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袁興武
支氣管內膜結核(endobroehial tuberculosis,EBTB)是發生于支氣管黏膜或黏膜下層的結核性病變,臨床上誤診率高,診斷有較大困難,現就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確診的35例EBTB病例做一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35例住院患者,男性1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35.93±17.16)歲。患者均有咳嗽癥狀,其中伴咳痰20例,發熱13例,咯血3例,胸痛22例。
1.2 X線胸片或胸部CT檢查 未見異常者13例;兩肺紋理增多、粗亂、模糊者10例;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者7例;提示肺占位性病變者5例。
1.3 纖支鏡檢查 所有患者在纖維支氣管鏡直視下觀察氣管、支氣管(左、右)及各肺段、支氣管黏膜,經取活檢組織病理檢查確診為結核;經刷檢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找到抗酸桿菌而確診。
1.4 痰涂片查抗酸桿菌及PPD試驗檢查 痰涂片查抗酸桿菌陽性2例;PPD試驗強陽性8例,陽性20例,陰性7例。
1.5 治療 所有確診患者均予標準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療程6~9個月,同時輔以纖維支氣管鏡局部給藥治療。
2.1 纖維支氣管鏡下表現:①浸潤型8例(22.9%),表現為支氣管黏膜水腫充血明顯,導致支氣管管腔狹窄,未見干酪樣物質和瘢痕收縮。②潰瘍增殖型13例(37.14%),表現為支氣管黏膜表面破潰,潰瘍底有肉芽組織,其上可有灰白色分泌物覆蓋,部分內芽組織增生,阻塞支氣管。③干酪型2例(0.06%),表現為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表面廣泛覆蓋白色干酪樣物。④狹窄型12例(34.3%),表現為支氣管黏膜纖維增生肥厚,狹窄或閉鎖。
2.2 纖維支氣管鏡活檢、刷檢或支氣管肺泡灌洗結果:活檢陽性14例(40.0%);刷檢查到抗酸桿菌13例(37.1%);肺泡灌洗液查到抗酸桿菌8例(22.9%)。
2.3 誤診分析:35例患者中初診誤診20例(57.1%),誤診疾病有慢性支氣管炎10例、哮喘8例、肺癌7例、支氣管擴張3例,其他6例。
EBTB是發生于支氣管黏膜或黏膜下層的結核性病變,是結核桿菌直接侵犯支氣管黏膜、黏膜下層或鄰近縱隔淋巴結結核侵潤蔓延至支氣管所致。本文3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21例,占60%,與文獻報道類似[1],中青年為主。成人支氣管內膜結核常見的有兩種感染途徑[2]:一是肺內病灶中結核桿菌直接侵入支氣管。二是肺內病灶通過支氣管周圍組織累及支氣管黏膜,或結核桿菌經過血行播散和淋巴引流侵襲黏膜下層。因EBTB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與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癌等鑒別困難。故臨床誤診率較高,往往因診治不及時而延誤患者治療時機。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EBTB的診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EBTB纖維支氣管鏡下表現多樣,易與炎癥、腫瘤相混淆,故刷檢、活檢及支氣管肺泡灌洗等檢查方法的聯合應用極為關鍵,本文收錄的35例患者經上述方法聯合應用后全部得到確診。本組EBTB患者經標準化療+纖維支氣管鏡局部給藥治療后,35例患者的癥狀均緩解,但有12例遺留了不同程度的支氣管狹窄,這與患者診治延誤有關,因此早診斷,早治療是EBTB患者,防止氣道的狹窄,維持肺功能的正常的關鍵。
[1]張和武,靖秋生.支氣管結核的臨床現狀.臨床內科雜志,2007,10(28):653-655.
[2]孫亞萍,李鳧,堅甄琴.支氣管鏡在支氣管結核治療中的應用進展.實用醫學雜志,2008:2722-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