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與措施
張海濤
目的探討重癥監護室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并討論避免其發生的防止措施。方法隨機選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重癥監護室收治的機械通氣的患者60例,根據是否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而分為VAP組(28例)以及非VAP組(30例),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資料,并進行比較,從而探討引發該病的危險因素。結果VAP組患者的深靜脈穿刺置管、通氣時間、意識障礙、留置胃管均高于非VAP組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關因素分析顯示,重癥監護室的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主要有深靜脈穿刺置管、通氣時間、意識障礙、留置胃管等因素。結論做好環境管理、加強手衛生、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口腔護理、嚴格無菌操作、預防誤吸以及返流、正確吸痰等,是降低VAP死亡率的有效護理措施。
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措施
本文隨機選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重癥監護室收治的機械通氣的患者,進行相關危險因素的分析以及預防的措施的探討,闡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重癥監護室收治的機械通氣的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1~85歲,平均年齡(65.2±2.4)歲,機械通氣的時間為1~31 d。根據是否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而分為VAP組(28例)以及非VAP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分析方法對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兩組患者的深靜脈穿刺置管、通氣時間、意識障礙、留置胃管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并對各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結果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相關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比較 如表1所示,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相比較,VAP組患者的深靜脈穿刺置管、通氣時間、意識障礙、留置胃管均高于非VAP組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比較(例,%)
2.2 相關因素分析 如表2所示,重癥監護室的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主要有深靜脈穿刺置管、通氣時間、意識障礙、留置胃管等因素。

表2 Logistic回歸結果分析
近年來,機械通氣已成為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醫院獲得性肺炎[1]。本文研究顯示,VAP組患者的深靜脈穿刺置管、通氣時間、意識障礙、留置胃管均高于非VAP組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關因素分析顯示,重癥監護室的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主要有深靜脈穿刺置管、通氣時間、意識障礙、留置胃管等因素。
[1]周雁榮,羅亮春,魯敏.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30例病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7):4151-4152.
[2]李威,彭粵銘,曹靜.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護理策略的實施及效果評價.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0,9(4):282-284.
465200 河南省固始縣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
相關研究顯示,引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還有環境污染、無菌操作不嚴、呼吸機管路的污染、機體免疫力低下、廣譜抗生素應用以及VAP致病菌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那么,針對諸多的影響因素,我們應該采取什么預防措施以減少該病的發生是很關鍵的問題[2]。①重視重癥監護室的環境:對于侵入性操作繁雜的重癥監護室患者,必須要確保室內環境的整潔,空氣的溫度以及濕度適宜,每個月要進行嚴格的細菌學檢測,減少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等感染菌的數量。②重視無菌操作:在進行侵入性等醫療操作的時候,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盡量減少探視的時間,避免增加感染的機會。③合理應用抗生素:盡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量,預防性用藥不但不會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而且會引起菌群失調,加大了治療的困難。④濕化呼吸道:該措施對于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有重要的作用。濕化氣道能維持支氣管上皮細胞生理功能及正常的纖毛運動,預防了呼吸道感染。⑤增加免疫力:對于重癥患者,治療的早期應用胃腸內營養,以利于胃腸內上皮的維持,促進炎性調節因子的生成,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的平衡。
總之,重癥監護室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預防要從多方面著手,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是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要途徑,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死亡率、減少醫療費用以及節約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