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君
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療效觀察和護理體會
劉昌君
目的探討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療效觀察和護理體會。方法將80例腰椎骨質增生患者隨機分成兩組,40例治療組采用中藥熏蒸治療,40例對照組采用電針加TDP照射理療。觀察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骨質增生較電針加TDP照射理療的療效更好,且無痛苦,簡便易于掌握,患者更易接受。
中藥熏蒸;腰椎骨質增生;療效觀察;護理
腰椎骨質增生又稱“骨刺”,中醫認為是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而致筋脈失養拘急,或慢性勞損、風寒濕邪內侵致筋脈不通、血氣淤滯所致[1]。主要癥狀是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克引起相應的癥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后跟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克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疼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以中老年人多見。傳統治療多以口服中西藥物、針灸理療以及其它對癥支持治療,效果不太理想。中藥熏蒸療法是一種通過電腦溫控叫加熱產生對人體無損傷的重要濕熱因子,并且利用蒸汽中的各種成分的滲透和經穴調節作用于人體的一種自然療法,它將藥理作用和熱力有及的結合起來,經皮膚吸收藥物及濕熱作用擴張血管,具有強筋壯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消炎止痛等多重功效[2]。本科室于2007年8月以來采用中藥方劑熏蒸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患者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并總結出了中藥熏蒸治療的相關護理體會。
80例患者均經X線或CT腰椎攝片檢查確診為腰椎骨質增生,全部患者均有慢性腰痛病史;部分患者伴有患者伴有下肢麻木或疼痛等癥狀。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治療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在42~64歲之間,平均52歲。對照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在45~63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4歲。兩組在病情、病程、臨床分型、年齡和性別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1 治療組 用姜活、細辛、冰片、杜仲、川斷、藿香、木香、白芷、當歸、紅花、丁香、薄荷、石菖蒲、威靈仙、雞血藤、骨碎補、制川烏、透骨草、伸筋草、和穿石破各20 g加水1500 ml置于熏蒸機鍋內,煮沸15 min后,更具患者耐受情況調節艙內溫度灶40℃ ~42℃之間,患者進入艙內,取仰臥位,熏蒸25~30 min,1次/d,10 d為 1療程,每個療程結束休息 3 d,治療3個療程觀察療效。
2.2 對照組 取腰部腎俞、大腸俞、阿是穴、腰段夾脊穴、腰陽關、委中、承山、昆侖,針入得氣后,腰部施提插捻轉瀉法,委中施捻轉行氣,然后接通電針儀連續波,強度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宜。局部加TDP治療儀照射。1次/d,10 d為1療程,每個療程結束休息3 d,治療3個療程觀察療效。
3.1 療效評定標準 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擬訂[3],①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活動自如,隨訪半年無復發;②顯效:疼痛癥狀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功能基本正常,不影響生活和工作;③有效:疼痛略有減輕,關節活動功能略有好轉;④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或毫無改善。
3.2 治療效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治愈22例,顯效11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治愈15例,顯效10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從上表可以看出,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和8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效果高于電針加TDP照射理療。
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骨質增生所用中藥成分均具有改善組織器官血液循環,增加組織器官營養供應,消除局部組織非炎癥性水腫和致痛物質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中藥熏蒸時中藥煮沸產生大量中藥離子,以離子特性滲透皮膚進入體內,改善血液循環,使關節靈活[4]。更可促進患處新陳代謝,加快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從而起到消腫止痛和緩解腰肌痙攣的特殊作用。而且中藥熏蒸以中藥的氣態作用于患者周身,通過人體皮膚的吸收,可避免藥物對消化系統的刺激,減輕肝、腎負擔,從而提高了藥物利用度,且具有簡便、容易掌握,見效快,無副作用的特點,患者易于接受。但中藥熏蒸還是有其局限性,因其直接作用于全身肌膚,有心血管疾病,體質虛弱者慎用。婦女在懷孕期、經期禁用。皮膚過敏反應者應根據情況,或停或用[5]。
5.1 操作前向患者解釋中藥熏蒸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詢問有無禁忌證,空腹,女人月經期不宜。
5.2 根據患者熏蒸的部位、年齡、皮膚對溫度的耐受力調節合適的溫度。溫度不可過高以免燙傷皮膚,過低則起不到作用。一旦發生燙傷,應及時通知醫生進行對癥處理。
5.3 由于熏蒸時大量出汗,故熏蒸前后患者應多飲水,防止出汗過多引起虛脫,熏蒸后不宜立即外出,稍事休息后再離開病室,防止昏厥和感冒。
5.4 關閉門窗,室溫保持在22℃ ~24℃,治療結束后及時擦干身體,穿好衣服,防止受涼后感冒。
5.5 加強巡視在治療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詢問有無頭暈、心慌、乏力等虛脫癥狀,如果發生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對活動不便者專人協助,確保安全,防止摔傷、燙傷。
[1]王衛生,王琴琢.骨質增生癥.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79-80.
[2]劉翠萍,張翠萍,張秀萍.中藥熏蒸法治療頸椎病,腰椎病及骨折后功能康復病人的護理.護理研究,2007,21(6):1630.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297.
[4]張琴,郭俐宏,馮曉敏.中藥熏蒸配合艾灸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護理.護理學雜志,2004,19(19):39.
[5]蒙杏澤,梁學軍.中藥熏蒸法治療痹癥37例療效觀察.中醫外治雜志,1998,7(1):24.
641000 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
5.6 預防交叉感染 熏蒸機倉內外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治療時患者穿一次性衣褲,防止交叉感染。治療室每日進行紫外線照射30 min。治療結束后開窗通風,防止室內過分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