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華
1.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省濟南市單秋華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山東 濟南 250011
視疲勞綜合征是以患者眼部癥狀為基礎,合并全身、精神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形成一種錯綜復雜的綜合癥狀,是涉及到生理、心理及全身機體狀態的一種疲勞癥候群[1]。其中,眼部的癥狀包括眼紅、眼脹、眼眶疼痛、視物模糊,眼干澀、流淚、異物感,眼皮沉重,不能持久近距離地工作。全身癥狀包括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頸肩背酸痛,原有眼病加重等臨床表現。
究其原因,與眼部疾患、全身因素、環境因素和不良的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當今社會,工作生活壓力負荷過大,精神過于緊張,視疲勞綜合征的患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尤其是隨著電腦等視頻終端的大量普及,越來越多的患者深受本病之苦,嚴重者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
筆者對視疲勞綜合征患者進行針灸干預治療,結合治療體會和經驗,將針灸治療視疲勞綜合征的思路總結歸納。
中醫眼科認為本病發生的基本病機有二:一是久視勞心傷神,耗氣損血,以至目中經絡澀滯,發為本病;二是勞瞻竭視,筋經張而不弛,肝腎精血虧耗;精血不足,筋失所養,調節失司,發為本病[2]。
根據“肝開竅于目,肝 (目)受血而能視”,“勞瞻竭視,暗耗精血”的中醫理論,本病的表現與唐代孫思邈提出的“肝勞”一癥極為相似。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竅病上》中指出:“其讀書、博弈等過度患目者,名曰肝勞。”并首次明確提出導致眼疾的十九種因素,其包括“極目遠視、數看日月、夜讀細書、月下看書、抄寫多年、雕鏤細作、博弈不休、泣淚多年”等。 《醫學入門》認為“極目遠視,夜書細字,鏤刻博弈傷神,皆傷目之本。”《審視瑤函·內外二障論》有云:“凡讀書作字,與夫婦女描刺,匠做雕鑒,凡此皆以目不轉睛而視,又必留心內營。心主火,內營不息則心火動。心火一動,則眼珠隱隱作痛,諸疾之所由起也。”這些記載指出了持續注視近距離目標后,勞心傷神、耗氣傷血,肝腎精血虧耗,心血虧虛使眼睛過度疲勞而出現眼脹、眼痛、頭暈、眼眶脹痛等癥狀。
現代眼科學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四大方面的因素有關:①眼部因素:包括屈光因素、眼外肌肌力不平衡、調節輻輳功能障礙、干眼癥;②神經因素:副交感神經和視皮層的高度興奮與視疲勞的發生有關;③環境因素:長時間近距離工作、工作或閱讀環境照明不足、注視目標不穩定、VDT工作環境等都可以導致調節緊張,產生視疲勞。④體質因素:社會、家庭和工作等的壓力過大在體質衰弱的患者極易引起視疲勞,社會和同事的承認支持、人際關系、個人性格特征、精神壓力等也是影響視疲勞的相關因素[3]。
本病為多因素疾病,治療上除了針對癥狀治療之外,還要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生活方式、工作量、身體鍛練給予合理指導和干預。
本病患病人群中,從事精細工作者及視頻終端操作者居多,分析其原因,與近距離用眼負荷增加有關。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及家庭生活中,因長時間接觸計算機、電視機、游戲機等視屏終端 (VDT),而引起視疲勞綜合征的患者逐年增多。建議操作VDT持續的時間不要過長,連續工作2個小時要有15分鐘的工間休息;矯正屈光不正,配戴合適的眼鏡,注意眼外肌的功能鍛煉,提高雙眼的協調能力。”對于“肝勞”的治療,《千金要方·七竅門》謂:“若欲治之,非三年閉目不視,不可得差。” 《醫學入門·雜病分類·眼》也認為:“但須閉目調養”,這證明,閉目休息調養是最根本最直接的方法。
辨證施治是中醫的特色,也是針灸臨床不可缺少的部分,視疲勞綜合征因人而異,表現各異,但基本病機是精血耗損,清陽不升,心血虧耗或氣血瘀滯導致氣血無以滋養眼目引發本病。據于此,視疲勞綜合征分為四型[4]:①肝腎不足型癥見頭暈目眩,視物昏花,久視之后則出現目干澀酸痛,伴頭昏耳鳴、虛煩多夢等癥,多發生于屈光不正、老年、久病體質虛弱人群,治宜取肝俞、腎俞、太溪以補益肝腎;②肝郁氣滯型癥見平素不耐久視,視久則眼脹明顯,怕光,視物昏朦,伴精神抑郁,情志煩躁等癥,多發生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者,治宜肝俞、太沖疏肝理氣;③脾氣虛弱型癥見視久昏花、困乏,伴有眼目干澀、倦怠乏力等癥候,多發生于長久腦力勞動者,多為久視傷血、久坐傷肉導致脾失健運,氣血兩虛,眼部得不到氣血滋養,治取脾俞、胃俞補脾益氣化生氣血;④心肝血虛型癥見勞目久視后則視昏眼痛,不欲睜目,可伴見面白無華、心慌心悸等,治取心俞、膈俞、肝俞補血養心明目。
因視疲勞綜合征的癥狀復雜,涉及到臟腑、器官功能失調,因此,在治療視疲勞的同時,應重視全身癥狀的調治。
針灸治療本病,方法多樣,療效顯著。如毫針刺法,選太陽、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阿是穴等局部腧穴疏通經氣以治標;眼周氣血不暢,根據頭氣有街的理論,選取風府、風池、百會、天柱以維持其經氣的暢通運行;選取遠端腧穴太沖、光明、太溪、合谷、后溪、背俞穴以疏肝、健脾,養血潤竅以治本,標本同治共筑穩定、長遠的療效。還可配合其他刺激方法,如耳穴帖壓,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尤其用眼后略感不適即可按壓緩解癥狀;不可避免的長時間用眼之前可先行按壓耳穴以干預治療。對于病程較久、癥狀較重者,可用耳尖放血的方法去除惡血,新血生以濡目竅;無煙艾條灸法灸眼周穴位,可使眼部溫潤、舒適,眼周按摩及溫熨等方法操作方便,讓患者每日堅持進行,以療效穩定。
針灸治療視疲勞綜合癥的即刻療效非常顯著,能夠迅速緩解視疲勞。因生活壓力的增大及視頻終端的普及應用,即使在治療過程中,更多的患者因工作之需治療結束后又必須持續面對視頻終端,致使致病原因不能很好地避開,治療療效較難鞏固,因此,可以配合耳穴帖壓以干預治療、延續療效,更加有效地緩解癥狀。相信針灸治療方法可以為越來越多的視疲勞綜合征患者祛除疾苦,將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應用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
[1]李鳳鳴.眼科全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652
[2]唐由之,肖國士.中醫眼科全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14-115
[3]吳曉蓉.引起視疲勞病因分析及防治.當代醫學,2009.15(30):90~91
[4]龐萬敏.視疲勞證治.河北中醫,1982,(2):37~39