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娟
心絞痛發生于大的冠狀動脈痙攣,使管腔狹窄加重,導致一過性的透壁性心肌缺血,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顫),嚴重時會使病患猝死;本文就β-受體阻滯劑強化治療變異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進行了相關的探討與觀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間收治的心絞痛患者159例,其中有46例屬于變異型心絞痛,且無β-受體阻滯劑的禁忌證、心功能在 Ⅱ 級以上,其中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齡62.5歲。在46例病患當中,有高血壓病史的19例,有冠心病史的21例,出現心前區悶痛的有35例,在到我院就診時均給予血壓、HR、血脂、血糖、肝腎功能、心肌酶譜、心電圖、24 h動態心電圖的檢查,發現其血壓130~175/75~100 mm Hg,HR 為58~80bpm,心電圖 ST段出現異常變化。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3例。兩組患者從年齡、性別、檢查結果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 使用β-受體阻滯劑強化治療:對以確診的病患給予美托洛爾12.5 mg/d,逐漸增加至50 mg/d,分兩次服,每天最晚服藥時間在17:00以前,氨氯地平2.5 mg、單硝酸異山梨酯20 mg,2次/d,0.1g拜阿斯匹林1次/d,辛伐他訂20 mg每晚服用治療,同時叮囑病患忌煙酒和不可劇烈運動[1],在連續服用治療3個月后再回我院復診檢查,同時記錄數據并輸入電腦。
1.2.2 對照組 使用常規治療:同樣對以確診的病患除美托洛爾外,其他上述藥物均服用,同時復方丹參注射液10 ml混合5%葡萄糖250 ml靜脈滴注7 d,叮囑病患注意忌煙酒和不可劇烈運動,在連續服用治療3個月后再回我院復診檢查,同時記錄數據并輸入電腦。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癥狀分為顯效: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并且心電圖中的ST段恢復正常。有效:心絞痛的癥狀減少,心電圖ST段缺血好轉;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2]。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經卡方軟件V1.61檢驗,各項參數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使用β-受體阻滯劑強化治療明顯減少心絞痛次數和疼痛程度,觀察組顯效16例占67.8%,有效6例占28.6%,無效1例占3.6%,不良反應1例占3.6%,其總有效率為96.4%;對照組中顯效9例占39.8%,有效8例占32.1%,無效6例占28.6%,不良反應4例14.3%,其總有效率為71.4%,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變異型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痙攣為主導致的冠狀動脈管腔一過性狹窄,而引起所支配區域心肌缺血,冠狀動脈痙攣的基礎是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損傷或粥樣硬化斑塊,吸煙、感染也可致內皮松弛因子下降,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常規的抗心絞痛藥物治療變異型心絞痛,雖然能夠緩解或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但效果不穩定,β-受體阻滯劑通過減慢心率,降低收縮壓,抑制心肌收縮力而降低心肌耗氧,延長心臟舒張時間,利用心臟灌注,并可使血流重新分布,改善心肌缺血,同時抑制心肌重構、心肌肥大,減輕冠脈的擠壓;抑制血管的重構,使內皮細胞膜穩定,配合阿司匹林及他汀類藥物的抗炎、調脂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輕內皮細胞損傷,從根本上改善冠狀動脈痙攣。
綜上所述,使用β-受體阻滯劑強化治療變異型心絞痛能有效地減少心絞痛的次數,緩解疼痛的程度,并發癥少,值得在臨床上合理觀察應用。同時應注意的是嚴格掌握β-受體阻滯劑的適應證,長期用藥不宜立刻停止,從小劑量開始,密切觀察用藥后心絞痛發作次數的變化,若癥狀加重,不宜繼續使用,原則上β-受體阻滯劑不宜單獨用于變異型心絞痛。
[1]周敬群,黃益玲,胡斌,等.β-受體阻滯劑強化治療變異型心絞痛5例臨床探討.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8,19(6):381-384.
[2]周敬群,黃益玲,曹林生.β-受體阻滯劑強化治療變異型心絞痛的探討.實用醫學進修雜志,2008,28(3):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