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繼波
為落實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我院創建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成效顯著。并且逐漸的擴展到全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在活動中,我們消毒供應中心積極配合護理部,本著“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的服務理念,主動為臨床服務,開展了消毒供應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工作。
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組織學習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方案,參加護理部組織的培訓,使全科人員從思想上認識和重視,轉變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務必進行反復討論,制定出個人和科室的優質服務承諾,承諾主要是踐行“以人為本”的宗旨,本著“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的服務理念,消毒供應中心能夠做到的必須做,消毒供應中心能夠解決的必須解決,滿足臨床工作的要求,盡最大可能減輕護士非專業性、事務性的工作。所有的承諾內容公開,以便大家互相監督執行。
首先,我們實現了由分散式管理到集中式管理。然后,按照優質護理服務實施方案逐漸落實。
3.1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崗位工作流程、崗位質量標準及考核標準,把規范化管理引入科室管理中。做到人人責任明確,分工合理。
3.2 加大培訓力度,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專業水平。科室每周組織業務學習,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及溝通、禮儀規范,定期組織人員到相關科室學習,請有關廠家對全科人員進行相關培訓,組織人員到上級醫院專業科室學習。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的相關知識,學習本專業的新技術、新業務,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用于為臨床服務。為了讓我們的操作更規范、更熟練,我們開展了專業技能比賽,包括各種治療包的包裝制作,器械清洗、敷料包的折疊等,全科人員都參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3 推動主動服務模式,護士長及科室質量小組成員,深入到臨床一線所有科室,了解臨床需求,現場解決問題。同時進行滿意度調查,發放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分,征集臨床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意見建議,建立持續改進制度。每個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每月必須到臨床科室征求意見,增加他們的責任意識,使其自覺的把工作重點轉向臨床、轉向患者,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3.4 完善工作流程,實行集中管理。對臨床科室的器械集中管理,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發放全部由消毒供應中心完成。各種治療包實行標準包制度,同時,各科室可以提出科室特色包,到消毒供應中心備案,由消毒供應中心供應,滿足臨床所有的需求。
3.5 細化服務內容。為了保證臨床使用的需求,消毒供應中心改變排班模式,進行彈性排班,所供應的物品全部做到下收下送到科室,每日上午、下午兩次到科室下收下送,臨時需要電話聯系,10 min內送到位。夜間備齊急救物品包,放置在指定位置,由專人取送到使用科室。我們引入了雙層無紡布及紙塑包裝袋包裝治療包,延長滅菌有效期,減少臨床護士清點檢查的次數和時間,把時間還給了護士。為了讓臨床科室了解消毒供應中心所供應的物品,日常下收下送人員給予科室必要的指導,同時,利用全院繼續教育的機會,專題進行消毒供應中心物品的管理及使用講座,效果顯著。
3.6 加強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素質教育,配合護理部的活動,在科內開展了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優質服務的活動。進行了溝通禮儀培訓,規范溝通禮儀標準,增強溝通能力,做到與臨床科室溝通通暢。在服務滿意度調查表中,增加了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著裝儀表、溝通禮儀、語言表達等護士素質的內容。促進了工作關系的和諧和融洽。
確保醫療安全 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過程中,更加強化科室的管理,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及質量標準,合理安排人力資源,根據臨床各科室的需求特點,建立了彈性排班制度。建立各類應急預案,進行培訓及演練。堅持各項監測標準,物理監測、化學監測、生物監測落實責任到人,并且嚴格執行《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的要求。物品檢查包裝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治療包封包前必須二人確認,制定了無菌物品發放檢查流程。科室的質控小組,由每月一次檢查活動,改為每月二次檢查活動,查出的問題立即糾正,科室交班會上通報,嚴重問題上報相關科室,制定持續改進措施,措施實施后進行效果評價。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確保醫療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通過一年多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實踐,我們越來越體會到消毒供應中心的作用非常重要。臨床的工作因為我們的支持而圓滿,因為我們的努力而錦上添花。我們也收獲了專業知識、收獲了尊重和理解、收獲了工作的快樂與滿足。衛生部曾指出“優質護理服務”的最終目的是要在衛生系統各級各類醫院全面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強化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支持保障措施是基礎,因此消毒供應中心應該發揮基礎作用,我們的目標是“護士滿意”“科室滿意”“醫院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