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兵 袁惠芬
(浙江省開化縣中醫院,浙江 開化 324300)
毒蘑菇又稱毒蕈,其種類繁多,所含毒素多種多樣,誤食后可以出現多器官功能損害,由于無特效解毒劑,死亡率極高[1-2]。開化縣屬浙江西部山區,森林植被保護完好,毒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開化縣中醫院2010年8月及2011年9月分別接收2個家庭成員集體毒蘑菇中毒患者11例,其中有7例為重癥患者,入院后經積極搶救,采用中西藥聯合血液凈化治療,患者均痊愈出院,無1例死亡。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11例,為2個家庭成員,男性7例,女性4例;年齡8~64歲,平均42.30歲;均為集體中毒,有明確的食用野外采摘的蘑菇史,發病癥狀類似,食用何種毒蘑菇不明,食量不詳。主要臨床表現:11例患者食用自采野生蘑菇后約3 h發病,食用后6 h至3 d入院。其中1家庭成員5例患者中毒后先在當地中心衛生院補液、抗感染、對癥處理后因病情惡化轉來我院。中毒后起病均首先出現急性腸胃炎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部分患者相繼出現神經精神癥狀,頭痛頭暈、神志恍惚、意識障礙、躁動、抽搐、出血和溶血癥狀及心、肝、腎、腦功能的損害。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示白細胞(WBC)升高9例11~17.5×109/L;尿常規出現血紅蛋白尿 3例;大便隱血實驗陽性4例;肝功能檢查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AST)均有增高,其中ALT 30~3270 U/L,AST 155~4300 U/L,血清總膽紅素(TBIL)升高 6 例(47~203 μmol/L),凝血酶原時間延長(PT)3例;腎功能與電解質示7例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其中尿素氮(BUN)23~45 mmol/L,肌酐(Cr)510~860 μmol/L,血鉀(K+)5.7~6.5 mmol/L;心肌酶譜異常 4 例,肌酸激酶(CK)87~38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3~310U/L,磷酸脫氫酶(LDH)270~430 U/L。心電圖檢查有4例提示ST-T壓低,有1例提示竇性心動過速。胸部X片檢查除1例有肺紋理增粗外,余未發現明顯異常。腹部B超有5例提示有肝區不同程度的回聲改變。
1.2 治療方法 5例因中毒時間長,失去洗胃機會,余均在急診室給予充分的催吐、洗胃、導瀉。入重癥監護室后全部患者除給予對癥支持保守治療,包括常規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預防感染、保護胃黏膜、抑酸、按需要加用激素,并根據器官損害情況給予營養心肌、保肝、保腎等治療。所有患者輔以靈芝煎劑口服,靈芝 200 g,加水煎至600 mL,每日3次,每次服200 mL,療程 7 d,根據病情用 1~2 個療程[3]。 參麥注射液 40 mL、黃芪注射液40 mL分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每日1次。同時給予血液凈化: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灌流器裝在透析器之前,進行串聯,血液流速150~250 mL/min,每次灌流時間為2 h,透析時間為4~5 h,連續3~5次,每日1次。采用低分子肝素鈣3500 U抗凝。血液凈化過程中密切監測心電、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及凝血情況。
本組11例經過10~26 d的綜合治療,各項指標逐步恢復正常,后均痊愈出院,無1例死亡。
毒蘑菇自然界分布很廣,全世界毒蘑菇約有100多種,我國已知有80多種,極毒蘑菇10余種[4]。多含有數個氨基酸的多肽,主要毒素有毒蕈堿、類阿托品樣毒素、溶血毒素、神經毒素、肝毒素。臨床癥狀復雜,一般分為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以中毒性肝炎型為重,該型病狀兇險,如未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 50%~90%[5]。
本組11例急性毒蘑菇中毒病例,在我院經積極搶救,取得了良好效果,均痊愈出院。體會如下。(1)該病的診斷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尤其是夏秋季出現群體同時發病的情況時,應想到有無進食毒蘑菇的可能。(2)患者來醫院急診,一旦確診是毒蘑菇中毒,早期清除毒物極為重要,應盡早徹底催吐、洗胃、導瀉和常規對癥支持治療,萬不可患者因癥狀輕微,忽視治療,需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復查肝腎功能,避免或減少危重病例及多臟器功能衰竭,以提高就診生存率。(3)若患者出現肝腎功能衰竭,臨床上盡早采用血液凈化治療。血液凈化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較單純用血液透析術治療效果好。通過搜索文獻得知,血液灌流可以清除毒蘑菇毒素中的大、中分子,但灌流器容易出現飽和現象,小分子物質不易被清除,水、電解質、酸堿失衡難以糾正[6]。而血液透析雖然不能清除毒素,但可彌補血液灌流的不足,清除小分子物質,且能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聯合應用,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點、克服各自的缺點,從而有效的降低了死亡率。(4)聯用中藥靈芝煎劑口服、參麥注射液、黃芪注射液靜滴能明顯提高治療的效果。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靈芝三萜類化合物GT和GT2均有明顯的保肝作用,增加肝臟代謝藥物(毒物)的解毒功能,可以減輕化學藥物(毒物)對肝臟的損害。據報道,靈芝對毒蘑菇的主要毒物所致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有顯著效果[7]。而黃芪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黃芪多糖,有增強淋巴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黏附作用,可促進淋巴細胞再循環,利于免疫細胞接觸外來抗原,提高防御功能。黃芪還具明顯的抗缺氧、保護心肌細胞,增加心肌收縮力及擴張血管作用。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心肌功能。人參皂苷可清除自由基,減輕缺血對細胞的損害,增加心肌收縮,提升血壓。麥冬所含的麥冬多糖可減輕變態反應時的血管通透性,減輕炎癥反應,提高細胞能量代謝能力[8]。諸藥合用,可使毒素對機體的損傷減少到較小程度,并使其盡快修復。
[1]賈樂文,杭宏東,秦鳳琦,等.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療急性毒蕈中毒并發多臟器衰竭療效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05,4(2):104.
[2]武晶,韓世權,趙睿.序貫性血液凈化治療毒蕈中毒并多器官功能損害的臨床觀[J].亞太傳統醫藥,2010,6(6):70-71.
[3]肖桂林,李湘民,李潔,等.靈芝煎劑成功搶救鵝膏毒蕈中毒12例[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3,9(4):230.
[4]張文武.急診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66-568.
[5]任成山,高全杰,陸海華,等.毒蕈中毒臨床類型及特征分析[J].中華急救醫學,2005,25(11):781-784.
[6]宋喜煥,胡志林,柳盈竹,等.血液凈化技術在急性毒蕈中毒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 G 醫學創新,2008,5(36):11-13.
[7]喬瑞云,國燕,張躍華.紫芝湯配合血液透析治療毒蘑菇中毒37例[J].陜西中藥,2008,29(8):1029.
[8]鄭曉可.中西醫結合救治毒蕈中毒26例[J].山東中醫雜志,2003,22(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