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玲
40例伴腺樣體肥大的兒童鼻竇炎手術護理體會
零玲
目的探討小兒慢性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的兒童鼻竇炎手術護理效果。方法電動吸割器行腺樣體切除術。術后應用抗生素10d,及皮質激素、促排劑。加自擬六味地黃蒼耳子加減經驗方內服2周,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結果40例均一次手術成功,其中治愈28例,好轉11例,有效率92.5%);無效3例,術后癥狀均明顯好轉。無一例咽腔狹窄、發音異常等并發癥發生。護理效果良好。結論加強鼻內鏡下切除腺樣體的患兒術前、術后護理,并完善出院指導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腺樣體肥大;鼻內鏡;護理
小兒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咽喉常見病、多發病,如果治療不當,可導致患兒聽力損害、頜面部發育障礙,患兒精神差、記憶力減弱及頭昏等不適。分析其誘發因素包括有小兒免疫力差,鼻腔鼻竇解剖的特點等因素均易引起鼻炎,因此就出現了腺樣體較肥大,腺樣體肥大是兒童慢性鼻竇炎的重要基礎原因,如果肥大的腺樣體并發細菌感染,反復出現,臨床上表現為鼻竇炎反復發作。常選擇腺樣體切除術結合中醫藥聯合治療,腺樣體切除術常在鼻內鏡下手術,這種微創、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可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中醫藥對慢性鼻竇炎的治療辯證施治,清熱解毒、散邪通竅、補肺益氣的中藥聯合用藥可起到抗過敏、消炎、調節免疫的功效,臨床療效滿意。本資料回顧分析我科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鼻內鏡下切除及自擬六味地黃蒼耳子加減經驗方內服治療40例合并慢性鼻竇炎的腺樣體肥大患兒的臨床資料,經精心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40例合并慢性鼻竇炎的腺樣體肥大患兒,年齡5~12歲,平均8歲,其中男26例,女14例,病程5個月~4.5年。全部病例均來自我科門診,具有典型臨床癥狀和體征,長期反復發作的鼻塞、流膿涕,治療效果不良,患兒均有有不同程度的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癥狀,常規鼻內鏡檢查鼻咽部有黏膿,腺樣體中重度肥大,超過1/2后鼻孔被腺樣體阻塞,排除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免疫系統等疾病的患兒、鼻息肉患兒,經X線攝咽側位片、鼻竇CT確診CT檢查示單竇或多竇不透光。
1.2 方法患兒平臥位,經氣管插管靜脈復合全身麻醉成功后,從一側鼻腔置入4.0mm 0°鼻內鏡至窺見腺樣體,吸盡鼻咽部分泌物后充分暴露腺樣體,Stryker 70°彎頭反向切割器自口腔導入鼻咽部,電視顯像系統下配合電動吸割器行腺樣體切除術。手術創面經腎上腺素棉片壓迫止血3~5min后高分子膨脹海綿填塞雙側后鼻腔。吸盡鼻咽部及鼻腔內血液和分泌物。同法完成對側手術。待患兒蘇醒后,拔出氣管插管。術后應用抗生素10d,及皮質激素、促排劑。加自擬六味地黃蒼耳子加減經驗方內服2周。
1.3 療效評定標準及結果 臨床治愈:癥狀消失,CT檢查竇腔結構清晰;好轉:癥狀改善,鼻竇黏膜肥厚減輕;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竇腔黏膜肥厚改善或加重。40例均一次手術成功,手術過程順利,平均手術時間23.0min,其中治愈28例,好轉11例,有效率92.5%);無效3例,術后癥狀均明顯好轉。住院繼續治療7~9d出院。出院后隨訪6~12個月,無一例咽腔狹窄、發音異常等并發癥發生,無復發病例發生。
2.1 術前護理 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及術前準備,應根據患兒個性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1]。術前麻醉師及護士在術前1d訪視患者,了解其生理、心理及術前檢查情況,詢問藥物過敏史,發熱、咳嗽、哮喘等情況;手術前完成CT、X線攝片、B超、鼻內鏡檢查及出、凝血功能檢查,治療并發癥。明確手術適應證,患兒入院后責任護士要向大孩子及所有患兒家長講解住院期間注意事項,要讓患兒及家長感覺到醫務人員和家屬心情一樣,迫切希望患兒早日痊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3],主要需做好小患兒心理準備,科學的宣傳,多鼓勵、表揚患者,減輕其心理壓力,避免術后患兒導致并發癥或精神創傷。責任護士要多關愛患兒,建立良好的關系,因為兒童情緒敏感,這就需要護士消除患兒陌生感與緊張心理,護士需做到親切而真誠地談話,針對兒童有較強的好奇心這個特點,手術前讓患兒家屬充分了解鼻內鏡鼻竇手術的優點以及手術特點,借鑒以前成功手術病例,增強患兒及家屬對手術成功的信心,減少手術的恐懼感,向家屬宣教有關疾病知識、用藥和飲食知識,強調術前檢查的重要性,調動家屬參與護理患者的積極性,促進患兒及家屬與醫師的配合和護理,有利于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開展。于手術前3d應用復方硼砂溶液漱口,術前3d應用1%呋麻滴鼻液滴鼻、預防感染及激素治療,修剪鼻毛、清潔鼻腔分泌物,博克鈉噴鼻,改善鼻通氣、禁食8~12h,術前30min肌內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等。
2.2 術后護理 了解術中用藥、手術過程及手術室所帶出的液體,妥善安置患者。患兒術后6h內取去枕平臥位,護士需做好心理安撫及家屬的術后心理指導,患兒嗜睡、易哭、躁動時頭偏向一側,未清醒前,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監測血壓、脈搏、呼吸,面部顏色及精神狀態,低流量吸氧,心電監測6h,清醒后改半坐臥位,術后暫時不能刷牙,術后盡量避免哭鬧、用力咳嗽、吐痰,手術日禁聲,觀察口腔分泌物內有無新鮮血液或血凝塊,口腔分泌物是否為紅色,前鼻孔有無持續血液流出,判斷有無術后出血。少許痰中帶血屬于正常現象,告知患者及家屬勿過分緊張。如出血明顯,立即報告醫生,采取相應止血措施,及時補充血容量,0.5%麻黃堿滴鼻、止血消腫、抗生素等藥物的運用。6h內禁食禁飲,次日半流質飲食,3d后軟食。協同家屬根據患兒的喜好制定適合的食譜,鼓勵患兒進食。當患兒需要時可采取外周靜脈營養。保持口腔清潔,每次進食后用朵貝漱口。術后每天測體溫4次,正常后每天測體溫1次。保持氣道通暢,防止氣道阻塞,如有舌后墜氣道完全阻塞,可出現鼾聲消失、面色發紺、躁動不安,血氧飽和度下降。此時須立即托起其下頜,盡快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加大流量吸氧。預防局部創面感染,防止顱內感染,如腦膜炎等。體溫大于38℃或術后3d體溫突然升高、咽痛加劇、下頜淋巴結腫大、疼痛,均提示感染,及時報告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鼓勵患者多飲水。常做張閉口及伸舌動作,防止傷口感染和咽部粘連瘢痕。局部糖皮質激素聯合抗生素同時使用,可縮短病程和延長第2次發作周期,對慢性鼻竇炎和經鼻內鏡鼻竇手術后的治療至少應該維持3~6個月以上[2]。用藥指導向家屬說明術后繼續用藥的重要性、中藥的作用及服用方法,根據不少的患兒喜歡喝王老吉及涼茶的特點對患兒進行介紹,使小兒樂于口服中藥。囑患者出院后按醫囑用藥(口服抗生素、中藥及應用鼻內糖皮質類固醇局部噴劑),出院后1個月內,每周回醫院行鼻內鏡鼻腔檢查1次1,第2個月,2周1次,第3~6個月,每月1次。出院前向患兒家屬說明復診時間、地點和重要性,讓患兒家屬自覺帶患兒來院復診,使醫生能夠觀察術后恢復情況和判斷治療效果。
鼻竇炎為小兒常見病,由于小兒抵抗力低、免疫力差、對外界適應能力不足等原因,每逢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常累及鼻腔鼻竇黏膜發炎,導致鼻竇炎的直接誘因是鼻竇開口黏膜腫脹機械阻塞,易致造成鼻竇炎的惡性循環[3]。腺樣體切除配合中西藥物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有效的方法,在護理觀察中有其特殊性,所以積極爭取患兒及家長的有效支持與配合,做好手術前后的健康指導,鼻內鏡下電動切割器切除腺樣體是一種安全、有效、微創的治療方法,有針對性的護理,可以預防和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從而保障手術成功率。
[1]蔣鳳梅.鼻內鏡下兒童腺樣體吸割術的護理與療效.全科護理,2011,8(9):2081-2082.
[2]許瘐,史劍波,文衛平.兒童鼻竇炎規范化診斷和治療.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5,12(7):407-410.
[3]梁樂,劉仁鋼.慢性鼻竇炎發病機制研究進展.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5(19):238.
530300廣西橫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