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霞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梁才辦事處林業站)
蘋果早期落葉病包括褐斑病、斑點病、輪斑病及灰斑病等,屬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體(塊)和分生孢子盤在落地病葉上越冬。翌年春天4~5月份產生分生孢子,隨雨水沖濺至地面的葉片上進行初侵染,多次通過氣孔進入葉片,也可以通過傷口直接侵入,以后進行多次再侵染。病菌除侵染葉片外,還危害枝條、嫩梢、果實。病害多在6月末7月初開始發生,如不及時防治,會造成果樹大量早期落葉、落果,果實不能成熟,嚴重影響果品產量、質量,同時也影響花芽分化與形成,造成來年產量少。如果連續數年受害,會導致樹勢衰弱,使果樹壽命縮短。
(1)落葉后至萌芽前徹底清掃園內枯枝落葉、雜草、病僵果,帶出園外集中燒毀,消滅病菌初次侵染源。
(2)結合冬季深翻果園掩埋殘余碎葉,促進病殘體分解,進一步清除病源。
(3)堅決不用病樹的枝干做開角架或支撐物,不用枯死枝、死樁,特別是鋸掉的腐爛病樹、刺槐做防護圍墻,以徹底減少病原菌傳播源。
(4)秋末冬初樹體涂涂白劑,以殺死在翹皮裂縫中越冬的病蟲,并預防枝干凍害。
(5)早春蘋果發芽前,在樹體及地面噴布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菌。
通過增施有機肥,配方施肥;及時灌水;適當修剪、通風透光;疏花疏果,合理負載等措施,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促進樹體中庸健壯。于秋季中熟蘋果已經采完,晚熟品種即將采收時,將基肥施入(9月至10月上旬)。一般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500~5000kg,并混加部分速效化肥和鈣、鋅、硼等微量元素;追肥一年2~3次;葉面噴肥5~6次,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另外,有條件的果園盡量實行種草、覆草,并做好果園的灌水、排水工作,以降低果園濕度,控制病蟲害傳播。
在生長季節一定要搞好夏剪。抹芽、摘心、扭梢、拿枝軟化、拉枝開角;及時疏除無效徒長枝、過密枝、病蟲枝,使樹下有30%的透光率,以改善園內和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有利于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擴散。
(1)預防措施
密切注意果園歷年病害初發期。首次噴藥時期應選在果園歷年發病的前8~10d,一般年份應噴3~4次,降雨早降雨多的年份病情發生、發展迅速,將首次用藥時間應提前10~15d左右,酌情多噴1~2次。對于金冠、喬納金、王林、松木錦等易感病品種,應在花后7~10d噴灑烯唑醇、多氧霉素、撲海因等殺菌劑鏟除病原菌。其他品種應在6月末7月初用波爾多液、多抗霉素或好力克進行預防,每隔15~20d噴灑一次,注意未套袋的果園禁用波爾多液。
(2)防治措施
早期落葉病在7月中旬至8月初,多數果園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病,此時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進入發病盛期應噴灑內吸性殺菌劑,如10%多氧霉素1000倍、40%杜邦福星8000~10000倍,50%的多菌靈1000倍液,43%的戊唑醇3000~4000倍液等,每隔10~15d噴灑一次。噴灑農藥時宜用霧化效果好的噴頭,做到細致噴灑,使葉片兩面均勻著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