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是以肺泡壁為主并包括肺泡周圍組織及其相鄰支撐結構病變的一組疾病群。其發病率約為6/10萬 ~14.6/10萬。目前治療仍以糖皮質激素為主[1]。我們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聯合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對23例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進行了治療觀察,并與只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的對照組進行了療效比較,現總結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46例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齡40~68歲,平均56歲,均按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02年制定的診斷標準[2]確診?;颊吲R床癥狀和體征主要包括進行性活動后呼吸困難,咳嗽、咳痰,Velcro啰音等。胸部X線檢查顯示兩肺彌漫性、密度不均片狀影,其間有融合灶網狀及網狀結節,病變部位以雙肺中下部為主,胸部高分辨CT(HRCT)顯示肺間質網格狀陰影和蜂窩肺改變,部分呈磨玻璃樣改變。
1.2 治療方法 將4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3例,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采用常規氧療、化痰及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15 min,吸后清水漱口,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在治療3個月后判定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2](1)反應良好或改善:①癥狀減輕,活動能力增強。②X線胸片或HRCT異常影像減少。③肺功能表現TLC、VC、DLCO、PaO2較長時間保持穩定。(2)反應差或治療失敗;①癥狀加重,特別是呼吸困難和咳嗽。②X線胸片或HRCT上異常影像增多,特別是出現了蜂窩肺或肺動脈高壓跡象。③肺功能惡化。有效率=反應良好或改善合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3個月后,對照組反應良好或改善15例,反應差或治療失敗8例,有效率65.22%。觀察組反應良好或改善20例,反應差或治療失敗3例,有效率86.96%。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的有效率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目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臨床治療仍以使用糖皮質激素為主。由于靜脈滴注或口服激素的全身激素療法存在不良反應多,患者依從性差等問題,所以最近提倡采用局部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方式。布地奈德是非鹵化的新型糖皮質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強,吸入后在肺內的沉積率高,而且停留時間長。經霧化吸入后藥物以氣霧形式沉積在氣道黏膜,能夠直接到達肺病變部位,作用直接,起效迅速,避免了對非病變部位的影響,同時大大減小了不良反應,療效高,患者依從性好[3]?,F代藥理學研究認為,黃芪含有多糖、皂苷、黃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有抗纖維化作用[4]。黃芪不僅能夠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擴張血管,還能保護、修復、激活紅細胞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率。實驗研究表明,黃芪可明顯減少總膠原蛋白及I、Ⅲ、Ⅳ型膠原在大鼠肺組織和肝臟的病理性沉積,使膠原蛋白的含量明顯下降[5]。我們將46例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3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靜脈滴注。結果表明,治療3個月后,經療效判定,對照組反應良好或改善15例,反應差或治療失敗8例,有效率65.22%。觀察組反應良好或改善20例,反應差或治療失敗3例,有效率86.96%。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的有效率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因此,我們認為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聯合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來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臨床療效顯著,患者依從性好,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應用。
[1]陳麗萍,楊曉紅,王建,等.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臨床研究的系統評價.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17):3312-3315.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7):387-389.
[3]徐月清.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臨床觀察.吉林醫學,2010,31(32):5759-5760.
[4]張召才,楊英珍,李雙杰,等.黃芪甲苷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纖維化的影響.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3,22(9):515-519.
[5]杜德兵,羅世珍,余平,等.黃芪聯合丹參預防肺結核肺纖維化的研究.中國防癆雜志,2007,29(4):3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