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萍
患者,女,48歲,1992年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肌內注射青霉素80萬U,2次/d,第3天注射時,剛推入少許藥液患者即感頭昏、眼前發黑即刻昏倒,經靜注地塞米松20 mg、上氧等處理后蘇醒。2000年患者無意到病房治療室,正遇上護士在稀釋青霉素,即刻面色蒼白、呼吸困難昏倒在地,立即給予靜推地塞米松20 mg、上氧等搶救后蘇醒。此后,患者遠離青霉素使用的環境。2010年一護士拿著青霉素皮試液到門診診室,準備給一熟人做青霉素過敏試驗,護士從患者身邊經過,患者即刻昏倒在地,呼吸急促,脈搏微弱、手足抽搐、血壓50/30 mm Hg。診室醫師10年前搶救過患者,了解護士拿的是青霉素后,立即把患者抬到隔壁計劃生育門診手術室進行搶救,經肌內注射0.1%腎上腺素1 ml、靜推地塞米松20 mg、上氧、靜脈滴注鈣劑等搶救后,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臨床應用青霉素類時,較多出現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藥物熱、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型反應,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過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數分鐘內發生,癥狀為呼吸困難、紫紺、血壓下降、昏迷、肢體強直,最后驚厥、可在短時間內死亡。各種給藥途徑或應用各種制劑都能引起過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藥的發生率最高。過敏反應的發生與藥物劑量的大小無關。對本類高敏者,雖極微量也能引起休克[1]。
空氣中極微量青霉素致過敏性休克病例罕見。這一病例提醒我們醫務工作者使容易致過敏藥物時,在有搶救措施的條件下、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使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使用此類藥物時,周圍有人突然昏倒,警惕有過敏事件發生。
[1]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