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波
(浙江省奉化市人民醫院,浙江 奉化 315500)
飲酒過量導致的急性酒精中毒對于人體的中樞神經所產生的抑制作用較大,嚴重者甚至會對呼吸和循環系統都產生影響,甚至危害生命。在重度酒精中毒的搶救中,納洛酮是運用最多的藥物,其除對抗嗎啡類藥物的呼吸抑制和催醒外,對急性酒精中毒也有顯著的療效[1]。筆者近年來采用中藥灌胃和納洛酮聯合治療本病,療效滿意?,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奉化市人民醫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就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100例,(補充診斷標準和 “重度”的標準)男性 85例,女性 15例;年齡 17~62歲,平均 40.30歲。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呼吸淺慢、不規則,重度昏迷。其中長期酗酒30例,偶爾飲酒70例。平均飲酒(以白酒計算)346 mL;醉酒至接診處理時間為(2.40±1.30)h。其中 42 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嘔吐,28例嘔吐咖啡樣物。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普通胰島素6~8 U加10%氯化鉀注射液15 mL常規補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氧、催吐及腦細胞活化劑等藥物對癥支持治療,然后予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0~40 mL加納洛酮靜推,首次劑量為0.8 mg,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脈搏、血壓及神志變化,然后按1.2 mg/h速度入液靜滴。效果不明顯者0.5 h、1.0 h后再注射0.4 mg,直至患者清醒,癥狀消失為止。有嘔吐咖啡樣物者可以給予雷尼替丁入液靜滴。通過疼痛刺激、呼喚姓名、對話來判斷意識清醒時間。顏面、口唇紫紺或呼吸淺慢是呼吸抑制的表現,可加快納洛酮的滴速或靜推0.4 mg,直至呼吸平穩。生命體征相對穩定時予清水洗胃(消化道出血者除外)。觀察組在上述救治后加用黃連溫膽湯灌胃,藥用:黃連10 g,清半夏10 g,竹茹15 g,枳實 10 g,陳皮 15 g,茯苓 20 g,甘草 3 g,大棗 3 枚。水煎灌胃,每次200 mL,1次即可。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清醒時間和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以(±s)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兩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清醒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清醒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h,±s)

表1 兩組清醒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h,±s)
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 別 n 清醒時間 住院時間治療組 50 4.30±1.30* 5.40±1.80*對照組 50 12.50±4.50 16.90±4.60
酒精中毒的主要致病機理是由于酒精產生的中樞神經的抑制劑,導致體內酒精含量超過乙醇脫氫酶、乙醇氧化系統以及肝臟微粒乙醇氧化體系的氧化分解能力,在體內產生蓄積,對于中樞神經產生了抑制,并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皮層和皮層下都產生了抑制,嚴重者甚至還影響了呼吸中樞,這種抑制往往就引起了患者的意識障礙、惡心、嘔吐、呼吸循環功能衰減,嚴重者可導致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3-4]。納洛酮能間接促進紅細胞膜的合成,保護紅細胞表面CRI受體,阻斷過多的β-內啡肽與紅細胞膜表面的β-內啡肽受體結合,從而提高紅細胞免疫粘附功能;并且納洛酮能刺激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形成,通過清除自由基,有效地保護機體臟器功能。所以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納洛酮的使用比較普遍,近年來也被認為是起效快,作用可靠,而且比較安全的藥物,但是目前研究發現在治療過程中配合中藥灌胃,對于酒精中毒患者的清醒時間有很大的作用[5],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主要是神經中樞抑制,其抑制順序為大腦皮層—邊緣系統、小腦—網狀結構(昏睡、昏迷)—延腦(呼吸抑制、循環衰竭)。黃連溫膽湯所治之心病證在于“痰”?!冻煞奖阕x》指出“膽為甲木,其象為春,今膽虛即不能遂其生長發成之令,于是土得木者因木郁而不達矣。土不達則痰易生,痰為百病之母,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黃連清熱瀉火以瀉心經實火見長,溫膽湯加用黃連清心除煩,對神志、精神類病證尤為有效。臨床發現黃連溫膽湯在治療眩暈、胸痹、癲癇、失眠、多寐、胃脘痛等多種病證上取效良好。本觀察表明,因此,中藥灌胃聯合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見效快,療效確切,治療簡便,副作用少。值得深入研究。
[1]荊曉明,董靶,采文忠,等.急性酒精中毒者血清-內啡肽水平及意義[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1,10(4):257.
[2]劉繼武,張春才.納洛酮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6:137-140.
[3]錢世洲,譚秀蓮.靜脈應用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臨床分析[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03,8(4):282-283.
[4]龍舟.納洛酮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塞68例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0,2(23):25.
[5]王如貴.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0(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