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衛(wèi)斌
早期功能鍛煉在燒傷后瘢痕攣縮畸形預防中的效果研究
陶衛(wèi)斌
目的 探討早期功能鍛煉在燒傷患者瘢痕攣縮畸形預防中的效果。方法 對本院收治的25例燒傷患者進行積極的治療后,給予早期功能鍛煉,觀察其療效。結果 治愈20例29只手,顯效4例6只手,有效1例1只手。24例患者手部關節(jié)功能恢復良好,手部功能基本恢復;1例患者因未按照醫(yī)生的指導堅持功能鍛煉,瘢痕攣縮畸形形成。結論 燒傷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可有效預防瘢痕攣縮畸形的形成。
早期功能鍛煉;燒傷;瘢痕攣縮畸形
由火焰、強輻射熱和高溫固體引起的組織損傷稱為燒傷[1],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后常可引起增生性瘢痕從而導致瘢痕攣縮畸形的形成,瘢痕攣縮畸形如果位于手和關節(jié)部位,則可以造成關節(jié)功能畸形或障礙,不僅僅影響外觀,限制功能,還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影響。因此,在對燒傷患者進行早期的積極抗休克和抗感染的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預防燒傷后瘢痕攣縮畸形的發(fā)生,盡早恢復燒傷部位的功能。筆者對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25例手部燒傷患者進行了早期功能鍛煉,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25例手部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齡14~52歲,平均年齡為35.2歲;25例患者共36只患手,其中,Ⅱ度燒傷11例,Ⅲ度燒傷9例,深Ⅱ、Ⅲ度混合燒傷5例;燒傷原因:電擊傷6例8只手,火焰燒傷11例16只手,化學燒傷4例6只手,熱液燙傷4例6只手。
1.2.1 早期處理 Ⅱ度上上患者入院后進行創(chuàng)面包扎,局部給予凡士林紗布覆蓋創(chuàng)面,包扎時注意按照手功能位進行包扎,松緊適度避免影響血運,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每日或隔日換藥。深Ⅱ度燒傷則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包扎或暴露治療,并進行早期手術植皮治療創(chuàng)面。Ⅲ度燒傷早期給予暴露療法,給予3%碘酒外涂,保證患者手部末稍血運良好,盡早手術切痂植皮封閉創(chuàng)面。
1.2.2 早期功能鍛煉
治愈:患者的手部關節(jié)活動完全恢復至正常。顯效:不影響日常生活,手能半握拳,可進行輕便的工作。有效:患者的手部活動范圍比治療前明顯增加,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的手部功能無任何變化。
本組25例患者36只患手經過治療和早期功能鍛煉后,治愈20例29只手,顯效4例6只手,有效1例1只手。24例患者手部關節(jié)功能恢復良好,手部功能基本恢復,不影響日常生活;1例患者因未按照醫(yī)生的指導堅持功能鍛煉,受傷部位瘢痕增生,瘢痕攣縮畸形形成。
燒傷是指由熱力、電能、化學物質、放射線等引起的粘膜、皮膚、甚至深部組織的損害,其中以熱力燒傷最為多見[2]。據(jù)相關資料統(tǒng)計顯示,我國燒傷的年發(fā)病率為1.5%~2.0%,僅次于交通事故傷。燒傷不僅給患者的身體上造成了傷害,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心理也形成一定的影響。燒傷部位功能的恢復程度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早期處理不當不僅可引起患者休克、感染,甚至死亡。早期功能鍛煉對患者相關部位的功能恢復密切相關,如果早期處理不當可引起燒傷部位瘢痕攣縮畸形的形成,嚴重影響患者的燒傷部位的功能恢復,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較多注重燒傷患者燒傷部位的早期功能康復鍛煉[3-4],認為早期進行功能鍛煉時防止瘢痕攣縮畸形形成的重要方法之一[5],在早期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燒傷部位的功能鍛煉,鼓勵患者客服困難,持之以恒,每次練習都要盡量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囑咐患者出院后堅持進行有效的康復鍛煉,及時進行隨訪。
本研究中25例患者經過積極的早期功能鍛煉后,24例患者手部關節(jié)功能恢復良好,手部功能基本恢復,不影響日常生活;1例患者因未按照醫(yī)生的指導堅持功能鍛煉,受傷部位瘢痕增生,瘢痕攣縮畸形形成。可見積極有效堵塞早期功能鍛煉對預防瘢痕攣縮畸形是有效的。綜上所述,燒傷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可有效預防瘢痕攣縮畸形的形成。
[1]黎鰲,楊宗城.燒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53.
[2]孫要文,張振信,楊旅軍,等.高壓電燒傷創(chuàng)面的早期修復治療(附85 例報告).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0,10(12):8182.
[3]郭振榮,盛志勇,朱兆明.燒傷面積大于90%Ⅲ度超過70%的燒傷病人的康復.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92,17(6):466.
[4]彭建宇,李靜琴,趙桂蘭.燒傷病人早期康復護理.齊魯醫(yī)學雜志,2004,18(1):2.
[5]李世榮,王珍祥,毋巨龍,等.412例手燒傷后瘢痕攣縮畸形的治療.中華燒傷雜志,2000,16(6):366.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revention of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fter burns
TAO Wei-bin.Henna province city zhoukou hospital, zhoukou 466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revention of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fter burns.Methods 25 patients with burns in our hospital were given to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after an active treatment,then the effect were observed.Results 29 hands(20 cases)were cured,6 hands(4 cases)had marked effect,1 hand(1 case)was effect.The joint function of hand showed good recovery,hand function were basically recovered,1 cases occurred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becaused of not insisting on functional exercise according to the guidance of doctor.Conclusion The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can effectly prevent the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fter burns.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Burn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yī)院
1.2.2.1 于患者術后10 d鼓勵患者進行手部作輕微活動,以后逐漸增加各個關節(jié)的活動程度,協(xié)助拇指與各指的對指、對掌、分指、握拳運動等,運動量根據(jù)患者自身的具體情況從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持之以恒的進行鍛煉。
1.2.2.2 對于深度燒傷的患者進行瘢痕組織的按摩和牽引,按摩時要注意力度,避免用力過大損壞新生的皮膚或形成水泡。鼓勵患者持之以恒,樹立信心,堅持進行按摩。
1.2.2.3 對于創(chuàng)面植皮患者除外每日進行按摩外,還需要每晚進行手功能位固定包扎,并每日進行手部關節(jié)的主被動屈伸活動,活動幅度逐漸由小至大,以最大限度的恢復手部的功能。對于深度燒傷患者在燒傷部位即將愈合時即給予彈力繃帶加壓治療,加壓的力度以不影響手部血運為準。
1.2.2.4 患者的手部創(chuàng)面愈合指導患者每天用40℃溫水浸泡每次15~20 min,1~2次/d,在浸泡的同時做主、被動手指屈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