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衛東,劉克勝
1、中華全國供銷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濟南華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
核桃是兼具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世界四大干果之一,被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列為六大戰略性干果之首。“農業產業集群”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產生的新興農業經濟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建議濟南市政府從全市層面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創建“濟南核桃產業集群示范園”和申辦“中國核桃文化節”,并與美國加州核桃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等措施,探索以生態農業產業發展致富農民,保護生態,美化泉城,建設都市現代農業的創新之路。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其果仁和深加工制品被譽為“21世紀超級食品”,是兼具生態化、市場化和產業化的山區特產。因此也被國家“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列為六大戰略性干果產業之首。中國是核桃產銷大國,核桃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之首。核桃樹具有樹齡長、病害少、管理易、價值高等特點,既是理想的生態林,也被山區人民稱為“養老樹”。據統計,濟南南部山區核桃種植面積已達26.5萬畝,產量2.59萬噸,占山東全省核桃產量的1/3,近年呈快速增長趨勢。濟南已成為全國核桃資源最豐富的省會城市之首。
從產業基礎看,近年來南部山區、縣、市都把核桃作為富民的主導樹種發展。如歷城區的冶河核桃專業合作社,在山東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持下,已形成年產80多萬株優質成品核桃苗木的繁育基地,“支部+協會”的模式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2008年5月9日,習近平副主席曾專程到冶河考察調研并給予了充分肯定;又如歷城的華魯食品有限公司通過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核桃深加工,成為具有年加工3000多噸核桃能力的省級龍頭企業,并是制定核桃油國家標準的主要成員單位;章丘市的匯友金核桃有限責任公司也研發上市了核桃蛋白系列飲料;長清區、歷城區的高而辦事處等單位也正在積極籌措新建擴建核桃加工企業。
由此可見,濟南南部山區雖然有扁桃、板栗、櫻桃、蘋果、中藥材等不少農林特產品種,但是無論從適栽性,還是普遍性和產業化等方面,都不如核桃更具有成為主導產業的基礎和潛力。
如上所述,南部山區各縣(市)區都將擴大核桃種植、加快核桃加工企業發展作為發展南山經濟的重要選擇。但是調查發現,由于缺乏從全市層面的統一規劃協調,南部山區出現了核桃引種混雜、果農管理技術落后、果實采收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各縣(市)區在核桃加工企業發展上也呈現重復建設、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同時,由于各縣(市)區的核桃產業發展都存在用地難、資金難和規模小、品種單一、技術水平低等共性難題,不僅很難形成產品品牌和市場競爭綜合優勢,而且給“南控”帶來更大的隱患和難度。
據調查發現,由于企業都只收購脫皮干核桃,所以核桃青皮的脫除都由山區農民自行處理。核桃青皮含有大量的多酚類、黃酮類和醌類物質,核桃青皮占鮮核桃總重的70%。經千家萬戶粗放的人工漚制和沖洗形成的大量黑水滲入地下,成為南部山區水源地嚴重的污染源。
由此可見,核桃產業是把雙刃劍。隨著核桃栽培面積和產量的不斷擴大,如果任其發展,在獲取效益的同時,留給南部山區的將是更加難以治理的水源地污染和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
1.濟南南部山區雖然可以發展多種特色種植業,但只有核桃具有栽培面積大、產量高、深加工增值潛力大,具有可以做大做強的生態產業基礎和市場前景。因此,南部山區走以發展促保護的道路,應該自選核桃作為主導產業。
2.核桃產業發展面臨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無序局面,市政府應及早出臺政策,從全市層面統一規劃,扶持引導,使其真正發展成為規模大、品牌響,具有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都市現代農業創新模式。
1.農業產業集群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由發達國家首先提出并成功應用于農業領域的新興經濟理論體系。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定義為“一群在地域鄰近和空間網絡相通,以生產和加工農產品為對象的企業和相關機構,由于共性和互補性聯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機整體”。像美國的加州核桃產業集群、荷蘭的花卉產業集群,都是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的典型案例。
經過調研,發現濟南的核桃產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和優勢。一是濟南市擁有山東省林科院、山東省農科院、山東輕工學院和中華全國供銷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等一大批駐濟中央和省屬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做為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二是已經擁有像歷城冶河、高而核桃專業合作社等核桃種苗繁育基地;也擁有濟南華魯食品、山東匯友金核桃等從事核桃深加工的省市級龍頭企業;三是濟南的核桃苗木,深加工產品在國內市場已經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基本具備了形成產業集群的基礎和條件。
通過創建“濟南核桃產業集群示范園區”,將會對我市核桃產業規范持續發展和招商引資、聚集張力發揮重要的平臺作用。
2.創建龍頭企業帶動型核桃產業集群
采用龍頭企業帶動型,通過政策扶持和市場運作,整合南部山區現有核桃中小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組建產貯運加銷和信息研發一體化的核桃產業集團。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定向支持下,統一種苗、統一農資、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統一品牌,以產業集群模式推動濟南核桃產業的集聚提升,既避免種苗混雜,采收期不統一造成的后加工難題,又解決千家萬戶因脫核桃青皮對南部水源地造成的污染,同時提高濟南核桃產業的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在“核桃產業集群示范園”基礎上建設“濟南核桃產銷技術信息平臺”,爭取成為對國內外核桃產銷信息價格有一定影響力的信息采集平臺。使之真正成為致富山民,保護生態,美化泉城的生態農業主導產業。
3.加大政府宏觀指導和政策扶持力度。
濟南中南部丘陵、山區,有占全市1/4的人口、1/2的土地、3/4的林果和4/5的景觀資源,是濟南的水之源、命之根,興則泉城美,衰則泉城丑。建議市政府對南部山區核桃產業發展給予重點扶持,如通過環保專項資金對核桃青皮的統一處理給予補貼;對按照規劃開展核桃品種改良,連片開發和技術指導的單位和企業,對核桃產業集群示范園建設和運行給予專項經費支持。
4.加大對外宣傳和合作交流,把核桃產業提升為核桃文化產業。
定位于現代都市農業的核桃產業,在解決好產業發展模式、山區生態保護同時,還要在旅游和文化建設上協調發展。例如美國加州的核桃市是以核桃生產和產業立市的城市,該市亞裔占全市人口57%,其中華人占28.63%,現任市長蘇王秀蘭女士帶領該市發展成為美國加州的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我市在確立核桃產業作為南部山區主導產業基礎上,完全可以爭取與該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同時還可以爭取承辦“中國核桃文化節”,通過以核桃為媒介的國內外文化旅游交流,不斷提升濟南現代都市農業水平和國內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