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紅
(浙江省新昌縣中醫院,浙江 新昌 312500)
胃癱綜合征又稱胃排空障礙、胃無力癥,主要表現為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上以餐后飽脹、厭食、噯氣、惡心嘔吐等為主要癥狀[1],嚴重影響術后患者的康復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筆者近年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及護理,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2007年1月至2O11年9月浙江省新昌縣中醫院腹部手術胃癱綜合癥患者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 17 例;年齡 29~73 歲,平均(54.48±12.56)歲;基礎疾病包括胃癌大部切除術、膽管癌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直結腸手術等;癥狀出現于手術后7~12 d,拔胃管進食后,表現為腹部飽脹、泛酸惡心、嘔吐,嘔吐胃內容物、伴少量膽汁、有時帶有酸臭味,無腹痛,嘔吐后癥狀緩解,查體上腹有輕深壓痛,無胃、腸型及包塊,胃振水音陽性,無氣過水聲,每日胃腸減壓引流量820~1860 mL,平均(1241.48±342.56)mL。鋇餐或碘劑造影見殘胃擴張呈球形,有食物殘留,不收縮、不蠕動或蠕動較弱,數小時后有極小量造影劑呈線狀或點狀緩慢通過吻合口至輸出腸段內;胃鏡檢查可看到吻合口,鏡頭可順利通過吻合口,吻合口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腫。
1.2 治療方法 禁食、持續胃腸減壓、溫鹽水洗胃2次,并抽空胃內容物;促進胃張力恢復,靜脈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補充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特別注意補充鉀。中藥予黃芪20 g,枳殼 15 g,瓦楞子 30 g,丹參 10 g,桃仁 10 g,桂枝 15 g,炒萊菔子 15 g,白芍 25 g,大黃 10 g(后下),文火久煎,取汁 300 mL,通過胃管抽盡胃潴留液后注入中藥汁150 mL,閉胃管1~3 h,每日2次(重者 3~4次,每次 80~100 mL),灌注前抽凈胃液,放管時觀察中藥或胃液吸出量,同時觀察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
2.1 情志護理 出現胃癱后,較長的住院時間、高昂的治療費用、長期放置鼻胃管帶來的不適、各種檢查帶來的痛苦等,均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導致情緒壓抑,七情不暢可致氣血不和,經絡阻塞,臟腑功能紊亂[3],在做好保護性醫療制度的前提下,及時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動態、連續地作好心理護理,向患者解釋胃癱的原因、影響因素、治療方法和預后,消除其緊張情緒。胃癱患者多能夠生活自理,除輸液、休息時間外應鼓勵正常活動(包括戶外活動),既可促進胃腸動力恢復,也能增強患者的信心,促進其對治療的順應性;治療早期下床活動受限時應取半臥位或坐位[5]。
2.2 胃腸減壓管護理 本癥患者留置胃管時問長,操作前通過宣教和疏導取得其配合。胃管要妥善固定,不影響患者活動,一次性負壓吸引器每日更換,并使吸引器始終處于負壓水平。每日對插入胃管的一側鼻孔行生理鹽水清洗,去除鼻腔干痂,表面黏膜皮膚涂以少量紅霉素眼膏,防止胃管壓迫鼻腔黏膜和上唇皮膚處出現破潰感染;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量和性質,注意嘔吐的頻率,嘔吐物的量、性質、顏色,腸鳴音,胃部振水音等,以了解胃排空情況;胃液中如有黃色膽汁成分,說明有腸液反流,應繼續減壓治療;引出液中無明顯膽汁后行胃管夾管或接引流袋自流,觀察1~2 d再次行胃X線泛影葡胺造影,胃蠕動恢復且無惡心、嘔吐后拔除胃管。
2.3 靜脈營養的護理 由于患者經受手術創傷應激,長期禁食、嘔吐、胃腸減壓,引起大量消化液丟失,導致營養失調,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因此在腸功能恢復前需要進行靜脈營養,保證機體的正常代謝,糾正負氮平衡[4]。輸入靜脈營養液期間作好中心靜脈導管護理,加強巡視,保證在24 h內勻速滴完。定時監測血常規、血、尿生化指標,特別注意血糖的變化。
2.4 飲食護理 拔除胃管后開始進流質,應少食多餐,從20 mL起逐漸增加至全量流質,增加幅度以保持患者無不適、有食欲為度。指導患者多食清淡,可進食健脾開胃養陰之品。全量流質進食3~5 d后改為半流質,仍以少食多餐、逐漸增加為原則。
結果本組40例均癥狀消失,飲食恢復,全部痊愈出院;治療時間 12~22 d,平均(16.45±5.56) d;無再次手術病例,無護患糾紛,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100.00%。
中醫學認為“六腑以通為用”、“傳化而不藏”,胃腸功能以通降下行為順。腹部手術后由于胃傳化通降失司,出現痛、嘔、脹、閉等胃腸關格證候;且術后耗傷元氣、損失精血,故可出現氣虛血虧的證候,更加重了胃癱的程度[8],因此術后患者應用中醫藥治療的法則大體包括通里攻下、行氣活血及益氣養血等。本觀察使用的中藥處方中,黃芪補中益氣,白芍酸甘斂陰止痛,瓦楞子化瘀散結,3藥合用益氣斂陰化瘀;配以丹參、桃仁活血化瘀,炒萊菔子消食行氣消脹;枳殼寬中理氣,桂枝助陽化氣;大黃行胃腸積滯,并活血化瘀,諸藥合用共奏化瘀散結理氣除脹之功能。
實施情志護理可消除患者緊張情緒,調動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加強胃管護理,確保胃管在胃內的正確位置,進行持續有效胃腸減壓;重視靜脈營養的護理、飲食護理、活動指導,可增加患者抗病力,對腹部手術胃癱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護理配合能取得滿意療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手術增加患者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值得臨床應用。
[1]劉鳳林.術后胃癱綜合癥的診斷與處理[J].腹部外科,2008,21(4):216-217.
[2]余建香.術后胃癱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0,9(9):789-780.
[3]李建勝,俞美萍.中西醫結合治療胃癌術后胃癱綜合征[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1,17(1):25-27.
[4]陳會林,顏福根,沈加君.經鼻膽管加中藥治療結腸癌術后胃癱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3):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