。對于學齡前兒童,可結合入園體檢,進行視力篩查。
3.1.3 加強對屈光異常兒童的跟蹤管理,并進行定期檢查,早期干預與治療。
3.2 建議
3.2.1 杜絕家長和帶養(yǎng)人員邊帶小孩邊看電視的習慣。
3.2.2 注意用眼衛(wèi)生,鼓勵兒童參加戶外活動,不能讓兒童過早的接觸電視。
3.2.3 堅持不定期的給嬰幼兒掉換睡眠方向,切忌在床頭吊鮮艷的玩物讓嬰兒看。
3.2.4 幼兒園的小朋友要不定期的交換坐位,加強戶外活動,不能忽略光線強弱對兒童視力造成的不可逆轉的傷害。
3.2.5 在整個兒童期內,要定期檢查孩子的眼睛以及視力,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治療。
3.2.6 飲食要均衡,多補充維生素類食物,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讓我們通過家長、托兒所、幼兒園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醫(y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通過視力篩查,及早發(fā)現(xiàn)屈光異常,并進行早期診斷、早期干預與治療,使廣大兒童獲得一雙明亮的眼睛。
[1]張玲娜,程茜,胡燕,等.學齡前兒童視力發(fā)育的危險因素調查.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9(4):239-240.
[2]趙濤,營宜.7541名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查結果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6,21(6):78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