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界市永定區植保植檢站, 湖南張家界 427000)
2012-08-04
趙德全(1975-),男,湖南張家界人,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國家科技攻關課題(2005BA529A06)。
紅火蟻對人類健康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趙德全,覃建軍,庹新華
(張家界市永定區植保植檢站, 湖南張家界 427000)
對紅火蟻危害人類健康、破壞農作物和生態環境及公共設施,以及對當地經濟、旅游業的影響進行了調查研究和風險評估,對搞好紅火蟻疫情普查和控防提供了依據。
紅火蟻;人體健康;經濟發展
在湖南張家界發現紅火蟻疫情后,筆者開展了紅火蟻對人類健康和經濟發展影響的調查研究。紅火蟻對農業生產、公共安全、人體健康、生態環境都具有嚴重危害性,如不采取積極防控措施,將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制約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
1.1 紅火蟻危害人類健康
紅火蟻能迅速攻擊所有騷擾其蟻巢的物體,一只紅火蟻能夠連續多次叮咬人類。紅火蟻大顎咬緊皮膚,利用其尾部蜇針連續針刺7~8次并形成一個環形的刺痕,或者離開繼續向前叮咬形成一串刺痕。其毒囊中的毒液伴隨著每一次針刺注入被刺皮膚。毒液中含有高濃度的毒素,導致劇烈的灼燒般疼痛。這種劇烈的痛癢感將持續1 h左右。接下來的4 h里,被叮咬的皮膚會出現水泡,幾天內變為白色膿皰。如膿皰破裂通常會引起二次細菌感染。水泡需要約10 d才能愈合,而且會留下永久疤痕。對于敏感體質的人來說,紅火蟻的叮咬能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對毒液的個別過敏癥狀表現為臉紅,蕁麻癥,臉、眼睛或喉嚨發脹,胸部疼痛,惡心,大量出汗,呼吸衰竭,說話含糊、癱瘓,可能誘發心臟病。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湖南張家界大庸橋公園及周圍居民已有40余人被叮咬傷,引起較重過敏反應,有3人休克經醫院搶救才脫險;其中公園旁一位70歲的居民于2004年8月被紅火蟻叮咬后臉紅,眼睛和喉嚨發脹,惡心,呼吸困難,大量出汗,失去知覺。被緊急送往醫院經搶救,3 d后才痊愈出院。大庸橋公園公共廁所承包人,2004年9月在清理廁所時被紅火蟻叮咬后呼吸困難,大量出汗,最后休克,被送往醫院搶救才脫離危險。大庸橋公園有9名清潔工的雙手被叮咬的疤痕累累,2004年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上班時都必須穿長筒水靴手帶膠手套,以防被叮咬。進入公園的游人被叮咬的更是達百余人。
1.2 紅火蟻取食農作物和破壞土壤,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紅火蟻食性雜,可取食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給栽培作物造成嚴重的影響。紅火蟻取土筑巢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筑巢和取食植物造成大庸橋公園部分區域草皮被毀不得不重栽。
1.3 破壞公共設施
紅火蟻常把蟻巢筑在戶外與居家附近或室內電器相關的設備中,如電表、電話總機箱、交通機電設備箱、空調器等,造成電線短路或設施故障。如紅火蟻把巢穴筑在大庸橋公園電器控制柜中,造成電線短路和設施故障。
1.4 破壞生態環境
紅火蟻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繁殖力和攻擊性。紅火蟻進入新的地區,對生態系統影響很大。由于其競爭力強,捕食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明顯降低了其他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在大庸橋公園紅火蟻種群巢穴密度大的區域內(如大庸橋公園標志門附近的草坪)不能見到本地螞蟻種群巢穴。
2.1 紅火蟻的潛在分布危險
(1)地理氣候對紅火蟻分布的影響。根據紅火蟻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如適生溫度、極限高溫、極限低溫、對土壤含水量要求的限制等,在最低溫度高于-12℃的區域都能分布繁殖,絕大部分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且年降雨量在510 mm以上的均是紅火蟻潛在分布區域。我國處于-12℃等溫線以南的地理區域很大,幾乎包括了長江以南地區,湖南全省地域都處在這一區域。
(2)食物對紅火蟻分布的影響。紅火蟻食性雜,食物譜廣。目前尚不知紅火蟻明確的食物界限,但近幾年對紅火蟻危害情況表明,紅火蟻主要以土壤中的有機物、土壤及地面的小動物為食,或取食植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等。湖南氣候溫和、濕潤多雨,植被豐富、茂密,給紅火蟻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優良的生存環境,因此湖南具備紅火蟻入侵分布和定殖所需要的食物條件。
(3)紅火蟻繁殖能力強,種群密度大。成熟蟻巢中的蟻后每天約產1 500~5 000個卵,單個蟻巢平均每年約可以產生 4 500 只生殖雌蟻。種群分為單蟻后與多蟻后型。成熟的單蟻后蟻巢中約有5萬~24 萬頭蟻,每公頃可以形成200~300 個蟻丘,成熟的多蟻后蟻巢中約有10萬~50萬頭蟻,每公頃可形成超過1 000個蟻丘。
(4)紅火蟻競爭能力強,入侵地缺乏控制天敵。紅火蟻攻擊性強,周圍生態環境中大部分節肢動物都成為其食物,連土棲或地面的小動物或鳥類也難逃一劫。另一方面紅火蟻侵入新的區域缺乏控制天敵,有利于紅火蟻的繁殖危害。
(5)紅火蟻入侵定殖。紅火蟻于2002年傳入湖南張家界,經兩年繁殖已占領大庸橋公園及周邊地域定殖成功。
綜上所述,湖南全省地域都處于紅火蟻的適生區域,紅火蟻的潛在分布非常危險。
2.2 紅火蟻入侵對地方經濟的影響
如果張家界的紅火蟻疫情防控不力,造成擴散,10年將擴散到60%的農作物耕地和地域。
(1)紅火蟻入侵對農業經濟的影響。紅火蟻食性雜,可取食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給栽培作物造成嚴重的影響。除了對農業造成危害外,紅火蟻還危害灌溉系統;嚴重影響莊稼收割、搬運等操作,導致農田耕作機器設備損壞,造成不必要的修理、更換費用,降低了農民的工作效率。家畜也會受到影響,紅火蟻常叮蟄牲畜,傷害家禽等現象,影響了農業和養殖業發展。
紅火蟻疫情一旦擴散,張家界市每年將有6萬公頃次作物受危害,每公頃產值損失(含棄耕丟荒)750元,因防治紅火蟻多出防治及耕種成本750元計,種植業年經濟損失將超過10 000萬元;叮蟄傷害家禽,影響了當地養殖業,直接損失和多出防治成本,養殖業年經濟損失10 000萬元;可造成農業年經濟損失達2億元。
(2)紅火蟻入侵對旅游業的影響。張家界市是一個以旅游為主要支柱產業的旅游區,旅游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有很大比重。紅火蟻疫情一旦傳入景區,將嚴重影響旅游業的正常進行。
(3)紅火蟻入侵對其他行業的影響。紅火蟻疫情一旦擴散,可能會進入房屋院落,車廂、貨物包裝,車間、電氣設備等,還會給張家界市生態環境、產品出口等多方面帶來嚴重不利影響,還有貨物殺蟲滅蟻費用、醫療支出、電器損壞等經濟損失。
湖南省自發現紅火蟻疫情后,認真開展封鎖撲滅工作,通過連續多年開展春、秋季紅火蟻防治行動,不斷探索優化防治技術,認真落實紅火蟻疫情根除的各項措施,目前紅火蟻防治效果良好。自2007年9月1日至2010年7月30日已連續35個月在133 hm2紅火蟻發生區沒有監測到紅火蟻,而且本土螞蟻物種逐步恢復占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投誘餌、灌巢等施藥防控。先后施放紅火蟻陷阱誘集器11 665個次,誘集紅火蟻1 036只,使用灌巢藥劑4 000 kg,誘餌2 000 kg,共處理蟻巢1 510個,垃圾1 500 t。于此同時,充分發揮張家界市的慈利白云植物檢疫監督檢查站的作用,加強紅火蟻的檢疫,防止紅火蟻重大疫情向張家界景區及全省傳播擴散。從2007年至目前未發現紅火蟻,已于2011年農業部組織專家現場驗收,確認紅火蟻疫情已根除,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和農業生產安全。
[1] 張潤志,薛大勇.我國如何應對紅火蟻入侵[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5,20(4):283-286.
[2] 趙志清,李正光.有害生物——輸入性紅火蟻[J].醫學動物防制,2005,(8):589-592.
[3] 張潤志,任 立,劉 寧.嚴防危險性害蟲紅火蟻入侵[J].昆蟲知識,2005,42(1):6-10.
[4] 楊 朗,李偉豐,陳恩海,等.外來有害生物紅火蟻在廣西蔓延的可能性及防控措施[J].廣西農業科學,2007,38(4):404-407.
[5] 亢秀敏,劉 靜,王鐵占.入侵紅火蟻及其危害[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06,12(1):7-8.
[6] 楊春林,郭瑞萍,林錫奎.入侵火蟻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威脅及防制措施[J].環境與職業醫學,2006,23(2):175-177.
[7] 劉政軍,劉治波,劉志俊.紅火蟻的危害及國外有效防治方法[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5,26(7):29-31.
S41-30;S433
C
1001-5280(2012)05-0582-02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