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武
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已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城市則位居第一位[1]。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及預后,主要取決于病變發現的早晚。因此,早期診斷乳腺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乳腺組織位置表淺,干擾因素少,十分適用于超聲檢查。臨床上,超聲檢查主要用于檢查乳腺小葉增生、炎癥、囊腫、纖維瘤及乳腺癌等疾病,尤其在鑒別乳腺腫塊的良惡性,發現早期乳腺癌,檢查腋窩及鎖骨上有無腫大淋巴結方面,能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①乳腺腫塊的形態:浸潤性邊界是乳腺癌的主要特征,在彩超上常顯示為蟹足狀、毛刺征等。邊界清晰、形態規則的乳腺腫塊大多為良性。②鎖骨上的腋窩淋巴結情況:正常情況下,這兩個部位的淋巴結是不腫大的,且質地教軟。有乳腺腫塊者若同時發現這兩個部位有淋巴結腫大,且找不出造成淋巴結腫大的其他原因,則高度懷疑乳腺腫塊是惡性的。③腫塊內鈣化聲像:鈣化對乳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乳腺癌的鈣化特征為針尖樣或泥沙樣微小鈣化,彩超的高分辨率很容易發現腫塊的鈣化情況。④腫塊內和周圍的血流情況:乳腺癌可刺激機體生成一種肌瘤血管生成因子,會刺激血管生成,并形成豐富的血管網絡。彩超常表現為腫塊內部或周圍有較豐富的血流,有時可以發現腫塊內的穿支血管,尤其是動脈血管。
此外,有經驗的彩超醫生還可以結合臨床上的腫瘤特征,如有無乳頭異常溢液、腫瘤面皮膚有否橘皮樣改變,以及觸及腫塊的硬度,活動程度等,以提高判斷的準確性。
①對臨床觸診明顯的1.0 cm以上腫塊,超聲檢查可以清楚的顯示腫塊的輪廓、形態、大小及位置、單發或多發,通過超聲圖像分析,大多數可見到腫塊內的鈣化斑點和斑塊,約90%以上可以分析出腫瘤的良、惡性。②對良性腫瘤可以較準確的進行分類,如纖維腺瘤、囊腫、增生結節、脂肪瘤等。尤其對囊、實性腫物鑒別準確可靠,優勢突出。③對臨床觸診不清楚的小腫塊,選用高頻探頭掃查可發現0.3~0.5 cm的微小腫塊,有利于早期乳腺癌的篩選和發現。④對乳頭溢液、溢血而觸不到明顯腫塊的患者,超聲掃查可發現擴張的乳管以及乳管內隱藏的小病灶。此外,還可協助臨床行腫瘤定位手術切除。⑤對X線鉬靶照相技術有困難或照不到的部位,如乳腺邊緣、內乳區、位置深在靠近胸壁的小腫瘤、發育不良的小乳腺,以及懷疑有腋下轉移灶的病例,超聲可不受這些因素干擾,清楚顯示腫塊的大小和形狀。此外,對X線難以顯示的致密型乳腺內的腫塊,超聲檢查可以清晰的顯示其病灶的輪廓和形態。
乳腺癌好發部位為外上象限區,其次為乳暈區,乳腺癌低回聲腫塊周圍不規則回聲暈是診斷乳腺癌的重要依據,典型的乳腺癌聲像圖特征是:①腫塊形態不規則,無包膜,邊緣呈蟹足樣浸潤,腫塊較小時,形態尚規則。②邊緣回聲有兩種類型,一種為邊緣粗糙回聲增強(惡性暈),另一種邊界光滑,側緣回聲減弱(側壁聲影)。③內部回聲有3種類型;一種為等回聲,回聲稀少,分布不均,另一種為均勻低回聲,第3種內部為點狀增強回聲可伴聲影(微小鈣化點),或簇樣鈣化灶。④后方回聲可增強或聲衰減,同時可見其他轉移病灶以及腋下、鎖骨下轉移性淋巴結。
①乳腺癌CDFI顯示腫瘤血管密度高,血供豐富,其表現為長短不一的粗點狀、短線狀、條狀、分枝狀、半環狀等,穿行于腫塊內部或邊緣。②應用CDFI對腫塊內顯示血流信號的形態和數量,參照Adcller的半定量方法,將血流豐富程度由低到高分為4級,0級為無血流,I級為1~2個點狀血流,II級為3~4個點狀血流或1~2個長血管,III級為大于4個點狀血流或大于2個長血管。且血管相互連通,交織成網狀。等級越高,惡性的比例越大,III級血流應高度懷疑有惡性病變。血流越豐富,乳腺癌轉移概率越高,這對評估乳腺腫塊的預后有重要意義。③惡性腫瘤的血管明顯增多。Mcnicholas認為以≥3條血管為臨界值。④惡性腫瘤血流信號檢出率文獻報道為87%~98%。
乳腺癌腫塊內部血管大都具有走行不規則、粗細不一的特點。彩色多普勒惡性腫瘤血流信號明顯高于良性腫瘤,多為高速高阻血流[2]。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診斷乳腺癌有一定的局限性。典型的乳腺良惡性腫瘤有明顯的區別,但較早期或體積較小的乳腺癌,有相當部分界限清晰、內部回聲均勻、新生血管較少,血流難以顯示。另有部分惡性腫瘤中心常有壞死,增加了聲波的穿透性,有時甚至會出現后方回聲增強。這些良惡性交錯現象,增加了超聲的誤診率。
[1]潘麗玲,王良玉,周瑞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腫塊的鑒別診斷.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6,8(8):478-480.
[2]段學蘊.彩色多普勒檢測乳腺癌周邊血流分布及其頻譜改變.中華超聲影像雜志,1993,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