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偉
(浙江省浦江縣中醫院,浙江 浦江 322200)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折,多由跌倒后手部觸地導致,兒童多表現為橈骨遠端骨骺分離或不完全骨折,成年人和老年人多表現為粉碎性骨折,大部分都能通過保守治療痊愈[1]。筆者近年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持續牽引手法復位石膏夾板固定治療,取得較好療效?,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浙江省浦江縣中醫院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90例,均為新鮮閉合性骨折,其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齡5~76歲;摔倒61例,高處墜落19例,車禍10例;屬高能損傷24例,低能損傷66例;柯雷骨折73例,史密斯(Smith)骨折17例。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采用手法復位,所有類型的骨折均于伸直尺偏位以前后石膏夾板固定。一般在傷后6 h內復位。傷后2h內者可不行麻醉,2 h以上者可采用局部麻醉。助手持續對抗牽引3~5 min,糾正移位后,以雙手抓住腕部上下左右順勢抖動,使嵌插骨塊松動,使用捺正手法糾正背側移位,在觀察到銀叉畸形消失后,一手握骨折遠端,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使腕尺偏,放置石膏夾板,邊纏繞繃帶邊進行塑形,石膏未完全凝固前持續保持橈骨遠端背側加壓。整個過程助手要始終保持對抗持續牽引,直到石膏完全硬化。石膏繃帶要適當放寬,以便固定時2塊石膏能夠包圍前臂周徑的4/5,手法復位后,立即行攝片復查以了解復位情況,如滿意,囑患者術后抬高患腕,注意血循感覺變化。在24 h內再次攝患腕關節正側位片如果發現對位不滿意再整復1次。固定后患者即可行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活動。術后3~5 d內查看石膏的松緊度,如果出現松動再以繃帶扎緊。4周后除去石膏,進行腕關節的功能鍛煉。術后1周、4周及1年時攝片復查。
1.3 觀察方法 (1)腕關節活動度:以健側做為對照分為4個等級。Ⅰ級為活動度達到健側的100%;Ⅱ級為活動度達到健側的75%~99%;Ⅲ級為活動度達到健側的50%~70%;Ⅳ級為活動度小于健側的50%。(2)放射學評價:復位前和復位術后1周、4周和1年行X線攝片比較,在放大鏡下用游標卡尺測量觀察對象的腕關節正側位片,測量指標包括:橈骨長度、橈骨傾斜角、掌傾角、橈尺骨指數、腕關節間隙、橈骨長度和橈尺骨指數,按Aro等所述標準進行測量。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90例患者一次復位成功79例,11例行二次復位。術后消腫時間3~7 d,平均5 d。骨折在4~6周均愈合。最終腕關節活動度及握力結果見表1。復位后橈骨長度、橈骨傾斜角、掌傾角、橈尺骨指數明顯糾正(P<0.05)。復位后與1周、4周時比較,橈骨長度、橈骨傾斜角、掌傾角略有減小,但無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在治療過程中有6例患者出現輕微腕部畸形,2例出現輕微的銀叉樣畸形。尺骨莖突突出10例,均為合并尺骨莖突骨折者。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有缺血性肌攣縮、腕管綜合征以及肩手綜合征等并發癥。

表1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最終腕關節活動度與握力情況(n)
表2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放射學評價結果比較(n=90,)

表2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放射學評價結果比較(n=90,)
與復位前比較,*P<0.05。
指 標 復位前 復位后 1周 4周 1年橈骨長度(mm) 8.20±4.21 11.23±4.51*10.83±3.12 10.40±2.73 10.70±3.73橈骨傾斜度 17.22±3.71 24.42±5.12*21.40±3.73 20.91±1.81 20.52±2.71掌傾角 -3.11±12.13 4.22±7.61* 3.91±11.21 4.42±8.12 4.12±8.33橈尺骨指數 0.52±2.20 0.07±2.53* 0.72±3.53 0.61±2.03 0.63±1.91腕關節間隙 2.53±0.60 4.21±1.51* 3.70±0.70 3.01±0.80 2.60±0.80
橈骨遠端骨折保守治療,只要選擇得當,手法整復石膏前后夾板外固定仍不失為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一種有效方法。治療的關鍵是將持續牽引貫穿整個手法復位,對于恢復橈骨的長度更加有利。石膏夾板不僅能限制骨折端的活動,還可以撐開裝置的效果,使腕關節固定后仍然可以保持被牽開狀態[2]。其優點是更接近于功能位,易于患者功能鍛煉;能夠保持腕部屈伸肌腱張力的相對平衡,并且利用軟組織張力使骨折端維持穩定,減少發生再移位的可能性[3];可以早期活動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避免掌屈位固定引起伸肌腱緊張而引起腕關節功能活動障礙[4];且操作簡單。在操作中應注意使手法持續牽引貫穿整個復位過程,即使在復位完成后,仍需要在持續牽引狀態下完成石膏固定,直致石膏完全硬化,同時采用前后位石膏夾板,且要盡量使用較寬的石膏繃帶,操作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手法復位經驗以及操作技巧[5]。
本觀察表明,手法牽引復位石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穩定可靠、患者痛苦相對較少且安全性好,另外治療的費用低、操作簡單,患者一般不需住院,值得臨床使用。
[1]陳德興,王加全,楊自華,等.手法整復石膏前后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59-60.
[2]彭灼文,梁啟明.中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晚期功能障礙探討[J].中國骨傷,2004,17(8):506.
[3]蔡樺,盧耀明,李釗,等.援動力性外固定支架和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療效比較[J].中華正骨,2004,16(2):6-8.
[4]姜保國,張殿英,付中國,等.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及關節內骨折的手術治療援中華骨傷雜志[J].2002,22(2):80-83.
[5]蔣協遠,王大偉.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