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杰
社區超聲結合體重指數診斷脂肪肝的效果分析
董淑杰
目的分析與探討在社區采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對脂肪肝患者的篩查優缺點。方法對本市5個社區近3年來通過超聲診斷顯示出脂肪肝的患者共120例,分別采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與超聲單獨診斷,對比兩種方法的診斷效率。結果采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診斷符合率與單用超聲診斷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采用超聲結合BMI診斷的效率更高。結論隨著我國脂肪肝患者數量的增多,在社區使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診斷脂肪肝,不僅能夠方便患者,還能提高診斷率,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與應用。
社區醫療;超聲診斷;體重指數;脂肪肝;診斷效率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均有改變,這也導致脂肪肝的發病率近幾年來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社區醫療是整個社會醫療的重要基礎,能在社區采用合理的方法對脂肪肝進行診斷,對于患者的生活方式、醫師習慣甚至是改善國民平均體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1]。本文選取近3年來本市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通過超聲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的患者共120例,比較對其單獨使用超聲檢查與使用超聲結合BMI檢查的診斷效率。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市近3年來5個社區門診通過超聲波診斷脂肪肝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92例,女28例,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為(52.3±1.7)歲。
1.2 檢查方法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體位進行超聲切面探查。B超診斷的標準包括:輕度:患者肝臟的形態與大小均正常,邊緣銳,肝臟表面尚清晰。中度:患者的聲像顯示在輕度與重度之間,其肝臟的右葉肋下方斜徑有增大的表現,且肝臟邊緣鈍,回聲細密增強,其后緣的輪廓勉強可見。重度:患者肝臟明顯增大且形態飽滿,回聲細密增強明顯,且邊緣有明顯變鈍的現象,其后緣輪廓不清晰,且膽囊壁的回聲與肝臟回聲的融合顯示不清晰[2]。在進行B超檢查后,對每位患者再使用B超結合體重指數(BMI)進行二次檢查。
對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檢查的結果進行比對,單獨超聲進行診斷的符合率為71.0%,采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診斷的符合率為82.3%,具體數據詳見表1。使用ROC曲線對超聲結合BMI診斷脂肪肝的價值進行分析,其面積標準誤差為0.032,可信區間為(0.843,0.944)。

表1 單獨使用超聲檢查與超聲結合BMI診斷脂肪肝符合率對比(例,%)
脂肪肝在臨床上主要是指患者的肝臟內脂肪含量高于肝臟重量的5%,在臨床上,早期的脂肪肝患者其癥狀一般不明顯,但是不采取任何措施進行控制,患者的病情就會發生惡化。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均與過去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導致肝臟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呈現上升的趨勢。脂肪肝是我國第二大肝臟疾病,僅次于病毒性肝炎。
就目前臨床上對脂肪肝的診斷而言,尚未發現特異性強而敏感性高的診斷方式。肝臟穿刺活檢是脂肪肝診斷的黃金標準,但其具有創傷性,一般來說不容易讓患者及其家屬接受。CT檢查費用高且具有放射性,故在臨床上的使用也具有局限性[4]。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提高,其無創傷、低費用、簡便操作等優點也逐漸使其成為脂肪肝診斷的首選方法。但超聲診斷因其檢查結果的主觀性而要求醫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所以能夠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診斷脂肪肝的方法對于政府、人民、社區醫療、公共醫療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就超聲結合BMI對脂肪肝進行篩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可知,采用該方法其符合率明顯高于單純使用超聲檢查的符合率高,這也說明在社區使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對脂肪肝進行篩查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且費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的診斷方法。在執行該方法的前提下,在社區進行定時的健康宣教,幫助普通居民改善生活習慣與飲食方式,保障膳食吸收與適宜運動,能夠為降低脂肪肝的發病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診斷脂肪肝的效果較好,但因為各個地區的飲食習慣與人種差異,人們的體重指數也會受上述因素的影響,故對該方法應進行更大范圍的研究,以提高檢察指標的效能。
[1]張蔚,杜兵,羅克文,等.健康體檢中脂肪肝發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臨床醫學,2009,5:56.
[2]張建煒,汪天富,膠杰,等.基于B超圖像多重分形譜的脂肪肝嚴重程度識別,中國醫學影像學技術,2009,25(7):34.
[3]王占耀.現代肝病診斷與治療.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168.
[4]范增高,曾民德.脂肪肝,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187-190.
021100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巴彥托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3 評價標準 比較2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效率,以此來判斷采用超聲結合體重指數診斷脂肪肝的優劣性[3]。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2.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與檢驗,對超聲結合體重指數的診斷率使用ROC曲線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