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 虹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 100053)
我在2010年貴刊第二期發表家父“費開揚臨床常用“對藥”經驗述要”一文后,引起各地青年中醫讀者的極大關注,認為很有臨床實用價值。現征得家父同意,再擷選一二記述如下,供青年同道參考。
此為費老治療新久咳嗽時常用的對藥。款冬花、紫菀均辛、苦,性溫,能潤肺下氣,止咳化痰,即使痰中帶血,仍可應用,兩藥合用,起協同增效作用,功效顯著。天冬甘、苦,性寒,養陰清肺潤燥,百部甘、苦,微溫,能潤肺下氣止咳,合用后功效優佳。費老說:“小兒百日咳,用兩組對藥隨癥加減,可縮短頓咳時間。”常有感冒后咳嗽持續一、二個月不止,咽部干癢,咳后癢減,無痰或偶有稀痰,服各種中西止咳藥均不見效。舌苔、脈象、肺x片大致正常。費老用此對藥加射干、麻黃、五味子、細辛、橘紅、生甘草、玉蝴蝶、柯子肉等,服用3~5劑多能見效。若支氣管擴張,咳痰黃白,帶鮮血的久病患者,費老認為用藥必須肺腎同治,標本兼顧,常加南北沙參、黛蛤散、仙鶴草、川貝粉、生薏仁、、冬瓜子、蘆茅根以及生熟地、五味子、女貞子、紫河車、懷牛膝等,佐以炒三仙、山藥以顧護胃氣,服藥6天停1天,連續服2~3個月多可病情緩解,體力恢復。
此對藥費老常用于淺表性或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伴有胃脘部隱痛的患者,百合甘寒養陰,烏藥辛溫,順氣止痛,合用后平穩止痛而不燥。如伴有泛酸脅痛,舌質紅、脈弦滑者,可加川連、吳茱萸、醋元胡、川楝子等;若饑時痛甚,吃食后緩解者,加白芍、甘草、烏賊骨、浙貝母等,偏于體質虛寒者,可與黃芪建中湯同用。費老對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的患者,認為久病入絡,常加入玫瑰花、、九香蟲、紅花、桃仁、莪術等活血通絡化瘀之品,對逆轉腸化,預防癌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對藥費老常用于慢性腹瀉、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征等久瀉患者。伏龍肝即木柴熏燒的灶心土,能溫中和胃,止吐止瀉,石榴皮酸澀、性溫,能澀腸止瀉,合用后其止瀉功效優佳。如長期排便不成形,每日2~3次,可與理中湯或參苓白術散同用。又如飲食如常稍吃的不合適即會腸鳴腹中隱痛,立即腹瀉,瀉后即舒,經常發作的患者,費老加白術、白芍、防風、陳皮、炒扁豆、炒三仙等,每獲良效。另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腹瀉反復發作,每日5~6次,伴有左下腹隱痛,里急后重,大便帶鮮血和凍狀黏液,費老用此對藥合痛瀉要方隨癥加白頭翁、秦皮、木香、川連、馬齒莧、血余炭、生地榆、葛根、車前子、生甘草等,亦獲良效。
此對藥費老常用于血管神經性頭痛、頑固反復發作、長年累月不愈的患者。頭痛部位多在額側、前額、頂部或后枕不定,用手指按壓或吃止痛片雖可暫時緩解,但頃即又痛,痛甚時兩手抱頭,閉眼欲吐,萬分痛苦。不犯時一切如正常人,體檢均大致正常。病程有的4~5年,有的10多年,一般止頭痛藥多無效。費老認為,此屬久痛入絡,應在一般止頭痛方中加入鎮痙通絡止痛之品,如全蝎、蜈蚣、僵蠶、露蜂房等,隨癥再加細辛、生甘草、蒿本、白芷、羌活、防風、黃芩、生石膏等。一般服藥2~3個月(痛止間歇期可暫停),頑固頭痛多可消失。費老說,家用蟲類藥治頑固性頭痛不是自己獨創,而是從清代名醫葉天士“用蟲蟻搜剔法”中悟出來的。
此對藥費老常用于中年婦女性冷淡患者。由于現代婦女工作生活家庭子女教育等壓力太大,實際患者不少,但因受傳統觀念影響,往往羞于啟齒而諱疾忌醫,故來門診者不多。費老說來診者訴述多有影響夫妻感情或家庭和睦等情況,應予重視。患者一般屬于亞健康狀態,辨證肝腎虧虛。體檢時卵巢早衰,性欲淡漠,甚則陰道干澀。費老用此對藥溫腎壯陽,滋補肝腎,并指出其中蛇床子尤為常用的要藥。隨癥加艾葉、阿膠、肉桂、當歸、仙鶴草、仙茅、香附、合歡皮等,連服3~4周,同時注意勞逸結合,調節情緒,生活規律,多可獲得明顯的效果。
此對藥費老常用于婦女痛經,劇痛在小腹部,經血來后痛可稍減的患者,一般加醋元胡細辛生甘草;如伴有嘔吐者,加姜半夏;伴有乳房脹痛者,加制香附青皮等。服法是每月在經期之前3d~5d,每天煎服1劑,藥汁中可加1勺紅糖,攪拌后同服3個月經周期,多可明顯見效。但對嚴重子宮內膜異位和重癥子宮腺肌病患者,效果不明顯。
此對藥費老常用于婦女白帶過多的患者,白果(炒用,生食有毒)不僅能斂肺定喘,還可止帶下白濁;椿根皮清熱燥濕,收澀止帶,合用后止白帶過多,功效尤佳。費老說,育齡婦女在排卵期白帶稍多,屬于正常。如未婚婦女帶下多、舌苔膩、脈滑者,多屬于下焦濕熱重,可與二妙丸或四妙丸同用;已婚者多由宮頸糜爛引起,輕度者如表現為脾虛濕重,或伴有濕熱下注,帶下黃白,或有異味,隨證可加白術山藥薏仁蒼術黃柏白芷黃芩等,多可獲效。重度宮頸糜爛者,建議應配合局部用藥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