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兆宏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種潛在形式,是一種以慢性持續干咳為主要癥狀的特殊類型的哮喘。臨床治療較為棘手,近年來隨著對CVA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的研究,應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并聯合激素、抗組織胺藥等治療CVA,顯示出較好的臨床效果。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對收治的40例CVA患兒應用孟魯司特鈉聯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72例均為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門診就診的患兒,全部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2003年修訂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的診斷標準[1]。排除因慢性鼻竇炎、氣管異物、結核感染等引起慢性咳嗽疾病。所有患兒發病前均無明顯誘因,有過敏史54例,其中過敏性鼻炎、濕疹史36例,蕁麻疹8例,家族過敏史10例。39例患兒曾在我院門診服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未見咳嗽緩慢,分別誤診為支氣管炎20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慢性咽炎5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成治療組40例,對照組32例,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齡4~14歲,病程1~9個月,平均4.5個月。兩組一般情況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所有患兒咳嗽持續或反復發作病程1~9個月,其中3個月以上34例。咳嗽性質為干咳痰或僅見少量白色粘液痰,以睡前、夜間發作及活動后加重為特點,無發熱、喘息、肺部未聞及哮鳴音。72例中發生于春季18例,秋冬季25例,余29例無明顯季節性。X線胸片檢查59例正常,13例肺紋理增粗。全部患兒血白細胞總數均在正常范圍,嗜酸性粒細胞<0.2×109/L 32例,0.2×109/L~0.3×109/L 18例,>0.3×109/L 22例。
1.3 治療方法 兩組VCA患兒一旦確診后均常規予以對癥止咳化痰治療,治療組給予孟魯司特納聯合鹽酸丙卡特羅口服,孟魯司特鈉用藥劑量為:4~5歲每次4 mg,6~14歲每次5 mg,每晚睡前服用,連用3個月;鹽酸丙卡特羅用藥劑量為1.25ug(kg·次),2次/d,咳嗽癥狀消失后停用。對照組用酮替酚聯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酮替芬用藥劑量0.5~10.mg/次,2次/d,連用3個月,鹽酸丙卡特羅用法用量同上。兩組總療程均為3個月。
1.4 療效標準 治療1周內咳嗽消失為顯效;2周內咳嗽消失為有效;2周后仍有咳嗽為無效[2]。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統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顯示治療組顯效27例(67.5%),有效10例(25.0%),無效3例(7.5%),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顯效 15例(46.9%),有效 8例(25.0%),無效 9例(28.1%),總有效率為71.9%),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18 P<0.05)。
2.2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少數病例均存在輕度頭暈、口干、嗜睡等表現,均未作任何處理,停藥后自行恢復,未影響觀察治療。
早年的調查顯示,約5% ~6%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出現典型的哮喘癥狀之前數年可僅表現為咳嗽[3]。該病最先由Glauser于1972年提出,其病理生理改變與典型哮喘相同,均以慢性氣道變應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點[4],臨床上以頑固性咳嗽為主要癥狀,但程度較典型哮喘輕,因其主要累及中大氣道,故無或很少聞及哮鳴音。咳嗽的原因是由于釋放炎癥介質刺激氣道的咳嗽感受器或通過迷走神經通路直接引起咳嗽,夜間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可導致咳嗽加重,氣管收縮引起機械變形牽引刺激咳嗽感受器,誘發咳嗽反射,致咳嗽加重。同時,由于該類患兒喘息所需乙酰膽堿濃度濃度高,因而喘息閥值增高,從而導致只咳不喘的癥狀[5]。
CVA的治療按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原則,遵循長期、持續、規范及個體化原則。目前國內外推薦的是糖皮質激素吸入療法,更多的學者主張支氣管擴張劑、β2受體激動劑及H2受體拮抗單一或聯合激素、抗生素治療。雖然至今尚無根治手段,但對CVA患兒進行合理管理和治療,仍可使哮喘達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張紅[6]對確診為CVA的80例患兒均予以正規抗哮喘治療,給予必可酮霧化吸入,口服酮替酚,重癥者加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或氨茶堿口服或靜脈給藥,結果治療1周后咳嗽癥狀有所減輕,65例4個月內臨床癥狀消失,5例發展為哮喘癥,10例中斷治療未再隨訪。提出在治療時盡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引起的病變發作變應原或刺激,祛除各種誘發因素,是防止發展為典型哮喘的重要措施。黃升金[7]對35例CVA患兒予以沙丁胺醇片及阿齊霉素顆粒治療,顯示治療后3~5d咳嗽表現均有改善,7~10 d明顯減輕,2周后咳嗽基本停止。認為兩藥合用具有松馳支氣管平滑肌及消除炎癥的作用,達到控制兒童CVA的目的。吳貴員等[8]對300例CVA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50例,對照組予以鹽酸丙卡特羅、酮替酚治療,治療組則用開瑞坦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結果總有效率達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9.33%,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顏紅雙等[9]比較了孟魯司特鈉與酮替酚治療小兒CVA的療效,顯示前者總有效率為90.57%,后者為75.47%。本組40例患兒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予以孟魯司特鈉聯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總有效率為92.5%,明顯優于酮替酚聯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對照組,與文獻報道[10、11]相一致。
孟魯司特鈉是一種非激素類抗炎藥物,適用于治療各種程度哮喘,尤其對小兒CVA療效顯著。其作用機理是能競爭性地與白三烯受體結合,減輕白三烯與受體結合引起的黏膜分泌增多、氣道水腫、支氣管痙攣等癥狀,緩解哮喘癥狀,減輕哮喘發作次數。本組觀察顯示,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CVA具有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且每天僅給藥1次,依從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中華兒科雜志,2004,42(2):100-103.
[2]熊珍誼,任亦欣,張琪,等.痰液炎性細胞在兒童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與咳嗽變應性哮喘的比較及意義.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2,17(9):531-533.
[3]牟麗君,竇圓.孟魯司特鈉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45例治療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08,6(17):295-296.
[4]張麥云,謝美云.支氣管擴張張試驗對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價值.臨床肺科雜志,2004,9(5):528-529.
[5]董宗析,陳孝萍,袁雄偉,等.咳嗽變異性哮喘71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6,11(2):368-369.
[6]張紅.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80例診治體會.海南醫學,2010,21(4):80-81.
[7]黃升金.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35例臨床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3):296-297.
[8]吳貴員,周黎平,徐軍,等.開瑞坦聯合順系寧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150例臨床分析.海南醫學,2010,21(4):41-42.
[9]顏紅雙,屈繼紅.孟魯司特鈉與酮替鹽酚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比較.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124-125.
[10]郭慶娟.順爾寧治療兒童咳嗽變異型哮喘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5):551-552.
[11]徐彬.孟魯司特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觀察.航空航天醫藥,2010,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