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希 余軼群 李軍祥
(1.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100029;2.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北京 10007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單純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其中NASH是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發病機制而言,目前普遍認同的是“二次打擊學說”。第1次打擊為胰島素抵抗,是NAFLD發生發展的關鍵環節[1];第2次打擊為在肝臟脂肪沉積基礎上所發生的氧化應激和脂質過氧化,是導致NASH的關鍵[2]。近些年研究發現,許多中藥具有防治NASH的療效,可從改善胰島素抵抗、調節脂質代謝、抗脂質過氧化、調控脂質代謝相關因子等方面發揮作用。現就中藥防治大鼠NASH的實驗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胰島素抵抗致肝細胞內三酰甘油(TG)蓄積被認為是NASH的重要致病因素[3]。王偉芹等[4]應用清肝調脂飲(生甘草、梔子、田基黃、青皮、赤芍、枸杞子等)治療NASH大鼠模型,與西利賓胺作對照,結果發現,清肝調脂飲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血糖、血胰島素含量,降低胰島素抵抗和增加胰島素敏感指數,療效優于西利賓胺,且以高劑量最為明顯。郭紅梅等[5]用芪茵顆粒干預高脂乳劑灌胃建立的大鼠NASH模型,以易善復做對照,結果證實,芪茵顆粒和易善復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NASH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島素抵抗指數,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具有良好的防治脂肪肝作用。仇海樂等[6]以降脂益肝沖劑(由丹參、山楂、草決明、枸杞子、何首烏等18味中藥組成)對高脂飲食誘導的大鼠NASH進行干預,實驗表明,降脂益肝沖劑可升高胰島素敏感指數,改善胰島素抵抗,調整脂質代謝,促進肝功能的恢復。
肝細胞內脂質特別是TG蓄積是NASH形成和進展的基礎[7]。梁惠卿等[8]以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復制 NASH 模型,研究發現,茵陳蒿湯能抑制肝臟TG含量及肝重的增加,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含量及轉氨酶水平,有效減輕大鼠肝組織脂肪變性及炎細胞浸潤。裴強等[9]以清肝化痰活血方(決明子、柴胡、陳皮、制半夏、郁金、赤芍等)和膽寧片作對照,觀察對NASH模型大鼠的影響,結果發現,清肝化痰活血方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減輕肝臟脂質沉積,改善肝組織病理變化,恢復肝功能,對脂肪肝有較好的預防作用。余軼群等[10]研究發現,何首烏、三七提取物能明顯降低NASH模型大鼠肝組織TG和血清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提示何首烏、三七提取物可降低NAFLD大鼠血清、肝臟脂質合成與聚積,從而有效防治NAFLD。
氧應激是過氧化物和抗氧化物之間的一種動態失衡狀態。肝組織中脂肪沉積致氧應激顯著增強。夏瑾瑜等[11]以不同劑量肝脂康膠囊(澤瀉、決明子、生山楂、五味子、郁金)和東寶肝泰對高脂飲食制作脂肪肝動物模型進行干預,對比研究發現,肝脂康膠囊大、中劑量組大鼠體重、肝指數及血清TG、TC、游離脂肪酸、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轉移酶(AST)顯著降低,HDL 升高,肝組織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TG及VitE恢復到接近正常。且肝脂康膠囊在降低肝指數、TC、AST,升高HDL方面,優于東寶肝泰。劉興等[12]研究發現,銀杏葉提取物可使NASH大鼠肝組織中MDA含量下降、SOD含量上升,減輕肝細胞損害,明顯改善肝功能。于洪波等[13]用復方中藥(包括西洋參、黃芪、澤瀉、山楂、白術、車前草、柴胡、丹參)防治大鼠NASH,結果表明,與模型組比較,復方中藥組肝組織SOD活性明顯升高,MDA含量顯著下降,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明顯降低,同時PPARγ表達明顯增強,提示該方可抗脂質過氧化和抑制炎癥反應,其機制可能與增強PPARγ表達有關。
脂肪細胞能分泌很多激素與細胞因子,細胞因子通過多種途徑參與NASH的發生發展。朱丹等[14]利用理氣化痰祛瘀中藥(由桃仁、生山楂、澤瀉、香櫞、郁金、浙貝母等組成)作用于高脂飲食誘導的NASH 大鼠,檢測血清 FFA、TNF-α、白介素(IL)-6、leptin水平和肝組織 TNF-α、IL-6、leptin mRNA表達,研究認為TNF-α、IL-6、leptin參與高脂飲食誘導的大鼠NASH的發生,理氣化痰祛瘀中藥能調節TNF-α、IL-6、leptin的分泌,防止 NASH的進一步發展。胡可榮等[15]觀察保肝降脂飲對高脂飲食誘導建立大鼠NASH模型的影響,揭示保肝降脂飲可使大鼠血清中leptin含量顯著降低、肝細胞內脂肪酸含量減少、肝臟脂肪變性減輕。嚴茂祥等[16]觀察山楂葉總黃酮(TFHL)對高脂飲食誘導的NASH大鼠的影響。結果發現,與模型組比較,TFHL高、低劑量能顯著降低大鼠肝組織炎癥活動度、肝組織TNF-α mRNA表達及血清和肝組織勻漿TNF-α、IL-8含量。提示TFHL可能通過調節細胞因子網絡,抑制TNF-α、IL-8等的分泌,有效防治NASH。
脂質代謝紊亂導致肝細胞內脂質過度蓄積是形成NASH的先決條件,在調控脂質代謝過程中,某些相關因子具有重要作用。姬愛冬等[17]以益腎調肝方(制首烏、枸杞子、三七、垂盆草、決明子)干預NASH大鼠,觀察對脂質代謝相關因子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 α(PPARα)、PGC-1α 及 SREBP-1c、SCAP 的調控作用,結果發現,益腎調肝方可以使PPARα、PGC-1α下降幅度減小,使SREBP-1c、SCAP上升幅度降低,證實該方對脂質代謝相關因子PPARα、PGC-1α及SREBP-1c、SCAP有調控作用,可預防NASH。李立等[18]采用高脂飼料建立NASH大鼠模型,應用3種中醫辨證方(健脾補腎方、活血降濁方、綜合方)每日灌胃治療,結果顯示,與模型組比較,3種中醫辨證方組大鼠肝功能、血脂及 SREBP-1c、SCAP 含量明顯降低,PPARα、PGC-1α 含量明顯升高,提示3種中醫辨證方可以干預脂質代謝相關因子從而調節脂質代謝。趙巖等[19]觀察平糖方(白術、澤瀉、山楂、大黃、何首烏以 6∶2∶4∶2∶5 組成)對 NASH 大鼠的療效,結果發現,平糖方能顯著降低NAFLD大鼠的血脂及轉氨酶水平,且顯著降低肝臟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的表達,但LXRα mRNA的表達變化不明顯,提示平糖方對NAFLD大鼠具有治療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抑制肝臟成脂作用有關。施軍平等[20]采用高脂飲食制備大鼠NASH模型,探討理氣化痰祛瘀方(由生山楂、廣郁金、制桃仁、福澤瀉、海藻、香櫞、象貝母、炒萊菔子、云茯苓,按 3∶1.5∶1.2∶2.4∶1.5∶1.0∶1.2∶1.5∶1.5 比例組成)的作用,檢測肝組織中PPARα、γ和CPT-1的表達,結果發現,理氣化痰祛瘀方組大鼠肝組織炎癥活動程度較模型大鼠顯著降低,肝組織PPARα和CPT-1mRNA的表達明顯增強,而PPARγ蛋白和mRNA表達明顯下降。仇海樂等[6]研究發現降脂益肝沖劑可使NASH大鼠PPARγ的表達增強,能降低大鼠血清轉氨酶、TC、TG,升高胰島素敏感指數(ISI),提示該方可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肝臟的脂質沉積,有效治療大鼠NASH。
線粒體是生理狀態下脂肪酸氧化代謝的主要場所[21]。NASH患者線粒體結構及功能異常,呼吸鏈功能障礙,從而誘發更多的脂質過氧化損傷。姬愛冬等[22]研究益腎調肝方對NASH大鼠線粒體的調控作用,發現該方可使線粒體含量、細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線粒體膜電位下降的幅度明顯減小,使線粒體DNA修復酶水平明顯升高,可顯著降低肝酶及血脂水平,減少脂肪沉積及改善肝臟病理。結果顯示,益腎調肝方對線粒體的調控可能是其預防NASH的作用靶點之一。
高原等[23]探討NASH內毒素性肝損傷機制及疏肝祛瘀通絡降濁法(主要成分為黃芪、生楂、柴胡等)不同劑量對其影響。結果顯示,中劑量治療組大鼠血清內毒素、TNF-α、IL-1β水平明顯降低,肝組織CD14陽性細胞數量明顯減少,肝組織多糖結合蛋白(LBP)mRNA 和和 4型 Toll樣受體(TLR-4)mRNA 表達均明顯下調。提示該方的療效可能與其降低血清內毒素水平、下調肝組織內毒素相關受體表達有關。嚴紅梅等[24-26]觀察杞薊制劑(枸杞子、水飛薊)對NASH大鼠的影響,實驗發現,杞薊制劑可抑制NASH大鼠肝組織細胞間黏附因子-1(ICAM-1)蛋白、肝組織CD14、溶菌酶蛋白、肝臟枯否氏細胞(KC)、肝組織型脂肪酸結合蛋白(L-FABP)mRNA和蛋白的表達,提示這些可能是杞薊制劑防治NASH的作用機制。李玉中等[27]觀察復方甘正浸膏對高脂飲食建立的NASH大鼠模型肝臟細胞色素P4502E1(CYP2E1)表達的影響,結果發現,復方甘正浸膏治療組CYP2E1陽性率明顯減少,SOD活性顯著增高,MDA水平顯著降低,證實該方具有清除脂質過氧化和氧自由基的作用。馬燕花等[28]觀察中藥慈菇消脂丸(山慈菇、澤瀉、柴胡、生山楂、決明子、甘草等)對NASH大鼠的防治作用,結果中藥治療組肝組織SOD活性顯著提高,MDA、NO含量顯著降低,環氧化酶-2、誘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達顯著降低,結論證實,慈菇消脂丸對NASH大鼠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機制與改善肝組織脂肪變性、抑制脂質過氧化、抗炎有關。
迄今為止,尚缺乏防治NASH的理想藥物,中醫藥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并且在實驗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研究證實多種中藥及中藥提取物對NASH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但筆者認為仍存在一定的問題。(1)缺乏病證結合模型。目前開展的大多數實驗研究皆沿用西醫的造模方法,雖然此類造模方法盡可能在病因、組織病理學和發病機制上與人類NASH相似,但仍不符合中醫傳統的辨證論治觀點。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致力于尋求建立病證結合的NASH動物模型,為更好地進行及開展中醫藥防治NASH提供理想的動物模型。(2)缺少離體細胞水平的研究。所查文獻資料中極少關于NASH離體細胞水平的研究。因動物模型個體差異較大,實驗條件不易控制,影響因素眾多,今后可加以開展中藥對NASH離體細胞模型的作用及機制研究,以彌補動物模型研究之不足。(3)缺乏自然恢復組對照。非藥物治療,如飲食、運動在NAFLD的臨床治療中意義重大,故藥物的實驗研究過程中,在給藥治療階段,應設立自然恢復組加以對照,從而更好地明確藥物療效。(4)某些作用環節尚未觸及。近些年關于中藥對NASH作用機制的研究逐漸開展,亦從分子水平闡明了一些中藥的作用靶點,但尚有NASH發生發展的某些環節,中藥研究尚未觸及。今后可進一步拓寬、深入中藥對該領域的研究,并多多采納、應用新的實驗技術與方法,以期明確中藥的作用機制及靶點。(5)研究結果推廣受限。盡管加以實驗研究的中藥,多為臨床療效確切的經方或驗方,但中藥復方存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其作用機理復雜,難以明確發揮作用的藥物成分,影響其臨床推廣。故更好的發揮中醫治療NASH辨證、辨病論治相結合的優勢,篩選療效確切的藥物,研發適應癥廣的中藥新藥勢在必行。(6)中藥亦有毒性。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中藥副作用小,但“是藥三分毒”,很多中藥長期應用有造成肝腎損害等的可能。因為NASH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慢性演變過程,所以中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扭轉病情,但此類治療NASH的中藥長期應用,是否會對人體構成威脅,仍是一個疑問,需要我們進一步繼續開展中藥毒性方面的研究。
[1]Varela R,Embad E,Ariz U,et al.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d animal models:understanding the human disease[J].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09,41(5):969-976.
[2]Angulo P,Lindor K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J Gastroenterol Hepato,2002,17(Supp1):186-190.
[3]Deivanayagam S,Mohammed BS,Vitola BE,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hepatic and skeletal muscle insulin resistance in overweight adolescents[J].Am J Clin Nutr,2008,88(6):257-262.
[4]王偉芹,李亞萍,神州,等.清肝調脂飲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27(5):479-481.
[5]郭紅梅,曾斌芳.芪茵顆粒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瘦素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新疆中醫藥,2008,26(3):33-34.
[6]仇海樂,趙和平.降脂益肝沖劑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肝臟PPARγ 表達的影響[J].山西中醫,2009,25(5):57-59.
[7]Kashi MR,Torres DM,Harrison SA.Current and emerging therapie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J].Semin LiverDis,2008,28(3):396-406.
[8]梁惠卿,陳少東,張其清,等.茵陳蒿湯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實驗研究[J].光明中醫,2009,24(2):212-214.
[9]裴強,王曉素,李英.清肝化痰活血方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的干預作用[J].新鄉醫學院學報,2009,26(1):25-28.
[10]余軼群,李軍祥,姬愛冬.何首烏與三七提取物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實驗研究[J].山西中醫,2009,25(5):54-56.
[11]夏瑾瑜,賈學平,程良斌,等.肝脂康膠囊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04,12(1):15-17.
[12]劉興,張利鳳,高峰.銀杏葉提取物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22):3770-3772.
[13]于洪波,戴林,彭海英,等.復方中藥干預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實驗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7,16(6):576-579.
[14]朱丹,陳芝蕓,嚴茂祥,等.理氣化痰祛瘀法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肪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08,16(3):151-154.
[15]胡可榮,張志勇,袁劍鋒,保肝降脂飲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瘦素含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0,20(6):356-357.
[16]嚴茂祥,陳芝蕓,高曉倩,等.山楂葉總黃酮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組織TNF-α、Leptin和IL-8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0,17(6):519-521.
[17]姬愛冬,李軍祥,李立,等.益腎調肝方對NASH大鼠脂質代謝相關因子的調控作用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12):2642-2644.
[18]李立,李軍祥,余軼群,等.中醫辨證方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質代謝因子影響的研究[J].吉林中醫藥,2010,30(3):262-264.
[19]趙巖,劉濤,李學軍,等.平糖方抑制NAFLD大鼠肝臟脂質合成作用的實驗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0,42(1):70-72.
[20]施軍平,范建高,陳芝蕓,等.理氣化痰祛瘀方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組織PPAR和CPT-I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8,26(8):1739-1743.
[21]Serviddio G,Sastre J,Bellanti F,et al.Mitochondrial involvement i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Mol Aspects Med,2008,29(3):22-35.
[22]姬愛冬,李立,余軼群,等.益腎調肝方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線粒體的調控作用研究 [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9,15(9):61-63.
[23]高原,宋林萱,姜妙娜,等.疏肝祛瘀通絡降濁法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護作用[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0,13(1):42-47.
[24]嚴紅梅,劉林,孟培燕,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臟細胞間黏附分子-1蛋白表達及杞薊制劑對其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2):150-152.
[25]嚴紅梅,劉林,孟培燕,等.杞薊制劑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臟枯否氏細胞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0,20(4):234-236.
[26]嚴紅梅,劉林,孟培燕,等.杞薊制劑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組織肝型脂肪酸結合蛋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0,18(4):239-242.
[27]李玉中,王朝暉,應力.復方甘正浸膏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CYP2E1表達的干預[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3):364-365.
[28]馬燕花,楊少軍,趙建雄.慈菇消脂丸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0(6):75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