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志平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衛生監督所,廣東深圳518054
衛生行政執法風險的成因及對策探討
嚴志平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衛生監督所,廣東深圳518054
作者對目前衛生行政執法過程中的風險點、成因按環節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控制衛生行政執法風險的主要對策:①加強廉政教育,增強執法人員預防職務犯罪的意識和能力;②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執法人員防范執法風險的素質和技能;③利用信息化技術幫助執法人員有效控制執法風險;④建立辦案、審核、稽查分離制度,形成有效的防范執法風險的監督制約機制;⑤建立重大案件會商通報制度和案件回訪制度,廣泛收集風險信息,及時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執法風險;成因;防范對策
近年來,隨著行政管理相對人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和維權意識的提高,以及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機制的逐步完善和監督的升級,給衛生行政執法人員形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如何控制執法風險,促進衛生監督機構更好地履行執法職能,確保衛生監督隊伍的安全和穩定已成為目前急待解決的熱點問題。本文就衛生行政執法過程中的風險點、成因及對策初探如下。
1.1.1 立案環節壓案不立、大案小辦、小案大辦。
1.1.2 案件調查環節未按規定著裝、未出示有效執法證件、不按程序和規定取證或取證不全、因人手不足易忽略有資質執法人員執法的有效數量、不采取或不按法定程序及時采取強制或控制措施、濫用強制或控制措施、實施強制措施時未出具有效的執法文書。
1.1.3 審核環節注重實體審核,忽視程序審核;注重處罰審核,忽視案件移送和移交審核。
1.1.4 法律救濟環節在調查、告知和處罰過程中,未告知或者不按規定告知,相對人有申請回避、陳述申辯、聽證、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1.1.5 行政處罰環節隨意改變行政處罰定性、種類、罰金幅度;濫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政處罰畸輕畸重;選擇性處罰,遺漏應予以合并處罰的其他違法事實。
1.1.6 罰沒款物的執行環節對相對人欠交罰款未予催繳,未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對罰沒財物的入庫未進行登記造冊和后續處置情況記錄。
1.1.7 案件后續環節對署名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不依法履行告知義務;查處后未進行跟蹤回訪,導致違法行為的延續,無法達到查處違法行為的最終目的。
1.2.1 在工作期間打牌、炒股票、公車私用或進行其他與工作無關的活動。
1.2.2 辦事拖拉推諉,行政效能低下,引發群眾不滿情緒。
1.2.3 缺乏保密意識,往往在無意中向外泄露案件秘密。
1.2.4 抵御不住社會不良風氣的誘惑和侵襲,接受相對人的宴請或錢物。
2.1 衛生監督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責任意識淡薄、風險防范意識不強,沒有形成“責、權、利”三位一體的依法用權意識。
2.2 由于執法人員的自身素質缺乏,辦案能力低下,不能依法及時查處案件,存在立案難、辦案難、執行難的問題,致使違法行為在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存在,導致在執法辦案過程中不作為或亂作為,形成了執法風險。
2.3 執法辦案部門協調機制不健全,致使一些違法行為呈持續狀態。如在查處取締無證黑診所、無證公共場所經營單位等案件中,需要衛生、藥監、文化、公安、街道、社區等多部門共同協作,發揮各自職能,才能形成執法合力。
2.4 社會不正之風,如親朋好友、上級、同事的說情風可能導致個別執法人員因礙于面子放棄原則,加大了因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被紀檢監察部門責任追究的風險。
3.1 抓教育培訓,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加強衛生監督員的思想教育。請檢察院、紀委等部門的專家講課、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增強預防職務犯罪的意識和能力。
3.2 加強衛生監督員的行政執法辦案業務知識培訓。采取集中學習衛生法律法規、請衛生行政執法辦案專家授課、采取跟班培訓、以案學法、執法論壇、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衛生監督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3.3 定期深入基層,調研廉政風險的新情況、新問題,發現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做到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重點行為的風險點實施全程有效的控制。
3.4 利用信息化建設平臺控制執法風險。在現有《衛生監督信息管理系統》平臺上增設執法風險控制功能,如增加衛生監督員執法資格驗證和提示功能;遺漏違法事實處罰款項提示功能;案件須移送相關部門處理的提示功能;邏輯錯誤提示功能;相關法律規定時限即將到期的催辦功能;向相對人履行相關告知義務的提示功能等等。
3.5 建立辦案、審核、稽查分離制度。成立單位案件審核委員會。案件主辦人負責辦理案件和提出初步處理意見;法制稽查部門負責對案件進行具體細節的初步審核,再提交單位案件審核委員會集體討論案情和決定處罰與否及處罰的額度。法制稽查部門定期對執法人員的辦案質量進行跟蹤稽查和回訪。
3.6 建立重大案件會商通報制度。對上級交辦和社會關注的重點案件,及時與法院、公安、紀委、政府法制辦等部門溝通會商,在案件事實調查清楚后,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匯報或通過媒體向社會通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3.7 建立案件回訪制度。對所有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回訪,主要內容是當事人是否改正違法行為和辦案人員的廉潔情況。同時,通過信訪舉報、行風評議、群眾投訴、人大、政協及糾風辦等渠道廣泛收集風險信息,查找風險環節、風險崗位和風險人員,及時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R19-019
A
1007-8517(2012)18-0064-01
201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