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莉
(長春市婦產醫院,吉林 長春130042)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臨產前破裂,也俗稱破水,妊娠滿37周后則稱為足月胎膜早破,其中胎膜早破率在10%。胎膜早破可誘發早產、圍產兒死亡、胎兒窘迫及產后感染的概率,故是產科所常見并發癥。據研究表明,足月妊娠將近于60%產婦會發生胎膜早破,發病病因尚不明確,但此時的胎兒已發育成熟。因此,終止妊娠是首先考慮的也是可行的方法,以什么樣的方式來終止妊娠以及減少胎膜早破對母兒所帶來的危害,是我們產科醫生所要考慮的,就目前而言,各抒已見,尚未達成共識。為此,筆者對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進行臨床分析,現對我院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的住院患者11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胎膜早破是圍生期常見以及多發的并發癥,嚴重威脅到母嬰的安全。現分析我院177例胎膜早破所致胎兒窘迫的病例。
對在我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住院分娩產婦總共為1530例,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共為117例,是我院分娩總數的7.6%。本文所選取的條件為孕齡≥37周,選取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177例,并隨機抽取胎膜早破自然分娩的病例177例作為對照組,其中選取條件與胎膜早破組一致,本文主要觀察胎膜早破對胎兒窘迫主要影響,其中還包括觀察胎盤組織病理學檢查、分娩產程時間、產褥感染率及母兒并發癥。并通過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值進行處理。
首先,產婦沒有各種原因突然自覺陰道有大量排液。其次,陰道液酸堿試紙測定pH>7,視為陽性,傾向于羊水,胎膜早破的可能性大。再次,陰道液涂片檢查可見羊齒狀結晶,并可確定為羊水,主要以抽取后穹隆液涂片烘干后鏡檢。
觀察兩組數據進行結果比較,卡方檢驗,應用SPSS 16.0統計分析(SPSS的全稱是: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完成數據的統計處理。以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77例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在12h內靜點縮宮素并發動規律宮縮102例,占57.62%,其中75例胎膜早破產婦,靜點縮宮素仍未發動規律宮縮并出現胎兒窘迫,須行剖宮產術占42.3%。177例對照組在12h內靜點縮宮素后發規律宮縮165例,占93.22%,其中12例無胎膜早破產婦,靜點縮宮素仍未發動規律宮縮出現胎兒窘迫,須行剖宮產術占6.7%。因此,可以根據分娩方式對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可見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致剖宮產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兩組間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的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陰道助產兩組比較,無顯著性的統計學意義(P>0.05)。
據上述分娩方式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剖宮產75例,靜點縮宮素后無規律宮縮,原因包括頭盆不稱、胎兒窘迫、臀位、瘢痕子宮等,其中頭盆不稱35例,占29.9%,胎兒窘迫20例,占17%,臀位12例,占10%,瘢痕子宮8例,占6.8%,對照組剖宮產12例,其中頭盆不稱6例,占5.1%,胎兒窘迫4例,占3.4%,臀位1例,占0.8%,瘢痕子宮1例,占0.8%。可見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
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177例產后出現母兒并發癥90例,占全部50.8%,母兒并發癥包括產褥感染、新生兒窘迫、新生兒肺炎等,其中產褥感染32例,占35.5%,新生兒窘迫46例,占51.1%,新生兒肺炎12例,占13.3%;對照組177例產后出母兒并發癥60例,占全部33.8%,其中產褥感染18例,占30%,新生兒窘迫32例,占53.3%,新生兒肺炎10例,占16.7%,可根據母兒的并發癥對胎兒早破致胎兒窘迫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可見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母兒并發癥高于對照組母兒并發癥,兩組間比較,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產褥感染及新生兒肺炎兩組比較,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胎膜早破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均尚不明確,但卻是產科臨床常見的并發癥,根據研究發現,胎膜本身結構變化和感染因素對胎膜早破很重要,其病因是多因素,發生胎膜早破與胎膜發育不良、感染、子宮頸功能不全、宮腔內壓力異常、創傷和機械必刺激及胎位異常具有相關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患者1530例分娩統計,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發生率為7.6%。在臨床上,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存在具大的威脅,故預防引發胎膜早破在當前社會上具有必要性,其胎膜早破與感染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胎膜早破可根據情況行期待治療或終止妊娠,其難產率和手術率也因此增加,由于宮內感染和羊水減少,故可誘發產婦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及胎兒窘迫等危險因素,加大手術的風險性。在臨床中,觀察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孕婦,在使用縮宮素引產中,其對縮宮素敏感性下降,仍有規律的宮縮,從而進一步發生宮縮乏力,宮頸擴張相對緩慢以及產程停滯,從而導致胎兒窘迫,故加大手術難度,也考驗臨床產科醫生熟練的技術。在產婦的生產過程中,胎膜早破一直存在隱性風險,如胎膜早破可誘發胎位不正發生難產概率升高,繼而發生感染、胎兒窘迫,使產婦及胎兒生命受到危險。在胎膜突然破裂的瞬間,隨著大量羊水流出,可發生臍帶脫垂。脫垂的臍帶受胎先露壓迫,宮壁緊裹胎體,影響胎盤血液循環,可引起胎兒宮內缺氧,不得不以手術結束分娩。胎膜早破引起胎盤早剝、羊水栓塞、臍帶脫垂、難產率和產后出血率增加,危害母兒安全,而早產是一個未成熟兒的最大威脅,感染是胎膜早破給母體造成的嚴重后果。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發生至關重要。因此,在觀察胎膜早破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產程圖的觀察及描述非常重要,及時發現產婦的異常以及行助產或剖宮產,從而改善母兒預后。
胎膜早破與分娩方式的關系,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剖宮產75例,靜點縮宮素后無規律宮縮,其中頭盆不稱35(29.9%),胎兒窘迫20(17%),臀位12(10%),瘢痕子宮8(6.8%),對照組剖宮產12例,其中頭盆不稱6(5.1%),胎兒窘迫4(3.4%),臀位1(0.8%),瘢痕子宮1(0.8%)。因此,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行剖宮產手術對母兒最為有利的方式,但也不應該過早行剖宮產,以及失去陰道試產的機會。
胎膜早破對母兒的影響,從本文可知,胎膜早破致胎兒窘迫組母兒并發癥高于對照組剖母兒并發癥,表明胎膜早破可誘發母兒并發癥。胎膜為產婦的天然屏障,胎膜早破則失去天然的保護屏障,并使產婦陰道內環境發生改變,大量細菌繁殖,一旦發生宮內感染仍對母兒威脅極大。在產婦破膜12h后仍未臨產者,不論何種情況,在靜點縮宮素的同時應用抗生素治療,如有異常,應行手術終止妊娠。
綜上所述,因胎膜早破使羊水減少,以致胎兒宮內出現缺氧,胎兒直接與胎膜接觸,宮壁壓迫胎體,故可出現胎兒窘迫,應及早行終止妊娠手術,以便減少母兒并發癥的發生。因此,預防并積極治療胎膜早破可有效改善母兒預后,以保證母兒的安全。與此同時,對孕期中的婦女預防陰道感染以及胎膜早破所帶來危險因素,我們也應該給予重視并及時糾正。
[1] 唐秋英.未足月胎膜早破102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1):3354-3355.
[2] 蘭芳芳.168例胎膜早破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5):55.
[3] 榮月華.胎膜早破臨床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8):6878.
[4] 李萍.胎膜早破對母兒影響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1):2923.
[5] 黃平,靳卓芳,陳光元.未足月胎膜早破172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8):86-87.
[6] 王少梅,車偉英,李永華.胎膜早破140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院,2008,8(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